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圈中,大家對老前輩都尊稱一聲:老戲骨。
這個詞其實來自粵語,是對演繹精湛的老演員的稱贊。
但是,從2016年開始,突然出現了一個新名詞:小戲骨。
出處是湖南電視台以6-12歲的小朋友們為主角,翻拍的”小戲骨“系列經典電視劇。
小戲骨以翻拍《白蛇傳》為起步,開啟成名之路。
起初,真的被這群小朋友驚到了。
選角非常可愛,看着小小的人兒又是唱又是擺身段,巴塞君真的不自覺露出姨夫笑。
更不要說表演流暢自如、繪聲繪色,連難度較高的哭戲都有模有樣。
然而真正讓小戲骨紅遍祖國大江南北的,是對經典名著《紅樓夢》的翻拍。
它堪稱87年《紅樓夢》的Mini版本,精準拷貝了老版的人物扮相,小演員們的表演也非常傳神。
周漾玥飾演的小黛玉果真是嬌花照水、弱柳扶風,一對彎眉颦蹙惹人憐。
鐘寶兒飾演的寶钗,像極了87版的張莉,一擡眼間便是原著中那個臉若銀盆,眼同水杏的大家閨秀。
郭飛歌飾演的王熙鳳更是出彩,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舉手投足都是八面玲珑的精明勁兒。
除此之外,寶玉、劉姥姥、賈母等主要角色選角皆精準,一颦一動都帶着87版的神韻。
《紅樓夢》備受好評後,小戲骨團隊之後又乘熱打鐵,出了一系列對經典作品的翻拍劇集。
比如最近,翻拍的《武林外傳》就上線了。
巴塞君這個腐竹(《武林外傳》粉絲自稱)禁不住内心的好奇和激動,跑去瞄了一眼。
講真,看得出小朋友們都很努力地在還原原作中的角色。
例如,他們特地去學了跟自己家鄉口音相差甚遠的方言,來貼近人物。
飾演佟湘玉的郭飛歌,一個山東小姑娘一字一句跟老師學陝西話。
服道化方面也是按着原作的xxxxs版本來的。
小戲骨團隊在角色形态的還原上,确實從來就沒輸過,單看靜态劇照,确實有模有樣。
但一動起來,問題就出來了,效果說實話,很出戲。
小戲骨們由于生活經驗尚淺,在表演上缺少了些層次。
比如飾演白展堂的陳禹同小朋友在口音、聲線上非常接近沙溢在劇中的狀态,台詞功力甚至超過了有些鮮肉小花。
然而一到比較複雜的戲份,明顯就處理的不太好。
比如“在回答小郭關于新年活動沒辦好,錢卻花出去了該怎麼辦”這一段戲。
小戲骨是這樣處理的:
“斜瞄”這個表情小演員做出來的效果,就像一個頑皮小男孩的把戲。
原作中,沙溢的表演不僅流暢自然,層次明顯更豐富。
既有過來人的前輩姿态,又有老江湖的狡猾。
再比如在“小青挾持着佟湘玉,白展堂推着郭芙蓉進來交換人質”那段戲裡。
新舊兩版,演員的處理分别如下:
老版裡佟湘玉大義凜然中夾雜着貪生怕死,小青看到事情反轉後,驚訝中也有慌亂。
而小戲骨們,明顯就單薄了許多。
所以歸根結底,小戲骨們的表演能力,主要還是以還原和模仿原作為主。
這點不僅在《武林外傳》,在他們所有的翻拍中都是如此。
大部分觀衆在看小戲骨的劇時,最感慨的也是“神還原”這一點。
這麼多經典劇集還原下來,小戲骨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可是到《武林外傳》怎麼就走了下坡路?
請聽巴塞君細細道來。
衆所周知,《武林外傳》是一個情景喜劇,喜劇難拍,情景喜劇更難拍。
這就意味着,它對演員的要求更苛刻。
一點點情緒沒有表達準确,就會很尴尬,生硬感立馬就出來了。
不是所有的演員都當得了喜劇演員,更何況是還沒有經過專業喜劇學習的小朋友呢?
