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出掃“場所碼”,
有沒有遇到這樣的情況呢?
要麼是驗碼的人員攔一個放三個,要麼就是“場所碼”的貼紙破爛不堪或者張貼位置隐蔽,就算想掃也挺難找到。
這給亮碼者最直觀的感受就是:既然你都不認真查,我幹嘛要浪費時間做無用功?而對于一些驗碼的場所,也是一肚子苦水:我既要派專人、又要承擔着防疫的壓力,還會遇到一些人的不理解不配合。
于是,大家都覺得這件事太難了。
的确,作為一座擁有2500萬人口的超大型城市,僅靠當下有限的人手進行全面管理,必然是捉襟見肘,難以為繼。
那這件事既然很難做,
是不是就不用做了?
答案一定是不行,
碼還是要掃,
體溫還是要測,
查驗還是要到位。
衆所周知,奧密克戎及其新亞型株具備前所未有的傳播速度,也因此對防控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考驗。對付傳播更快的病毒,我們隻能以快制快,在發現病例後盡早排查、阻斷傳播鍊。
推出“場所碼”“數字哨兵”,正是适應疫情新形勢的防控新手段,是有力提高流調溯源效率、盡早啟動應急響應機制、織牢織密防控網的根本保證。這一環節的小疏漏,将影響防疫的大局。
就像有媒體說的那樣,
驗碼和掃碼雙方,
不是對手關系,
而是隊友關系。
我們如此大費周章,堅持做着同一件看似吃力不讨好的事,還不是為了打敗病毒,盡快奪回疫情前的正常生活嗎?雙方首先應該在意識上達成共識,都主動一點,因為這是我們手中目前最好的武器之一。
與此同時,掃碼工作也應當不斷優化。特别是對掃碼通行存在困難的人群,應該有更人性化的措施。
雖然個人的力量在時代的洪流面前顯得非常渺小,但所有的努力和堅守彙聚起來,就成為了戰勝疫情的希望之光。每個人都要做好自己的本分,現在多掃碼,就是為了以後不掃碼。
記者:錢隆
視頻:魏宇涵
部分内容綜合自新民網、文彙網
編輯:史笑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