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你們當中有多少人注意到昨天黃昏時分天上的彩虹?這道彩虹高挂在水面上,而我就這麼湊巧地看見了它。彩虹看來多麼美,它帶給人極大的喜悅,使人察覺到地球的浩瀚與豐美。要想表達這份喜悅,就必須具備用字的學識以及準确的韻律和美感,不是嗎?但是遠比這一切更重要的,卻是感覺的本身,那種随着對可愛事物深深欣賞而升起的狂喜,而這種感覺不是透過知識和記憶的培養就能喚醒的。
我們必須運用知識來彼此溝通和交換意見,為了培養知識,我們就必須要有記憶。沒有知識,我們就不知道如何駕駛飛機,如何造橋建屋,如何鋪路、照顧樹木及動物,以及其他許多文明人必須做的事情。為了發電,推展各種科技,研究醫藥等,你都必須有知識、資訊以及記憶,所以在這些事物上,你必須得到最好的指導。這也就是為什麼你必須有科技方面一流的老師,提供你正确的資訊,幫助你在各種不同的科目上培養出完備的知識。但是你知道的,雖然從某個角度來看,知識是必須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來,知識就變成了障礙。近年來對于物理現象有很多的了解,而且一直不斷有新的知識産生。這方面的知識非常重要,而且要善用它來造福人類。可是從心理層面來看,沒有另外一種知識,阻礙人類發現真相嗎?畢竟知識就是傳統的一種形式,不是嗎?傳統就是從記憶中培養出來的東西。傳統在機械化的事務上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我們運用傳統來幫助人類内心發展,傳統就會阻礙我們發現更偉大的東西。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依賴知識和記憶來處理機械化的事務。沒有了知識,我們就無法開車,無法做許多事情。但是當知識變成一種傳統時,它就變成了障礙,變成了領導人類心智、心理和内在的信仰,它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分歧。你是否注意到世界上的人如何把自己劃入不同的圈圈裡,他們稱自己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等。是什麼東西造成了他們的分歧?不是科技的研究,不是農業的知識,也不是造橋及駕駛飛機的技術,使他們分歧的就是傳統,傳統的信念吧他們的心智局限在特定的方向。因此當知識變成傳統時,同時也就變成障礙,它把人的思想塑造成某種模式,這種模式不但使人們分歧,并且造成彼此的敵意,同時也阻礙了我們向内心深處去探索什麼是真相、生命和神。我們如果想發現什麼是神,我們的心智就必須擺脫所有傳統的束縛、知識的累積和利用知識做擋箭牌的心态。教育的功用就是提供學生充足的知識,告訴他們人類在不同的領域中努力的成果,同時要幫助他們,使他們的心智從所有傳統的束縛中解脫,那麼他就有能力探索和發現真相了。否則他的心智就會變得機械化,被刻闆的知識拖累。一個人必須不斷地把自己的心智從傳統的累贅中解脫出來,否則,他是不可能弄清楚什麼是神的。但是他也必須不斷地擴充新知識和資訊,才能應付人類的需求。所以知識一方面是有益的,一方面卻成了一種損害。我們要了解知識在哪些方面造成了損害,然後必須把它放在一邊;同時也要了解在哪些方面它是重要的,而盡可能加以擴充,這種分辨的能力就是智慧的開端。我們目前的教育到底是什麼情況?它提供了你各種不同的知識,不是嗎?你去上大學,也許你會成為工程師、醫生、律師,你也許得到數學或其他方面的博士學位,或者你攻讀家政,學習如何管家、煮飯等。但是沒有人幫助你從傳統的桎梏中解脫出來,讓你從一開始就能保有一顆清新的、熱切的心,然後你才有能力随時發現新的事物。你從書本上得到的哲學思想、各種理論及信仰等,這些都成了你的傳統,它們對你的思想實在有很大的障礙,因為你的心會利用這些東西作為自己的保障,于是你就被它限制住了。所以你必須一方面讓你的心從傳統中解脫出來,一方面也要培養自己的知識與技術,這就是教育的功用。