演藝圈中,對《武林外傳》的複制也不是沒有過。
《演員的誕生》中就曾情景再現,但是全程都彌漫着一股尴尬的氣息,哪怕那個人是影帝劉烨。
無論什麼劇,好的表演永遠是自如的。喜劇本就是誇張的藝術,而要将誇張自如化,是非常考驗功力的。
當年主創們拍攝《武林外傳》時,為了讓演員在鏡頭前能夠更自在,減少演員“演”的生硬,才會特意讓演員用自己最熟悉的語言來表現。
小戲骨的翻拍恰恰是反其道而行,讓小朋友們去學習他們陌生的語言,還得最大程度還原那些經典角色的樣子,無疑是為表演埋下了“生硬”這顆隐雷。
看看小朋友們擠眉弄眼,巴塞君尴尬之餘略帶心酸呐。
除卻表演本身的難度,《武林外傳》難以複制的另一個原因在于它的江湖感。
小朋友的扮相再怎麼向成年人靠攏,但距離闖蕩江湖多年的淩厲氣質還是相差甚遠。
更何況,他們往那兒一站,就是自帶可愛濾鏡的萌娃啊!
事實上,《武林外傳》是對傳統武俠的一次綜合性解構。
郭芙蓉=黃蓉 郭芙
佟湘玉=金鑲玉
白展堂=白玉堂 展堂
呂輕侯=左輕侯
……
看似胡亂,又全都是大家熟悉的那個江湖。并且,這個江湖裡的人一點也不正經,一言不合就rap。
人物行為言語也沒有什麼現實邏輯,逼急了就喊:“幫我照顧好我七舅姥爺!”
想要暗示自己身份不尋常,沒頭沒尾來一句意味深長的:“我上頭有人。”
說白了,《武林外傳》就是套着傳統武俠的起名方式和行事風格外殼,做的卻是打打鬧鬧的熱乎事兒。
演員們沒有幾許煙火氣息,怎麼融得進這個似遠又近的江湖?沒有情義愛恨,怎能深深地感動每個人?
就像每一年的中秋節,都有一群腐竹打開《武林外傳》第四十回。
佳節時刻,主角們不禁感慨起過往人生的種種。
多希望那些不如意從不曾發生,幻想在每個過去的人生岔路口,都走對了路。
酒醒夢中,哪有這麼多如果。已經走過的生活哪怕走成了自己失望的樣子,不是還有明天嘛!
同福客棧裡的這幾個人舉杯歡笑後,又回歸到了最真實的人生。
就是這樣啊,抽掉嬉笑的外皮,《武林外傳》最打動人的還是這種真情和暖意。
世事無常,随風如煙,人生有幾何,莫不還是笑看人生。
本就還在無憂無慮快樂童年的孩子們,又怎麼參得破人生的各種滋味呢?
再比如像秀才說死姬無命的那段台詞。
這一段充滿哲學意味的台詞,涉及自我、本我與超我之間的認識,有關于宇宙、個體之間的聯系,還牽扯發展與變化之間的矛盾。
巴塞君跟小戲骨們一般大的時候,正坐在電視機前被這一段逗得傻樂,哪知其中深意,隻覺得連珠炮似的台詞的太逗了。
等到長大後,認識了海德格爾、黑格爾、弗洛伊德等一群人,才瞬間從記憶中挖出這一段。
反複琢磨後,倒吸一口涼氣:這些哲學命題,要怎麼回答?真的不能細想,會發瘋的……
作為中國情景喜劇上的巅峰,《武林外傳》是唯一的,就是因為它在台詞、劇情前後都滲透了深奧的人生終極命題和意義。
這些道理,長大的了觀衆也不一定能參透啊。
所以小演員們不能用模仿的方式表現出這部劇的精氣神,也不是一定要被譴責的事情,再說,他們在能力範圍内已經做得很不錯了。
小朋友們還這麼小,演藝之路前程還長,假以時日,希望他們也能給我們留下一個難忘的”江湖“,一部無法代替的經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