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的行政職務體系,鄉科級是最低的。别看職務職級低,鄉科級卻是很大一部分公務員一輩子都難以企及的,尤其是在鄉鎮這一級。
在鄉鎮,鎮長的級别才是正科級。正科級幾乎就是鄉鎮公務員的“天花闆”,隻有極少數特别優秀、另加趕上機遇的人,能夠突破重重阻礙,走上鄉鎮領導職務的“金字塔尖”。
對于一個22歲或23歲剛畢業的大學生,如果考取了鄉鎮公務員,入職時是個科員,幹個兩三年,趕上好機遇,可能會晉升為股級幹部(說是股級,其實還是沒級别)。再過個五六年,等有人空出編制來了,就有可能成為副主任科員,正式進入“官僚體系”了。
從副主任科員開始,要想提拔為鎮長,就要經過漫長的等待了。假若在中央或省級機關,從副科級提拔為正科級相對比較容易,一般三四年就能實現。但是在基層鄉鎮這一級,正科級就是到頂了。所以從副主任科員到鎮長,看似隻是從副科到正科的一步之遙,但是卻要過五關斬六将才能有可能脫穎而出。
副主任科員先要熬上五年,才有可能擔任副科級實職——副鎮長。這時候都已經35歲了,不過在鄉鎮仍然屬于年輕幹部。從副鎮長開始往上走的第一個台階就是成為黨委委員,進入鄉鎮黨委核心決策圈。然後等着排在前面的鎮領導退休或調走,以便自己排名足夠靠前,然後有機會成為黨委副書記。黨委副書記距離鎮長還有一段距離,那就是要經曆鄉鎮人大主席這一崗位,成為正科級幹部。在鄉鎮人大主席位子上幹上幾年,趕上換屆或崗位空缺,才有可能被提拔為鎮長。
所以,不要小瞧鎮長。雖然隻是一個正科級,但也是身經百戰才到了這個位子的。他們往往有非常豐富的與群衆打交道的經驗,善于處理棘手問題。倘若放在更高位置上,幹的不一定比你差。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