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漁夫詞類的詩歌,最先火起來的就是張志和所寫的《漁歌子》。這首經典作品,是小學時必背誦的一首詩。初讀這首詩,隻感受到了詩人的惬意生活和唯美的自然風光,隻是當後來每次重讀之時,總能感受到詩詞所傳遞的不同的趣味與美景。雖然寫的是簡單的漁家之樂,卻是現代人們無比向往的詩意生活。帶你走進張志和的這首《漁歌子》,去感受他詩詞裡的自由惬意的詩意人生。
一同去欣賞一下這首詩歌所描繪的美好畫面:在西塞山前,有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飛翔的白鹭,江邊的桃花也盛開了,春水初漲之時,水中的鳜魚最為鮮美。在溪流的邊上,坐着一個漁翁,他頭戴一頂青色箬笠,身披着綠色的蓑衣,在這斜風細雨之中,悠然自得的在西邊垂釣,他早已經被這美麗的春景所迷住了,即便是感受到了細雨也不願歸家。整首詩歌通過寥寥數語,點明了漁翁垂釣的地點、時間和天氣,向世人展示了一幅超塵脫俗的絕美意境。
張志和是唐朝詩人,他也有着傳奇的人生。16歲科舉中弟,此後仕途平順,一路青雲直上。隻是人生無常,在他的仕途一路順遂之際,他遭遇了一場政治橫禍,随後獲罪貶官。結果在幾年之内,家庭也遭遇了重大變故,父母妻兒接連去世,讓他逐漸對官場心灰意冷,開始向往更加自由自在的桃花源生活。當父母的守孝期滿以後,他不願意繼續在朝廷為官。他脫去了一身官服,開始在山水之間擁有,詩中開篇所出現的西塞山,就在現在的湖州,更是他的歸隐之地。
此後他自稱煙波釣徒,開始了歸隐江湖的日子。他所做的這首《漁歌子》,便是顔真卿在湖州就任,邀請張志和與遊船上所作。其實除了這首詩以外,當時張志和還畫了一幅山水美景圖,這首詩就附在畫作之上,當時張志和所作的《漁歌子》共有5首,不過流傳度最廣的便是這首“西塞山前白鹭飛”。這首詩不僅成為了宮廷樂妓傳唱的佳作,當時還有日本僧人帶回了日本,成為了天皇最為喜愛的傳唱詞,一時間風靡日本,張志和都得到了日本人的喜愛與尊敬。
到了宋朝年間,《漁歌子》又有原來的曲調名成為了詞牌名,宋代文人根據張志和所寫的這首《漁歌子》填了不少詞,甚至在宋朝都掀起了改唱張詞的熱潮,可見張志和這首作品的影響力之大。為何這首看似簡單優美的小詩,能夠有着如此巨大的影響力呢?或許這與當時張志和所創造的這個漁翁形象分不開關系。不同的人物形象,能夠奠定整個作品的基調,這兩首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比較。
詩歌基本上都是托物言志,《漁歌子》也是如此,比如柳宗元所寫的《江雪》反映的是一個孤傲的漁翁形象,這首詩裡的漁翁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悲涼和孤獨。但是張志和所寫的漁翁,卻有着很多的細微的生活樂趣,他生活在一個宛如桃花源的世界,這裡有白鹭、有鳜魚、有桃花、有流水,這些事物都吸引着人們,更加向往自由,熱愛自然,體現的是一種生活中的美,無論在任何一個時代,能帶給人們快樂和樂趣的事物,絕對會擁有更高的流傳度,《漁歌子》就是如此。
詩人在秀麗的山水間,他創造了一個理想化的漁翁,寄托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懷,千百年來吸引了無數的讀者,無論是江上漁舟,又或者是天空白鹭,還是桃花流水,這一切的藝術美景,至今還能給人們創造一個詩意人生。
作者:青樓詩社
喜歡詩詞文化的朋友,歡迎關注青樓詩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