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第二天,在頭條裡收聽了司馬南先生為追悼摯友王申而播出的專題節目。樸實無華的語言,情真意切的悼念,着實感動了無數網民。
從1973年的高中同班友誼,到兩人高中畢業,再到王申談戀愛,再到後來王申當上了工程單位的财會科長,然後又是處長,到最後王申退休後辦起了養豬場。五年前最後的一次見面,成了先生和過心朋友王申的永别!
早上,先生收到了王申兒媳發來的短信:“力叔您好,我是王申的兒媳,我公公昨天晚上6:00因突發腦梗去世了,婆婆說你是他最好的朋友,讓我把消息告訴你,他走得非常突然,家裡沒有一點準備……”
先生知道後不勝難過,他說“以後每年的清明節,我都會哭你”。因為在他的心裡,王申仍是神一樣的存在。
我們雖然不認識王申大哥,但聽先生的講述,最淳樸真摯的友誼也不過如此了!
我們也分明感到:他們的過往就是兩個樸實、正直、無畏、倔強、磊落的靈魂的相遇。
已知天命的我看罷含淚在評論區奮然寫下:“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瞬間引發大量網友熱贊和跟帖!
是啊!一生能有幾個掏心掏肺、靈魂相依、不離不棄的知己呢!
年輕時總羨慕别人高朋滿座、手眼通天,老了才知道能有三五好友就已是人生之幸事了;年輕時總笑劉關張桃園三結義心胸過于狹隘,老了才知道“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才是世界上真正虛僞的謊言。
盤點自己的一生,每個階段都有幸遇到幾個特别知心的朋友。少年時期的發小,青年時期的同學,在師範求學時的兄弟姐妹。雖然不同的命運和追求把我們安排在不同的地域,把我們并入不同的人群。可一旦見面,無需多言,那種沒有隔閡、沒有邊界,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感覺永遠會植根于内心最深、最柔軟的部分。
我們彼此給予的不是言不由衷的客套,而是不計成本的關照;不是言過其實的贊美,而是一針見血的警示;不是自以為是的炫耀,而是感同身受的慰藉。
我和發小兼鄰居老陳,曾一起幻想有朝一日在自己的小院裡蓋上三間八米跨度的磚瓦房,買一輛摩托車,全家衣食無憂,再有點零花錢就全妥了。有一年他外出打工沒掙着錢又被工頭兒打折了腿,用我借給他的五元錢置辦了所有的年貨。如今他因車禍又做了開顱手術。每次去看他,都有說不完的話。分别時,彼此的目光中飽含的都是惦念和不舍。
國文陪我走過疾病纏身的高中歲月。他比我成熟,是我的老大。我們都有一個貧困至極、千瘡百孔的家庭。我們同睡一鋪炕,共吃一張餅,共騎一輛破自行車回家,在一個昏黃的燈泡下苦讀。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偃仰嘯歌,壯志難酬。如今,我們天各一方,他常提醒我工作别太拚,我也常惦記他的身體和他的兩個孩子的狀況。
二十二年前,我在師範有幸結交了一群都已拖家帶口的老同學。
給我幫助最大,與我情同手足的竟然還有幾個女同學!這段經曆讓我懂得什麼是能夠超越性别、超越出身、超越血緣的,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前幾年,日子還不寬裕,我的幾個女同學家境都不錯,都是典型的“富婆兒”,于是她們幾個自然就成了我的“行長”。啥時用錢,想用多少,隻需報個數兒。這些年,遇到孩子升學、報考、找工作、買房子這些大事,我們總會相互提個醒兒,幫個忙兒,出點主意。有個難事總是能第一時間想到對方。
再近的親戚也需要走動,再深的情誼也需要溝通。同學顯軍,性情豪爽,仗義疏财。這二十幾年,他每年都組織兄弟姐妹們聚一聚,聊聊自己,聊聊孩子,說說過去,想想未來,挽住不舍的流年,盡享重逢之喜悅。
感恩這些美好的遇見,是他們讓我忘記了什麼叫人心不古,什麼叫世态炎涼;是他們讓我相信人間自有真情在;是他們讓我保持對這個世界依然不缺少美好的信心!
我想,司馬南先生告慰老友王申的故事難免會在我們之間上演。我們也會用最沉痛的心情追悼每一個善良、平凡、熱誠、重情、重義的靈魂!我們的兒女也會在第一時間把這種沉痛轉達給他們的大爺、叔叔和阿姨!
時間就像一個沙漏,總會過濾掉我們身邊那些無關緊要的人。走過了半生,才漸漸明白,這一生,能夠擁有三五好友,二三知己,便已是莫大的幸運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