最難的一件事就是讓人心從已知的事物中解脫,使它能随時發現新的事物。有個偉大的數學家曾經說過,他為解決一個難題,頭痛了好幾天也找不到答案,有天早上,當他和平常一樣在散步時,忽然知道了答案。他究竟是怎麼樣知道這個答案的呢?因為當時他的心非常的靜,因此能夠自在地看這個問題,而這個問題的本身就顯露出了答案。一個人必須擁有解答問題的知識,但是他又必須超越于知識之外才能得到解答。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從現實中學習,并且累積各種知識和學問,但是我們的心從來沒有學過如何安靜,如何從生活中的煩惱與混亂中抽離,如何不讓問題在腦中生根。我們加入各種社團,堅守着某些哲學,但是這一切都不能解決人性的問題,它們是完全沒有用的。相反,它們帶來了更大的不幸與悲慘。我們需要的不是哲學或理論,我們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自由探索、發現及創造的心。
你強記書本來通過考試,你收集一大堆知識,然後把它們全部寫出來得到一個學位,希望謀份工作,并且結婚,難道這就是一切了嗎?你雖然得到了知識與技術,但是你的心是不自由的,所以你變成了現今制度下的奴隸。這就是說,你根本是一個沒有創造力的人。你也許生兒育女,畫幾幅畫,偶然寫兩首詩,但這顯然不是創造力。你的心中必須先要有允許創造力存在的自由,你才能用你的技藝去表達那份創造力。你如果空有技藝而沒有創意的心,沒有那份從發現真理而産生的創造力,那麼這種技藝是毫無意義的。很不幸,我們大部分的人都不了解這份創造力,因為我們的心已經被知識、傳統、記憶、經典、佛陀及其他人所說的話拖累了。然而,如果你的心能自由地去發現真相,你就會發現有種充沛的、不會被毀壞的豐足感,其中存在着極大的喜悅。然後一個人的所有關系,不論是和人、和理念、和物之間,都會産生十分不同的意義。問:調皮的孩子該以處罰還是以愛來使他們改變?克:你認為呢?請注意聽這個問題,好好想一想,感覺一下,調皮的孩子該以處罰還是以愛來使他改變?如果他是在處罰下改變的,這就是強迫的方式,這算是改變嗎?你是個大人,你有身為老師或父母的權力,如果你威脅孩子,恐吓他,可憐的孩子也許會照你的話去做,但是這算是改變嗎?在強迫的形式下,有可能真的改變嗎?在立法之下,在任何出之于恐吓的方式之下,會有真正的改變嗎?如果你問愛是否會把調皮的孩子改變,你所指的“愛”又是什麼意思?如果你說的愛是去了解這個孩子,而不是去改變他,你說的愛是去了解造成孩子調皮的原因,那麼這份了解就會平息他的調皮。如果我想改變這個孩子隻不過想讓他不再調皮,那麼我這種改變他的欲望就是強迫的形式,不是嗎?但是如果我開始了解他為何調皮,如果我能弄清楚,并且消除造成他調皮的原因,這些原因也許是錯誤的飲食、睡眠不足、需要關愛或是被另一個男孩戲弄了等,等我了解了他調皮的原因以後,他就不會再調皮了。但是如果我隻想改變這個孩子,也就是要他改變并适應某種特定的形式,那麼我就無法真的了解他了。你知道,我們現在需要探讨一下什麼叫做改變。即使孩子因為你對他的愛而不再調皮,這仍然是外在的影響力,這算是真正的改變嗎?那也許是愛,不過那仍然是對孩子的壓迫,迫使他去做什麼或變成什麼。你說孩子必須改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從什麼變成什麼?是否要他從現有的情況變成他應有的情況?如果他變成你認為應該的模樣,他不過是限制了他真正的自我,因此根本不算是改變。我們可以利用另一個例子來說明。如果我是貪婪的,但是因為你、社會及聖書說我不可以貪婪,那麼我是否真的改變了,還是隻為貪婪換了個名稱而已?然而如果我能夠探索并且了解貪婪的所有問題,那麼我就可以真的脫離貪婪,這與“變成”不貪心是完全不同的。問:一個人如何能變得有智慧?克:如果你想把自己變得有智慧時,你就不再有智慧了。這真是非常重要的事,請你注意聽這個問題。如果我很笨,而人人都告訴我必須變得有智慧,那麼通常會怎麼樣?我會努力去變得有智慧,念更多的書,試着得到更好的成績。