作為“演藝大世界、藝聚大上海——舞台藝術作品展演季”參演劇目,由西安話劇院創排的原創話劇《路遙》将于今明兩晚在上海首演于上音歌劇院。該劇曾入選“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優秀舞台藝術作品展演”。
原創話劇《路遙》海報
“這是一部充滿陝北生活氣息,具有獨特個性的作家傳記式的話劇作品。”西安話劇院院長、《路遙》制作人任雪迎說。
作品以多重空間的交錯展示,将路遙的創作境界和人生境界融合為一體,讓文學人物和戲劇人物相互照應。
話劇《路遙》劇照
第一次見面,地上鋪滿了煙頭
編劇唐棟至今記得第一次見路遙時的情景——從陝西作協大門走進去,約20米,一間光線昏暗的老舊平房,空氣中彌漫着刺鼻的煤煙味,路遙貓着腰背對門口,正在往取暖用的爐子裡添煤,他可能給嗆着了,不停地咳嗽。
路遙(右)與唐棟初次見面合影
交情從相互遞煙開始,唐棟記得:
他(路遙)抽煙很用力,幾口就吸完一支,然後把煙頭往地上一丢。借着漸漸明亮起來的光線,才發現地上竟然鋪了厚厚一層煙頭。他見我驚訝的樣子,說:‘這磚地,潮,老鼠還愛打洞;煙能防潮,老鼠也怕這味道。當然,最主要的,還是圖個方便,弄個煙灰缸,幾下子就塞滿了,不停地去倒,麻煩。
當時,路遙的書桌上堆積如山,還有些許書稿,應該就是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三部。
《平凡的世界》手稿
同樣都是創作者,唐棟心裡明白,這些解釋貌似合理,但真正的原因,就是他把這些煙頭當成了創作中的壓力或者動力。
有心理暗示的作用,每天看着它、踩着它、眼見它一點點增多,是怎樣的一種心境?隻有苦行僧般寫作的人才能體味。
話劇《路遙》劇照
知道唐棟當時在新疆部隊工作,那日分别時,路遙與他相約要去新疆走一走。沒想到,相約的人沒有等來,卻等來噩耗。
1992年11月17日,
42歲的路遙英年早逝。
想到那個在陝北的黃土地裡生長起來的山一般的軀體轟然倒了下去,正在寫一部中篇小說的唐棟默默放下筆,走到黃河邊上,在一處僻靜的地方坐下,點上香煙。
話劇《路遙》劇照
我抽一支,給路遙一支,直到我随身帶的半包煙抽完,我面前的石頭了擺了六支煙……
多少年過去,突然發現其實很少真正認識他
多年過去,盡管對路遙懷念如初,但唐棟從未想過要寫一部關于路遙的話劇,直到接下西安話劇院的邀約。唐棟重新閱讀了路遙的幾部主要作品,大量有關他的研究資料以及傳記、回憶錄。
唐棟采訪路遙故交曹谷溪
路遙和曹谷溪舊照
我吃驚地發現,我并沒有真正認識路遙。如同一棵樹,我隻看到了陽光下茂盛的樹冠,而沒有看到紮進深土裡的樹根,那樹根從堅硬潮濕的地底支撐着往上生長的挺拔軀體,以疼痛的扭曲之身頑強地往地面上的光明之處輸送着生命的養分。
唐棟和主創一同走進陝北,走進清澗縣石咀驿鎮王家堡村路遙出生的窯洞,走進延川縣郭家溝村路遙的養父母家,走進路遙寒窗四年的延安大學,走進路遙文學紀念館,還走到路遙當年的玩伴、同學們中間,聽那些已經白發蒼蒼的老人講述他們眼中的路遙……
劇組采風過程
作家是時代的眼睛,
他們身上必然镌刻着時代的印記
和不同社會發展時期的精神特質。
唐棟說:
路遙給予我們的啟示就是——如何在作品中,把苦難轉化為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動力,給人以希望和力量!
文學創作也是一種平凡的勞動,從事這種勞動不僅要有堅定的文學信仰,還要有正氣和骨氣。
寫路遙,就要将他的生活軌迹、創作軌迹、精神軌迹與時代軌迹扭結在一起,塑造出一個鮮活的路遙來。因為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他的文學作品,還有他那黃河纖夫般溯流而上、不畏艱難、堅守信念、開拓進取的時代精神!
新演藝工作室
作者:朱淵
編輯:吳旭穎
圖片:受訪者提供,部分來源于網絡
©新民晚報文化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