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悉尼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澳大利亞将向法國支付一筆高達8.3億澳元(5.55億歐元)的結算費用。
更準确地說,這是一筆巨額的違約金。
前任聯盟黨政府在向法國訂購潛艇後忽然毀約,選擇向英美購置8艘核潛艇(預計耗資1,771億澳元)。為了挽救墜入低谷的澳法關系,現任工黨政府不得不“賠禮道歉”。
至此,“法國潛艇違約事件”宣告結束,而澳大利亞在這一鬧劇中的總共花費也定格在了340億澳元。
有澳洲網民開玩笑:“恭喜澳洲海軍喜提隐形潛艇,這艘看不見摸不着的潛艇将大幅提升澳洲皇家海軍戰鬥力,讓敵人根本找不到!”
澳洲皇家海軍“隐形潛艇” HMAS Invisible
但是,在玩笑過後,澳大利亞面臨的真正威脅才剛剛開始。
上周,澳大利亞内務部(Department of Home Affairs)的重大預算削減再次進入公衆視線。
内務部,一個龐大的重要職能部門,負責澳洲國家安全、執法、邊防、緊急災害管理、移民、公民事務、交通安全以及多元文化事務,将面臨8.7億澳元的預算削減。
2022-2026澳大利亞移民相關事務部門預算一覽,數據來源:聯邦政府預算案
據澳大利亞财務部文件顯示,移民及相關事務的經費削減同樣達到了三分之一以上。然而澳大利亞目前的移民短缺和用工荒危機,卻已刻不容緩。
據本刊此前報道,疫情導緻的移民和海外人員入澳人數斷崖式下跌,已經導緻澳大利亞本地出現幾十年一遇的超級用工荒,目前全澳的1,500萬個崗位中,有423,000個崗位完全空缺。
所以,聯邦政府對内務部,特别是移民局的經費削減,相當于讓澳大利亞的移民和人才市場雪上加霜。
據内務部數據顯示,最常見的三類簽證類别,均面臨大幅延期:
如果這些還不夠混亂,那麼年初爆發的俄烏沖突導緻的大量烏克蘭難民湧入澳洲,對澳洲移民系統又是一次暴擊。
那麼為什麼澳洲政府要在如此關鍵的時刻選擇削減内務部經費呢?
向來對移民友好的工黨政府為什麼要一邊提倡鼓勵移民,又一邊釜底抽薪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兩個。
首先,這份預算案是在2022年初由前任聯盟黨政府制定的,聯盟黨在5月敗選後,由工黨接管堪培拉。
有人可能會說,這是前任政府給後繼者挖的大坑,讓新政府面臨人才短缺等棘手問題,最終導緻無法創造有效政績。
但是,如果工黨沒有勝選,那麼聯盟黨政府也将掉進自己挖得“大坑”裡。
顯然,這種殺敵一千自毀八百的策略并不是關鍵原因。
真正導緻削減内務部預算的,其實是澳大利亞面臨的巨大财政赤字。
很多人可能已經開始淡忘兩年前爆發的疫情,但是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巨大影響仍然在持續。
沒錯,澳大利亞經濟增速已經恢複并超過疫情前水平,但是僅憑GDP的上漲又能代表什麼呢?
疫情期間政府大肆舉債帶來的财政赤字,絕不是幾個季度的GDP增長能夠抹平的。
據财政部數據,截止2021年,澳洲聯邦政府在抗擊疫情上的支出已經超過3,000億澳元,其中包括高達上百億澳元的Job Keeper、Job Seeker以及Job Trainer津貼、各類刺激政策、疫苗購置經費、對醫療和餐飲等行業的緊急抒困資金……
除此之外,各州和領地政府為抗擊疫情的支出同樣不容小觑,比如維州政府在墨爾本北部的Mickelham建造的方倉隔離中心就耗資5.8億澳元。
墨爾本Mickelham隔離中心
在這些天文數字的支出之外,還有大量無法計算的成本,比如在疫情封鎖期間因客流中斷而“溺亡”的中小型企業,甚至就連澳洲第二大航司的維珍航空也沒有逃過破産的命運。
所以,疫情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對經濟和社會的“後遺症”仍在發作。
這就是内務部慘遭釜底抽薪的真正原因。按照目前估算,如果聯邦政府每年能夠減少400億澳元的支出,那麼澳大利亞将在15年後勉強實現盈虧平衡,屆時才能将财政赤字徹底抹平。
但是這也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在15年中不再發生重大經濟衰退、金融危機、大型自然災害、公衆健康安全事件……而以目前瞬息萬變的亞太局勢來判斷,風調雨順度過15年的可能性并不大。
當然,那些都是明天才需要擔心的事,大不了明天之後還有明天。
與其此刻透支焦慮,不如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用工荒和移民荒上。
墨爾本Boxhill的一家中餐廳業主在接受《澳洲财經見聞》采訪時表示:“(服務員)都找不到,以前嘛學生多,都賺點零花錢、學費,現在客流量是好起來了,但是就是沒人(幫忙),所以隻能自己頂着幹了,工資提高了也見不到(來應聘的)。”
這一幕,與5年前在澳洲瘋傳的,同樣是來自Boxhill的“招聘PR包餃子工”廣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不過,用工荒并非是澳洲特有的窘境,世界上許多依賴移民的國家也面臨同樣的挑戰。
唯一的問題是,在澳洲削減資源的同時,其他國家已經在這場人才争奪大戰中發力沖刺,比如澳洲的鄰國新西蘭。
在上個月,新西蘭移民部長Kris Faafoi宣布,新西蘭将對緊缺技術人才提供“一步到位”移民通道,包括電子工程師、工業工程師、精神科醫生、全科醫生、獸醫以及其他高技術型人才在内的職業,均可獲得“先獲綠卡後上崗”的特殊待遇。
所以,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人才争奪戰已經打響,而這次天平雙方的位置出現了對調,甚至可以說由賣方市場變成了買方市場,主動權和選擇權已經落入技術人才手中。
至于巨大的财政赤字(逼近1萬億澳元)和未來15年的預算削減,這筆賬同樣将由納稅人,甚至後代一起承擔。
當然,如果能盡快賣掉那艘法國的“隐形潛艇”,再把最後一筆價值8.3億澳元的尾款撥給内務部,那麼也許澳洲在人才争奪戰的賽跑中還有些希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