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草堂記》作者唐朝白居易,字樂天,是杜甫的小迷弟,杜甫有草堂,白居易也建一座。原文有千字,讀來或許有點乏味,但的确引人入勝,佳景如在眼前。因此本文摘錄解讀,以飨讀者。
白居易因伸張正義被貶為江州司馬,從此這個江州司馬的名号也常出沒華章之中。當年45歲遊廬山時,深愛其景。久久不願離去,因建草堂。
區位環境,建造緣由:匡廬奇秀,甲天下山。其境勝絕,又甲廬山。太原人白樂天見而愛之,若遠行客過故鄉,戀戀不能去。因面峰腋寺,作為草堂。
廬山勝景
我們建房、買房或者租房都注重戶型,白樂天也一樣。他的戶型是三開間,左右各一個房間,中間是中廳。南北通透,保持鄉土氣息不願做太多裝飾。面積和建造成本也稱心如意,不大不小,财力也剛好夠。室内裝飾更注重人文雅趣:木榻、素屏、琴和書,避免庸俗。
戶型:"三間兩柱,二室四牖“。
面積和建造成本和心意:“廣袤豐殺,一稱心力”。
南北通透:洞北戶,來陰風,防徂暑也;敞南甍,納陽日,虞祁寒也。
保持鄉土氣息不願做太多裝飾:木斫而已,不加丹;牆圬而已,不加白。砌階用石,幂窗用紙,竹簾纻帏,率稱是焉。
室内裝飾:堂中設木榻四,素屏二,漆琴一張,儒、道、佛書各三兩卷。
草堂
新房建好,迫不及待喬遷入住。入住新房的心情是舒暢的,但也沒有白先生那等惬意悠然:住一宿,身體十分安甯,住兩夜更感到心情平靜安适,住三個晚上以後,心曠神怡,物我兩忘,不知哪是哪了!
入住後的心情:仰觀山,俯聽泉,旁睨竹樹雲石,自辰及酉,應接不暇。俄而物誘氣随,外适内和。一宿體甯,再宿心恬,三宿後頹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廬山小瀑布
白先生不言虛無,隻看他如何娓娓道來:這草堂的用地範圍内,前有平地,平地中有平台,平台的南邊有方形的大池子。環繞着水池多是山竹、野草,池裡長滿了白蓮、白魚。釣魚的朋友是不是對此充滿憧憬?草堂周邊的景觀又如何美妙呢?白先生從南北東西四個方向的美景來做詳細介紹,還從春夏秋冬,早晚變化來補充。
草堂南面有山間水溝,石澗兩旁有古松、老杉,樹身粗大近十人之圍,樹高達幾百尺,枝條上攀雲霄,低垂輕拂着潭水。立如旌旗,開像車蓋,盤曲伸展如龍蛇遊走。古松下灌木叢生,茑羅枝葉蔓生,互相糾結交織,互相承接遮蓋,使得日光月華都無法照射到地面。即使盛夏,仍像八九月的秋涼時節。步道是白石鋪就的。
草堂北邊五步遠的地方,高崖積石為假山,在空凹處,各種樹木、奇花異草覆蓋其上。綠蔭濃密,紅果繁多,也說不出它們的名字,四季都是這個樣子。又有天上飛落的泉水,就地種植的茶樹,就這飛泉和植茗來烹茶,若被愛好風雅之事的人看到,可以終日不去。
環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蓮、白魚。
又南抵石澗,夾澗有古松老杉,大僅十人圍,高不知幾百尺。修柯戛雲,低枝拂潭,如幢豎,如蓋張,如龍蛇走。松下多灌叢,蘿茑葉蔓,骈織承翳,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風氣如八、九月時。下鋪白石,為出入道。
堂北五步,據層崖積石,嵌空垤塊,雜木異草,蓋覆其上。綠陰蒙蒙,朱實離離,不識其名,四時一色。又有飛泉植茗,就以烹燀,好事者見,可以銷永日。
草堂東邊有一座瀑布,清水懸挂三尺高,瀉落在台階角落,然後注入石渠中。從早到晚,就像潔白的綢子,要是在夜間聽起來,就像珠玉琴筝的聲音。
草堂西邊,靠近北面山崖的右側山腳,用剖開的竹子,架在空中,接引泉水,這些竹管如脈管一樣分出水流,細水從上流下,像細線一樣懸挂空中,從屋檐灌注到水池裡,連接不斷像成串的珍珠,細微水點飄散的樣子像雨露一般,水一點一點地往下落,随風遠去。
春有山谷繁花;夏有石澗皓雲;秋有虎溪明月;冬有爐峰白雪。陰晴明暗,煙雲隐現,千變萬化,不可言狀,所以說這裡的景色是廬山第一!
草堂周圍的美景紛至沓來,激發人的思想感情,接觸什麼樣的景物就産生什麼樣的思想感情,怎麼能不外在安适、内在和樂,身體安甯,心情恬适呢?
堂東有瀑布,水懸三尺,瀉階隅,落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築聲。
堂西倚北崖右趾,以剖竹架空,引崖上泉,脈分線懸,自檐注砌,累累如貫珠,霏微如雨露,滴瀝飄灑,随風遠去。
其四傍耳目杖屦可及者,春有錦繡谷花,夏有石門澗雲,秋有虎溪月,冬有爐峰雪。陰晴顯晦,昏旦含吐,千變萬狀,不可殚紀,覶縷而言,故雲甲廬山者。
今我為是物主,物至緻知,各以類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體甯心恬哉?
擁有這草堂應該是頂級環境配置了!最主要需要心境,我們現在身處大都市,無緣山川美景,而跟随古人的筆端去遊曆或環遊,那是一種美妙的體驗。還能啟發我們設計師朋友營造更加場景化的景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