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類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改善人居環境、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的重要舉措。
自2021年3月1日,成都正式實施《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以來,錦馨社區在柳江街道辦事處的指導下,高度重視垃圾分類工作,以“關鍵小事”撬動“民生大事”的思路,分為宣傳動員、全面實施與鞏固深化三個階段,發動多方力量、全方位地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引導居民正确認識和踐行垃圾分類,并為成都市建設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貢獻着錦馨“綠色能量”。
近日,錦馨社區轄區内錦馨家園A區、錦馨家園B區、錦馨家園C區和新希望錦官府四個院落被評為“2021年成都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今天,就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做的吧~
錦馨家園A區
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物業和居民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對此,錦馨家園A區物業中心積極推行相關工作的有序開展,不僅成立了以項目經理為組長、主管為副組長、隊長、班組長為組員的領導小組,還定期召開職工會議、安排部署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明确職責和分工,把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成效納入員工KPI之中。同時,領導小組學習先行,在積極參加公司的集體培訓的同時,不斷強化員工相關知識的培訓。
此外,社區聯合物業工作人員和小區志願者,組成了生活垃圾分類志願服務隊,定期、不定期地檢查小區垃圾分類情況,并時刻督促、指導小區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垃圾分類習慣,實現了“多元參與,成果共享”的垃圾分類新局面。
錦馨家園B區
目前,錦馨家園B區按照“上面加頂、底面防滲、側面圍護”的标準,在小區内增設5個垃圾分類投放點,方便居民在家門口就能快速的完成分類投放。
與此同時,社區黨委和院落黨支部積極推進垃圾分類知識宣傳工作。期間,開展入戶宣傳1200餘人次、垃圾分類投放宣導17次、組織居民外出參訪1次,逐漸帶動了20名小區志願者作為“引導員”,指導居民的垃圾分類投放。
為了将小區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該院落黨支部加強制度建設,設置了垃圾分類“四本台賬”,即人戶宣傳台賬、居民生活垃圾分類台賬、設施設備管理台賬、垃圾分類監督台賬,并由專人負責登記管理。通過“兩定(定時投放 定點管理)一監督”相結合的工作管理措施,讓小區業主慢慢養成了定時定點進行垃圾分類的習慣。同比去年,小區院落垃圾減量28%。
錦馨家園C區
錦馨家園C區的物業服務中心堅持貫徹落實垃圾分類“六有”建設,建立健全了小區的垃圾分類管理制度。為确保前端分類後的垃圾不會在後端混合,物業與“四類”垃圾回收、清運等單位對接建立了合作關系。
同時,社區聯合物業在小區内多次開展了碳中和—廚餘垃圾堆肥、制作環保酵素等活動,以多元形式潛移默化地促進小區居民養成垃圾分類的意識。
在垃圾投放、清運回收等環節,小區物業邀請專業人員進行前期科學規劃和指導,建立垃圾分類管理台賬,安排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員在垃圾投放高峰時段進行值守,推進分類工作見實效。同比去年,小區内垃圾分類投放點,由最初的2個增加為4個,小區院落垃圾減量30%。
新希望錦官府
“動 靜”宣傳動員,營造濃厚環保氛圍。在小區業主還未入住之際,小區物業管理公司合理規劃、科學布局。一方面,在小區1号崗、2号崗、出庫出入口、單元大堂有計劃有步驟的張貼垃圾減量分類海報、在車庫入口懸挂垃圾分類宣傳語,讓業主在公共區域内随時随地都能夠感受到垃圾分類新時尚的文化。
另一方面,通過入戶走訪了解業主對垃圾分類的接受程度,收集業主對垃圾分類工作推進的意見和建議。每月由物業客服中心牽頭,在小區2棟遊樂區域開展垃圾分類、垃圾減量等主題的實踐活動,讓全小區業主參與進來。
“軟 硬”組合推進,推進垃圾分類見效。小區成立了以物業經理為組長的專項領導小組,保障垃圾分類結構化、持續化開展。同時,小區物業規定每月15日為“推進垃圾分類工作學習日”,定期邀請企業内外的專家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培訓、垃圾分類活動設計比賽等活動,真正做到全員學習、全員落實、全員巡查與全員監督。
“總 分”綜合管理,搭建溝通互動平台。目前,小區内共建立了五個台賬,即指導宣傳台賬、生活垃圾分類管理台賬、資源化利用(碳中和)台賬、監督整改台賬和居民反映意見建議台賬。這些規範化管理總體推進了小區垃圾分類工作的有序開展,還将分内容、分步驟精細化落實分類工作。最終,讓垃圾分類活動成為業主和物業互動的載體和平台。
垃圾分類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
未來,街道社區還将
穩步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加大環保理念宣傳
讓垃圾分類工作深入人心
引領文明生活新潮流
-END-
采寫:華西社區傳媒記者 高昊焜
編輯:何紅雨
責編:徐 倩
審核:吳家全
往
期
回
顧
History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