然後大家就說“他比以前用功了”,并且拍拍我的肩膀以示鼓勵。但是我還是一樣的愚笨,因為我隻得到了最表面的智慧。所以問題不在于如何變得有智慧,而是如何脫離愚笨。如果我是愚笨的卻努力變得有智慧,這還是愚笨的做法。你知道,這其中最基本的問題就在于改變。如果你問:“智慧是什麼?一個人要如何才能變得有智慧?”這句話就暗示着智慧有個定義,而你很想變得像那個定義一樣。然而如果你給智慧定了一個公式、結論或觀念,然後照着這個模式去改變,這就是愚笨的行為,不是嗎?如果一個人是愚鈍的,但是他開始去發現到底什麼是愚鈍,而不産生任何想把它變成其他東西的欲望,也不說:“我真蠢,真笨,真是糟透了!”那麼他就會發現,問題一得到纾解,立刻就可以毫不費力地從愚笨中釋放,然後智慧就産生了。問:你告訴我們,在專心時不要有任何抗拒,這怎麼可能呢?克:我已經說過,任何形式的抗拒就是不專心及分心。先不要接受我的話,仔細想一想,不要盲目接受任何事,不要管是誰說的話,你必須親自來研究這件事。如果你隻知道接受,你就會變得機械化、遲鈍,其實就已經僵化了;但是如果你親自把事情研究清楚,那麼你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充滿生命而富有創意的人。然而你是否能夠注意聽一個人說話,同時又能知道有人走進來了,但是你不必轉頭去看是誰,你的心也不要産生任何抗拒自己轉頭去看的意思?如果你的心産生抗拒自己轉頭去看的念頭,你的注意力就已經分散,你就把心力浪費在抵抗的感覺上了。所以你是否可能達到完全專心的境界,其中沒有分心也沒有抗拒?也就是說,你是否可能以自己的全心全意注意某件事情,而同時你的意識對所有周遭的事物以及自己的心念又非常的敏感?你知道,人的心智是極為奇妙的工具,它不停地在吸收,它看見不同的形狀及色彩,它收到數不盡的印象,它捕捉言詞的真義,了解别人目光中的含義等。我們的難題就在于必須專注在某件事情上,同時又能對周遭所有正在發生的事物保持極度的敏感,包括下意識裡的印象及反應。我現在所說的話牽涉了靜坐冥想中真正的問題。我們現在還不能深入讨論靜坐,但是一個人如果不懂得如何去靜坐冥想,他實在不能算是成熟的人。靜坐冥想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比通過考試、拿到學位更重要。要了解什麼是正确的冥想,就是不去練習冥想,你必須明白自己的心智是如何運作的,然後你才能得到完全的專注。如果你心中有任何形式的抗拒,你都無法得到完全的專注,你知道的,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被訓練成在抗拒中學習專注,因此我們的專注從來都不是完整的,也正因為如此,學習就變成一件非常沉悶、無趣而又可怕的事。所以能夠專注于語言深處的含義是很要緊的,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活動要有覺察力。缺少了自知之明,你就無法完全專注。因此在真正好的學校裡,學生不但應該學習各種不同的科目,更應該有人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意念的運作。在了解自我的過程中,他會明白什麼是毫無抗拒的專心。了解自己,就是靜坐冥想。問:我們為何對發問有興趣?
克:很簡單,因為人是好奇的。你難道不想知道如何玩闆球或足球,或是如何放風筝?你一停止問問題,你就僵死了。年長的人通常都是如此。年長的人停止發問,因為他們的心已經被既有的知識和别人的意見塞滿,他們接受了傳統,然後就陷入傳統中。隻要你不停地發問,你就是在突破,但是當你開始接受時,你的心理上就已經僵死了。所以在你的一生中,不要接受任何一件事,你必須探索與研究,然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的心真是不可思議的東西,它根本沒有止境,這種心是不會死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