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有什麼車載音響品牌

有什麼車載音響品牌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7-29 16:17:58

有什麼車載音響品牌?文 | Dedee咱們先來聊聊國内汽車音響市場是怎麼開始的,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有什麼車載音響品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有什麼車載音響品牌(什麼是真正的車載好音響)1

有什麼車載音響品牌

文 | Dedee

咱們先來聊聊國内汽車音響市場是怎麼開始的。

這類早已習以為常甚至比中控大屏還剛需的車内硬件,我們也就接觸了40年左右——通過大量進口車才開始慢慢與世界接軌的。

而當時,中國人已經直接跳過了車載單聲道調頻收音機、車載黑膠唱片、車載匣式錄音機、4軌磁帶播放器、8軌磁帶播放器等一系列的坑,直接邁入盒式磁帶時代。

再加上1980年代卡帶收錄機在中華大地的瘋狂普及,實際上,無論有沒有車,大部分人對于現代音樂載體制式的啟蒙,均是由盒式卡帶開啟的——即使1980年代末首款原廠配備CD播放器的車型出現。

有數據顯示,自1963年到1988年,全球盒式磁帶的銷量輕松超過30億盒。

甚至直到21世紀初,MP3這種介質已經被一家英國公司放入車内好幾年,Napster音樂網站讓全世界人民感受到“無版權音樂”的不道德快感,國内外的汽車音響格局,依然是AM/FM 盒式磁帶 CD三者共存,缺一不可的局面。

改革開放以後,汽車後裝市場也毫無意外地在1980年代進入中國,最著名的佼佼者莫過于大灣區人盡皆知,“從頭逛到尾能拼出一台汽車”的陳田。

也是這片熱土,不僅讓美國漂移車手Ross找到了比賽所需的汽配,更讓許多中國老司機遇到了自己的綠光,知道了原車音響系統也能改裝,有數字信号處理(DSP)技術和中置揚聲器這樣的好東西,可以自行打造聲場規模更大、更具特色且音質更有震撼力的車載音響系統。

還有業界公認的,最偉大的汽車音響主機Sony CDX-7。

無數人就是通過Sony大法,知道原來小小的車載播放器内也能塞入完整的音頻調諧器,讓汽車音響也能熟練玩起Hi-Fi或Hi-End。汽車功放系統也從内置立體聲單元,發展成為獨立的多聲道功放。揚聲器也變得愈加複雜有趣,體積可大可小,方便工程師們将它們塞進車内任何放得下的地方。

所以,如今國内汽車音響市場到底處于哪種水平?

不用怕,往高了猜就行。

據國内一位車載音響行業老法師表示:無論是揚聲器制作研發、功放生産、抑或數碼播放器,國内大部分品牌的成長速度及成熟度都是世界最快的,已經與國内智能電動車的水平旗鼓相當甚至大大超過。

歐洲不少著名老牌音響品牌/廠正是托了中國汽車音頻産業換頭式發展的洪福,早早“退化”成了隻需幾個人坐鎮調音的小工作坊,過着“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之沒羞沒臊地躺平生活。

2019年時,就有數據顯示:中國已經占據世界汽車音響品牌90%以上的OEM訂單;任何一個代理商給到中國代理商的任務量已經是世界第一;且全世界任何的知名音響品牌在中國都能找到……

或許,這也是為何這幾年主流自主品牌和造車新勢力對車載音響的打造,比大屏還喪心病狂。且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不再迷信海外著名廠牌,轉而開始自研音響。

如此這般,形成了如今國内汽車音響的兩大分類:品牌音響和白牌音響。

前者我們都已經熟透了:奔馳的柏林之聲、寶馬的B&W寶華韋健、奧迪的BOSE,窩窩的丹拿、福特的Sony……白牌音響就是沒有品牌Logo的音響,典型代表是上聲電子、普瑞姆等。除了沒牌子,完全能為一些品牌提供一條龍配套産品,比如蔚來ET5和ET7、理想L9等等。

他們自研音響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海外大牌音響往往都是固定的套裝音響,沒有什麼選擇權,不會根據智能化座艙進行重新設計。而自主研發車載音響,就可以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比如根據座艙自行進行個性化設計與調校,來确定揚聲器單體音質,數量、NVH表現、内飾用料等,達到最想要的音質效果。總之,隻要算力足,智能化座艙就能實現更合适、震撼與極具個性化的聽覺體驗。

另一個原因更重要,就是省錢。因為相比隻調音不生産的真·大牌或貼·大牌,白牌音響明顯實在太多,喇叭與功放一手抓,價格便宜量更足;還能自己做軟件,甚至讓頂尖調音師變成同事,省錢double;能迅速成為标配,省錢triple……

以上這些感悟,源自李想2022年“瞎說大白話”新系列。

也難怪今年頭部新勢力推出的好幾款中高端新品,都不約而同地放棄了國外大牌音響。比如蔚來的ET7和理想L9,前者标配蘇州上聲,共23個喇叭,主打7.1.4杜比全景聲。後者雖然硬件源頭未知,喇叭數21個,但直接挖了曾在IASCA(國際汽車音響大賽)做裁判的專家做員工,打造出7.3.4杜比全景立體聲。

