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蝸牛應該在怎樣的環境下生活?在我們的印象中,蝸牛是一種行動遲緩,看起來非常可愛的動物在所有軟體動物中,蝸牛大概是少數幾種不讓人感到恐懼的一種了,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野生蝸牛應該在怎樣的環境下生活?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在我們的印象中,蝸牛是一種行動遲緩,看起來非常可愛的動物。在所有軟體動物中,蝸牛大概是少數幾種不讓人感到恐懼的一種了。
不過,我們的印象,有時候也會受限于認知的有限。蝸牛的行動遲緩不假,但要說它可愛,也要分哪一種蝸牛。有一種蝸牛非但不可愛,甚至碰一下都可能導緻疾病,非常厲害,有人甚至碰了一下就發燒到40度。這種可怕的蝸牛,就是非洲大蝸牛。
非洲大蝸牛顧名思義,這種蝸牛原産于非洲,是一種中大型陸栖蝸牛。通常我們看到的蝸牛,隻有手指大小,但非洲大蝸牛卻和人的一隻手差不多大,最長可達20厘米,體重也可以達到750g(一斤半)。
非洲大蝸牛喜歡生活在陰暗潮濕的地方,或者是腐殖質多而松散的地方,并且喜歡群居。這是一種晝伏夜出的蝸牛,一般在晚上20:00開始活動,21:00-23:00期間最為活躍,淩晨5:00就回到原栖居地或者就近隐藏了。
一般來說,非洲大蝸牛喜歡生活在23℃-30℃的環境下,當氣溫低于14℃或高于39℃時,它們就會将身體縮回殼内,進入休眠或滞育狀态。因此,在我國,它們主要也就是分布在南端的幾個省,比如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雲南省、台灣省、海南省等。每當到了天氣暖和的時候,它們也就開始了外出活動。
那麼,這種生活于非洲的蝸牛,本身行動就遲緩,又隔着千山萬水,為何能夠來到我國呢?
跋山涉水的蝸牛據分析,非洲大蝸牛最初來到我國的途徑有兩種:
無意引進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早在90年前的1931年,非洲大蝸牛就來到我國了。當時剛剛創辦的廈門大學從南洋引進植物時,就有蝸牛附着在上面,開始在我國生活。
有意引進
這種大蝸牛看起來肥美多汁,所以有人把它買回家中,烹饪成了菜品。
就這樣,原本慢吞吞的蝸牛,不但進入了我國,也分散到了世界上許多個國家,也給這些國家帶來了巨大的麻煩,成為了最讓人頭疼的入侵物種。
最頭疼的入侵物種非洲大蝸牛入侵帶來的嚴重後果,大緻有三個:
非洲大蝸牛的生存能力很強,在進入新的環境之後,會排擠大量的土著生物,破壞當地的物種多樣性。我國雲南邊境地區原本種植的十字花科蔬菜遭受到非洲大蝸牛的重創,最終當地人不得不改種紅薯、芋頭等根莖類作物。
非洲大蝸牛幾乎什麼都吃,幼螺通常為腐食性,但成螺的食物範圍則涵蓋了從農作物到花卉再到草本、木本、藤本共500多種植物,甚至還能吃紙張或者同類的屍體。它們的食量也很大,每天吃掉的食物相當于自身體重的1/10。它們不僅會吃掉葉片導緻農作物絕收,還會在花卉上留下粘液影響觀賞價值。
非洲大蝸牛是很多人、畜寄生蟲及病原體的中間宿主,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還會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因此,如果在路邊遇到非洲大蝸牛,千萬不要用手碰它,否則一不小心就會感染某些疾病。這麼看來,上面提到的發燒40度,還算是輕的。尤其它們的栖息環境和鼠類高度重疊,更容易攜帶各種病原體。
有專家曾經在2000年和2004年進行過兩次調查,結果發現:廣州市内非洲大蝸牛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率分别高達44.2%和27.3%。由此可見,這種動物的确很危險,一旦碰到了它,就有可能被感染。所以也要提醒大家,如果遇到非洲大蝸牛,千萬不要碰它!
(圖片說明:非洲大蝸牛幾乎“無所不食”)
恐怖的繁殖能力非洲大蝸牛不僅破壞力強,繁殖能力也相當驚人。據記載,1966年的時候,有一個美國小孩從夏威夷帶了三隻蝸牛回到自己的家鄉邁阿密。僅僅7年的時間裡,這三隻蝸牛就繁衍出了一隻17000蝸口的龐大家族!為了消滅這些入侵物種,當地相關部門甚至 不得不每年斥資數百萬美元,對非洲大蝸牛進行撲殺。
生物學家指出:非洲大蝸牛雌雄同體,異體交配,一般生長到5個月就可以交配産卵了。尤其在我國南方,非洲大蝸牛每年甚至可以産卵4次,按照平均壽命5-6年算,一隻蝸牛一生之中能産下差不多6000粒卵!
(圖片說明:非洲大蝸牛破壞力和繁殖力都相當驚人)
如何遏制非洲大蝸牛非洲大蝸牛的入侵之所以難以遏制,不僅在于這些無意的引進,更令人擔憂的是有意引進的情況。實際上,很多人都喜歡把這種動物當作寵物來養。如果飼養不當或者有些人飼養後選擇放生,就會導緻非洲大蝸牛進入自然界,開始瘋狂地破壞。
說真的,養寵物本身無可厚非,但為啥不選一些正常的動物來養呢?就算想要選擇一些不一樣的寵物,總要了解一下能不能養吧?自己養寵物,給國家和周圍的人增加負擔,這樣好嗎?
和其他的入侵物種一樣,非洲大蝸牛最好的防治手段,就是牢牢地守住國門,從根本上遏制它們的入侵。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手段可以配合:
(圖片說明:飼養非洲大蝸牛可能會讓自己感染疾病)
總之,還是上面說的,最有效的防控手段還是将其拒之于國門之外。這不僅需要我國海關的努力,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不要再把一些奇奇怪怪的動物當作寵物來飼養。就算要飼養,也要搞清楚能不能養,不要讓自己的獵奇之心成為其他人的負擔。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