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白居易評價晚來天欲雪

白居易評價晚來天欲雪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2:11:11

白居易評價晚來天欲雪?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衆所周知,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詩但是,近日在抖音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有人質疑詩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真珠”一詞是錯誤的,出現在小學課本中,很不應該真的如此嗎?當然大多數讀者都明白這并不是錯的,卻會認為是通假現象但是,今天老沙要告訴大家,這裡并不是通假,至于為什麼要寫成“真珠”,這裡就要說道說道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白居易評價晚來天欲雪?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白居易評價晚來天欲雪(露似真珠月似弓)1

白居易評價晚來天欲雪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衆所周知,這是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一詩。但是,近日在抖音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有人質疑詩中“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真珠”一詞是錯誤的,出現在小學課本中,很不應該。真的如此嗎?當然大多數讀者都明白這并不是錯的,卻會認為是通假現象。但是,今天老沙要告訴大家,這裡并不是通假,至于為什麼要寫成“真珠”,這裡就要說道說道了。

一道殘陽鋪水中

誠然,古代詩文中通假現象是非常普遍的,比如李白的詩: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羞”和“直”都是通假字。杜甫詩句“蕩胸生曾雲,決眦入歸鳥”,“曾”是通假字。《木蘭辭》中“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火”是通假字……但是,這裡“真珠”一詞中“真”卻不是通假字。

半江瑟瑟半江紅

在課本注釋和現行的《現代漢語詞典》中,對“真珠”的解釋都是:同“珍珠”。這裡“真珠”同“珍珠”,與通假字三種情形中“X字同X字”并不是一回事,因為在古代,“珍珠”是一種事物,兩個名字,既叫“真珠”,又名“珍珠”。而且,“真珠”的範圍要大于“珍珠”,“真珠”不但指“珍珠”,還有“水滴”“露珠”的意思,在古代還被用來指代簾子、酒、美人眼淚等。

真珠

“真珠”指珍珠,這是最常見的情況了。唐代賈島詩“一雙童子澆紅藥,百八真珠貫彩繩”,清代孫枝蔚詩“憶昨庚辰歲,米價如真珠”,都是這種情況。五代成彥雄詩:“銀河昨夜降醍醐,灑遍坤維萬象蘇,疑是鲛人曾泣處,滿池荷葉捧真珠。”其中“真珠”指的是露珠。宋代蘇轼詩:“岩頭疋練兼天靜,泉底真珠濺客忙。”“真珠”指的是水珠。"

真珠

唐代羅隐詩“會應得見神仙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南唐李璟詞“手卷真珠上玉鈎,依前春恨鎖重樓。”這裡“真珠”都指簾子。宋代羅大經《鶴林玉露》中有詩“小槽真珠太森嚴,兵廚玉友專甘醇。兩家風味欠商略,偏剛偏柔俱可憐。”“真珠”指的是酒。唐代溫庭筠詞“玉纖彈處真珠落,流多暗濕鉛華薄。” 明代劉基詞“盼油壁香車,駕了踟蹰,欲上頻回顧,但暗滴真珠,教向人間、散成飛雨。”“真珠”指的是美人眼淚。

真珠

白居易詩“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真珠”一詞是沒錯的,這首詩構思妙絕,詩人攝取了兩幅幽美的自然界的畫面,加以組接。一幅是夕陽西沉、晚霞映江的絢麗景象,一幅是彎月初升,露珠晶瑩的朦胧夜色。兩者分開看各具佳景,合起來讀更顯妙境,詩人又在詩句中妥帖地加入比喻的寫法,使景色倍顯生動。但是,我們在閱讀理解這首詩的時候,會發現存在一定的問題。而且,問題也出現在“露似真珠月似弓”一句。

露似真珠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兩句寫的是黃昏時分的景色。第三句“可憐九月初三夜”,明确了時令,那麼在這個時令,第四句寫到的“露似真珠”和“月似弓”兩種現象是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九月初三日,上弦月早早出現在日落後不久的一段時間内,也就是“月似弓”的情形。而此時,由于太陽剛剛落山不久,地面散失的熱量還不多,是斷不可能出現露珠的。等到夜深寒涼之時,露珠凝結,似弓之月卻又早已沉入西方地平線以下了。所以,這兩種現象雖然出現在一句詩中,但并非同一時間并存的。那麼,白居易為什麼這樣寫呢?

月似弓

因為在這首詩中,詩人寫到的不是兩幅畫面,而是三幅畫面,一是黃昏時分的畫面,一是日落不久的畫面,一是夜深之時的畫面。然而我們很多讀者讀這首詩的時候,顯然沒有注意到這一點,認為“露似真珠”和“月似弓”是同時出現的。當然這不是詩人寫作的錯誤,而是我們的理解出現了問題。對這個問題,你是怎樣認為的?歡迎探讨。


文中圖片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不慎觸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