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姑娘闫敏,隻要聽到這個名字,所有人都會為她的事迹舉手點贊。從2007年為孤寡老人送溫暖開始,到如今将愛心傳遞到陝西、甘肅、湖北、西藏等地。14年來,這位“最美志願者”用自己的青春書寫着屬于“90後”的時代芳華。
14年公益之路,她依然樂在其中
見到闫敏時,這位身材高挑、長相清秀的姑娘正在忙着籌備下一次的志願服務工作。對闫敏來說,聰明、漂亮隻是一種天賦,而善良卻是一種選擇。時光回到17歲那年,闫敏正值高中二年級。那時候同學們周末一起聚會是件很平常的事情,但是闫敏卻從沒有參加過。她會在閑暇之餘選擇去敬老院做義工,幫老人們種菜、做飯、洗衣、梳頭,陪他們說話聊天,以至于後來走向社會,她幾乎沒有中學時代的好友。那時候,在衆多敬老志願者隊伍裡,闫敏是年齡最小的固定成員,一名真正的公益實踐者。以至于當時,一些人對闫敏這麼年輕就如此“癡迷”公益事業的舉動難以理解。然而闫敏卻我行我素,依然樂在其中,她說:“做好事的時候,心裡總是滾燙滾燙的。”
闫敏從小跟随爺爺在蟠龍塬長大,爺爺經常教導她的話就四個字“吃虧是福”。母親也常對她說“對别人好,其實是為自己好”。伴随着成長,她逐漸體會到爺爺所謂的“吃虧是福”就是“與人為善”。因此,在闫敏心中總有一種潛移默化的人生選擇在指引着她,即使自己隻有螢火蟲的光亮,也要照亮身邊的陰霾和苦難。
自此,闫敏開始了她磕磕碰碰、跌跌撞撞的公益之路。當時年紀小、閱曆淺,自身的能力和願望還不相匹配,遇到了許多現實問題。但是作為一件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闫敏不斷的鼓勵自己,向前走!她逐漸意識到公益事業不隻是憑一腔熱情去敬老院洗洗衣服就可以了,它還有更為寬泛的内容,應該努力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公益事業中來。
組建“885陽光博愛團隊”,公益行動遍布全國
闫敏作為發起人,和許多熱衷于公益的小夥伴們,組建了“885陽光博愛團隊”QQ群,不斷幫助貧困失學兒童,到福利院給孤殘老人獻愛心,2010年又成立寶雞市885陽光博愛愛心公益團隊,繼續開展公益志願服務活動。885的意思就是“幫幫我”。然而,要把公益組織運營好,公益項目運作好,這難度并不亞于創辦一個公司,不僅需要做好資金管理、項目把控、資源整合、團隊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還要面對龐雜的社會輿論。
2012年,闫敏和4個志願者在西藏開展了一次深入的社會調查。從四川雅安,到爐霍、德格、昌都、拉薩、藏北、青海,闫敏一行對途經學校孩子們的上學情況和所欠缺的物資做了詳細記錄,并針對實際情況号召寶雞這邊的志願者進行募捐,以及尋找支教老師,她還暗自下定決心,“要成立一個愛心學習基金,盡最大能力解決一些孩子學習上的問題。“這次調查工作為她們後期的公益組織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3年,闫敏再次隻身前往藏區支教,此次她是為了回訪2012年在藏區學校的學生,看望拉薩寺廟裡的孤寡老人,并在神山志願者之家做義工。在海拔5000多米的岡仁波齊志願者之家,闫敏和志願者們不敢大步走路,不敢一次拿太重的東西,甚至連大聲說話都不敢。那裡用水極其不便,需要步行前往至幾公裡外的雪山下,将山上融化的雪水一勺一勺舀到桶裡運回來,一個能裝50公斤的桶一般舀滿水要45分鐘,而且中途必須休息,否則就容易因高原反應而休克。在志願者之家的日子,她們每天很少洗臉,盡管臉已經幹的掉皮,還是舍不得用水。期間,闫敏還要送物資到西藏墨脫的學校以及堆龍德慶SOS兒童村。當時,墨脫還未通車,闫敏一行隻能途經嘎隆拉雪山的老路,路上多處一邊是峭壁,一邊是上千米深的雅魯藏布大峽谷且僅容一車經過的單車道,車身傾斜近30度……
之後,闫敏又申請去尼泊爾做義工,學習他們照顧老人、贍養老人、以及他們老有所養的模式……在尼泊爾敬老院裡,誰都不曾想到,會有這麼一位時尚漂亮的中國女孩,嘴角含着微笑,給他們洗衣服、做飯、喂藥、擦身體,擡他們上廁所。
2014年至今,闫敏和她的“885陽光博愛公益團隊”與金台區團委啟動了困境兒童“微心願”公益項目,做了多期微心願的認領及發放活動,開展愛心年貨,愛心月餅等活動,在滿足孩子心願的同時,也給孩子們送去了所需的各種學習及生活用品,活動惠及困境兒童100多名。
2017年,闫敏團隊募集各款運動裝、襯衣衛衣、外套、羽絨服等嶄新衣物數千件,價值30餘萬,分頭送往對接的甘肅敦煌團委、湖北孝感義工聯、陝西鹹陽銀鳳愛心服務中心、陝西榆林青少年社工協會、西藏墨脫中學等地,由當地團組織和志願者團隊發放到需要的孩子們手中。
闫敏說:“堅持就是希望,自己人生最大的收獲莫過于看到孩子們一點點變好,同時,自己也獲得了成長”。
如今,闫敏獲雖然榮獲了中國好人、第十屆中國優秀青年志願者個人、陝西省青年五四獎章、陝西好青年、2020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等諸多榮譽稱号,但是她的内心依然平靜,和最初去敬老院送溫暖時的心态一樣,時刻保持一顆樸素單純的心。我們或許可以理解了,闫敏對公益的信念來源于她靈魂深處的一種向善的執着,融合了傳統的美德和良好的家風。
闫敏說,作為志願者,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都不能忘記“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不斷将自己的愛心傳遞到需要幫助的人那裡,讓更多的志願者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改善更多人的生活,才是志願活動的最終目的。
(wwc)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