其實還有一種更為稀有的新類型,就是采用科技大廠自産自研的音頻品牌。比如AITO問界系列。

其最明顯的優勢是——擁有獨立音頻品牌HUAWEI SOUND的華為音頻團隊背書。比如旗下的6家音頻研發中心和超過300名音頻工程師,就是目前問界車載音響非常關鍵的一環。

就在上周四,華為舉辦了一場音頻創新技術溝通會,開放了目前是華為面積與耗資最大、功能最豐富的上海音頻實驗室。

這其中,不僅有針對耳機、手機和音箱等設備開發與驗證的可變混響聲學實驗室、空間音頻實驗室與硬件創新實驗室,還有能模拟汽車出行的各類場景與路況,給車載音響相應調校與驗證的車載場景實驗室,一看就極為地道。

華為之所以如此“老北京”,原因很簡單:面對新能源車不斷井噴,用戶新鮮度日益枯竭的現狀,必須利用新場景,開發新打法,找到用戶痛點,布局新賽道,才能吃透新能源車主的心智,再次提高用戶感知度,打出一套精準的組合拳,引發車載音響行業的深度生态化反。

說人話就是:國内新能源賽道這麼玩法遲早會被竭澤而漁,必須搞點刺激的好玩意兒才能刺激出更多的好玩意兒,可持續性竭澤而漁任重道遠。所以,就将2020年剛剛注冊專利商标的HUAWEI SOUND植入問界M5和問界M7 。

這一植入,就給如今的車載音響市場來了一場靈魂拷問。

什麼是真正的車載好音響?并不是什麼喇叭越多越好,牌子越大越好,得看決定車載音響天花闆的關鍵——聲學設計。

衆所周知,華為有不老少的聲學專家,甚至還有一群在法國的老夥計——手握SAM和三分頻音響技術這兩把刀的帝瓦雷。

SAM的全稱是SAM動态喇叭匹配技術。一種通過算法補償,能精确針對不同喇叭屬性,自動修正輸出音訊的技術,能讓功放更好地驅動且馴服喇叭。

而三分頻比二分頻的高音低音多了中音,是能讓聲音過渡更加平緩柔和的一種音響技術。難點是要通過主動分頻技術将音源信号分成三路,提供給高、中、低三頻揚聲器,讓每個揚聲器徹底擺正自己的位置,發揮最大的優勢。

帝瓦雷的這兩把刀是屬于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總之,雖然現代音樂都已數字化,但實際上數字化的隻是載體,聲音的拾取和還原依然屬于物理學範疇,依舊需要聲學專家搭建系統架構、聲學預結構及信号處理等設計。

此外,在整車調音、音頻部件生産和裝配等環節,聲學專家也必須把關,與音頻算法專家軟硬件協同,搭配幹活,才能發揮智能車載音響的最佳效果。

有了足夠優秀的聲學設計,才能根據座位布局和座艙環境的不同,進行主動分頻、響度分配、空間校準、失真控制以及響度與動态優化,成功地在狹窄車廂内展現音樂作品的多重音色和空間氛圍,并對其進行恰到好處的調音。

而根據盲測,我們發現在M5和M7這兩款車内HUAWEI SOUND的表現有不小的差異,擁有極為鮮明的個性,比如M5更偏向于Hi-End,M7的Hi-Fi特質明顯。

雖然都是19單元專業級音響(15車身 4頭枕),能夠完美支撐1000W功放的輸出,但M5的人聲聽起來绮麗濃郁,氛圍感強,猶如喝咖啡一般;M7則更精準地還原音樂作品的音色和空間氛圍,将音頻作品細節還原得恰到好處,猶如品茶。

同一個HUAWEI SOUND不同的表現,真是不小的驚喜。

感覺華為應該是摸到了審“音”的脈門,即标準不是唯一,而是因人而異。音響從來沒有最好隻有最合适。比如有人是木耳,聽啥都差不多;有人就喜歡感覺濃郁些的Hi-End,有人則追求最還原音樂本質的Hi-Fi……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大白話:最适合自己的聲音,才是最好聽的。

且和其它造車新勢力極為不同,或者說優勢在我——在問界的HarmonyOS中還有華為專屬的“空間音頻”APP,這也是絕大部分車企拍馬難及的。畢竟對于不少發燒友而言音響再好音源不好,聽啥都差一口氣,管你有幾個喇叭聲道超過了7.2,真的可以讓人難受得雙腳摳出一套家庭影院。

通過此次的“探班”,可以發現相比其它車企,華為與賽力斯就車載音響方面有着三個亮點:

一、剛剛說了,優秀的音源。唯一的問題就是更新頻率問題。

二、HUAWEI SOUND已經屬于硬件自研的範疇,連音頻解碼芯片都是自己幹的。再深入操作下去,未來不僅能控制更多的地方,也能省更多的錢。

三、理想這樣成立“專案組”的不多。畢竟如今絕大多數車主用車載音響,是用來打電話看B站抖音快手聽電台……所以大部分廠家還是傾向于找白牌或是貼牌音響。但随着自主品牌開始不斷向上,類似HUAWEI SOUND這麼一個新選擇的确是個不錯的選擇(什麼話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