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4 18:02:55

對于高中生來說,高中語文學習量最大的通常是什麼呢,一般都會回答:文言文,全文背誦。

“文言文”到底是什麼呢?大部分人估計會不假思索的回答:這就是我們老祖宗用的古代漢語啊。這個理解其實是不完全的,事實上中國從古到今,使用文言文的人都是極少數。那絕大多數人說的是什麼漢語呢?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1

文言文的語法似乎并不太規範,但也有大緻的規則,今天中國的教育部門是要求高中生有一定基本的文言閱讀能力的,畢竟這是中國文學的文脈

這個大家也不用好奇了,其實根本不用研究,大家讀一讀明清通俗小說吧,比如《水浒傳》和《西遊記》,看看這裡面的行文句法,是不是覺得雖然可能有些地方和現代漢語還是有差異,但是比文言文好理解多了?總體讀懂沒什麼問題。

這就對了,其實古代老百姓用的大部分也是這種文法,明清之後更是幾乎成型了,這種文法就是現代漢語文法的雛形。今天的中國人可能很少有這種困惑,因為大部分人的口頭語和書面語都是統一的,即使是最正式的官方公文,除了極少數行文規則外,絕大部分行文和通用漢語也沒有區别。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2

明清小說讀起來并不需要文言能力,基本上懂現代漢語就能讀個大概了

不過古代可不是這樣的,以明清為例,通俗小說和一些散文家寫的散文,用的顯然就不是一套文法,我們現在會把歸有光的《項脊軒志》認為是文言文,但不可能把《水浒傳》當成文言文吧。

實際上,文言文并不能說是古代漢語,它實際隻是一種漢文學的文體,它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的漢語口語(上古漢語),根據胡适考證,至中國漢代,文言文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于是漢語書面語就往兩個方向發展了:複古和口語。

而這兩支後來漸漸發展,到了唐宋時期,竟然形成三套體系,一種書面語模仿上古漢文書面文獻,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另一種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漢語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面語,即今日的漢文,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 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還有一種就是通俗漢語,如唐代的變文 、宋代的話本等。前兩者屬于文言文,第三者屬于白話文。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3

明朝的皇帝倒是有個性,朱元璋就喜歡寫白話文聖旨

這種情況到明清時期也是一樣,明清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比如《水浒傳》、《西遊記》等。

到了今天,前兩者基本作古,隻剩下白話文了,這是辛亥革命之後,一些知識分子搞“新文化運動”,才形成的現象。

而且,文言文這種文體實際上并不能完全說是漢語文體,而是“跨語言”的漢字文體,這非常特殊,比如朝鮮、越南、日本古代也有大量的文言文作品出現,這是因為古代漢字屬于這些國家的正規文字,但是,通俗作品,那幾乎是不可能使用漢字表示清楚的,因為人家是有自己的語言的。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4

越南有著名的漢文《平吳大诰》,理解漢文是古代東亞知識分子最基本的技能

但對于古代絕大多數老百姓來說,要完全理解士大夫的文言文,那是做夢,我不說認不認字了,就是人家把文言文念給你聽,大部分老百姓估計也是一臉懵:講的啥呀。這種情況最經典的一次就是二戰末期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在念廣播,日本稱“玉音放送”,皇室的文章用的當然是傳統文體的,結果一堆日本人聽完之後根本聽不懂天皇在說啥。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5

雖然聽不懂天皇在說啥,但好像很厲害的樣子

可是,為何漢語會出現如此怪異的現象呢?一種語言出現兩套文法!

這其實有很多原因,首先出現這種現象并不奇怪,很多語言都有,尤其一些宗教地區,神職人員說一套,普通老百姓說另一套,通常來說,前者比後者的文法要複雜很多,但同時使用的字句上卻精簡很多。

因為對于官府,神職人員來說,他們說的話通常都有着極高的信息價值,時效性很強,通常需要通過文字記錄,所以他們用的文法必須要“節省字數”,提高信息熵,因為當時保存信息太困難了,刻在石頭上,刻在竹子上都是很費勁的活,于是,就出現了“高熵版文體”了。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6

拉丁文也不好理解

“古人無筆墨紙硯之便,往往鑄金刻石,始傳久遠;其著之簡策者,亦有漆書刀削之勞,非如今人下筆千言,言事甚易也。徐氏說文「直言曰言,論難曰語;」左傳曰「言之無文,行之不遠;」此何也?古人以簡策傳事者少,以口舌傳事者多,以目治事者少,以口耳治事者多。故同為一言,轉相告語,必有衍誤,是必寡其詞,協其音,以文其言,使人易于記誦,無能增改;且無方言俗語,雜于其間,始能達意,始能行遠” ——《文言說》 阮元

而提高語言的熵值,自然需要對語法進行複雜化,所以文言文,拉丁文等文字的語法都相當困難。

至于老百姓,他們平時基本不需要通過文字保存信息,大部分人字都不認識,自然說自己的“簡單版文體”了。

古人用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今天的文言文真的是古人所用的文體嗎)7

秦漢時期的文章都是刻在竹簡上的,相當費勁,自然刻字越少越好

到了宋代,印刷技術出現,造紙成本下降,這才有了明清時期通俗文學的繁榮,要不然,一本《水浒傳》一千多萬字,人家施耐庵老人家寫了幾十年寫完,你要大量刊發還要手抄?那要命了。還是印刷吧。

所以,宋代之後,也是白話文飛速發展的時期。可為何這個時候白話文還沒有取代文言文呢?這就和知識壟斷有關了,士大夫階層成百上千年了,“人上人”思潮根深蒂固,“知識體系”上的優勢不可能放棄啊。這種思潮不僅是中國人有,外國人也有,當年世宗大王發明朝鮮民族自己的文字“諺文”,就受到整個朝鮮的儒生階層的一緻抵制。

這種思潮使得文言文必須保留,而且還必須是正規的公文文體。于是,知識分子的書面語就開始和基本漢語分離,形成了“文言”現象。

作者:雲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