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4顆雞蛋、一分錢90克百香果、13.49元30枚雞蛋、400克豬肉大蔥水餃限時秒殺價2.59元……打開各類社區團購軟件,“以小博大”的購物驚喜撲面而來。
超低價格、送貨上門,将無暇顧及菜場的年輕上班族們從又一日常瑣碎中解放出來。然而,在這場下沉市場的争奪戰中,互聯網巨頭以闖入者身份促成流通領域變革,涉及範圍已不僅僅是蔬菜水果,快消品等也進入社區團購的“狩獵”之中,由此,一衆小商小販的生存空間正被折疊。
1
小商小販:
拼不過價格戰,日子越來越難過
2021年年初,受疫情影響,社區團購在河北省石家莊市各大小區趁勢而上,風生水起。随着疫情的逐漸平息,菜場、小賣部、便利店開始陸續恢複營業,互聯網社區團購給攤主利益帶來的蠶食和擠壓終于圖窮匕現。
半月談記者在石家莊市裕華區西仰陵農貿批發市場随機走訪幾個生鮮攤位。
俊秀生鮮店老闆張俊秀說:“年初疫情開始小區封閉管理後,許多社區團購軟件和微信群可以讓大家足不出戶地買菜,價格盡管比批發市場略貴但送貨上門,也有些特殊商品折扣力度較大或者有限時優惠,不少人通過1個多月的使用已經習慣了這種購買方式。因此,即使春節前兩天解除了小區封閉管理,市場的顧客人數始終沒有再上來。”
受影響的不僅僅是農貿生鮮批發市場的商戶,半月談記者随機走訪裕華區各大小區附近的小賣店、便利店、超市,不少店主表示“日子越來越難過”。金馬路上蔬菜店的老闆賀軍說,一些老顧客都流向社區團購,使得部分生鮮蔬菜賣不出去,爛在店裡,虧損已是必然。
“松花蛋網上賣0.99元一枚,我們這裡一枚要賣2.8元,但我的毛利潤也僅幾毛錢而已。冬瓜網上賣0.99元一斤,但是我得賣3.28元才能賺錢。怎麼競争啊?”賀軍說。
65歲的李二白和老伴經營着一家10平方米的小賣部,最近他們家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我們老兩口主要靠着這個小賣部生活,前幾年1個月還能掙幾千元,今年疫情影響,再加上社區團購,收入大打折扣,1個月除去成本也就掙一兩千塊,還好吃住都在店裡。以後不知道怎麼辦好。”李二白說。
商家張貼在門店前的社區團購海報
2
小店團長:身兼數團,進退兩難
王雲是石家莊市裕華區九裡庭院小區“剛剛好”便利店的老闆娘,如今她多了一個身份——社區團購團長,身兼5家社區團購的團長,分别是興盛優選、橙心優選、十荟團、美團優選、多多買菜。
身兼5家團長是否有沖突?王雲表示,沒那麼複雜,不過是因為她有線下店,可以有地方擱放大家團購的東西,就順勢成為團長。
“賺不了幾個錢,我們這小區有一家更大的超市也是團購提貨點,那邊人多。不過我日常投入的精力不算多,因為這裡同時還有收發快遞的業務。”王雲說。
但更多的團長并不像王雲如此佛系。不少團長表示,在這股大潮襲來時,根本沒有選擇的餘地,順勢接過後,卻發現并沒有那樣簡單,賺不到多少錢,增加了時間成本,還增添許多麻煩。
半月談記者走訪發現,便利店、站點、快遞代收點、理發店、駕校門店等,在二線城市以及更下沉的縣城鄉鎮,許多店老闆在今年多了一個新身份——團長。
“形勢所迫啊,不得不轉型。比如一箱紅牛飲料,團購平台賣給我們團長是98元,賣給其他人108元左右,但108元也比我們便利店進價便宜。這麼搞下去,實體店還怎麼賣?”李阿姨說出了許多小超市店主為何轉型團長的困擾。
互聯網巨頭通過攻城略地的瘋狂補貼,已經猶如毛細血管般滲透到一線以外的城市。據李阿姨觀察,現在不少大爺大媽也開始了團購,他們已經不把早市搶購青菜雞蛋當成最優選,來她這裡拿菜的上了歲數的老人呈遞增趨勢。
“團購平台說返9~10個點,實際情況沒那麼理想。比如團購平台不提供塑料袋,袋子都是我們團長自掏腰包。同時許多貨品需要冷藏,哪怕隻有一件也得插電放冰箱。有時候小區住戶下完單後兩三天都不來取,我們得幫忙保管。”李阿姨說。
不少團長表示,多家社區團購的競争讓周邊的小店們不得不參與,否則就将被邊緣化。李阿姨對半月談記者說,很多時候她覺得自己的小店更像個代收點,自己還要承擔經營風險和成本,比如房租、人員工資、日常損耗,但不和平台合作又沒生意,很無奈。
3
競争狩獵:低價背後的隐秘
金馬路上胖胖生鮮店的店主範秀英盡管目前是團長,同時幫不同團購平台“配單”,但她告訴半月談記者,自己最近在考慮放棄店裡水果蔬菜的生意,專注于日用百貨。
“顧客們都能在平台上搶到幾毛錢一斤的蘋果、橙子,誰會來生鮮店買水果呢?我這裡已經爛了幾批了。有時我會自己在平台上搶低價蔬菜水果,放在自己店裡賣。總感覺哪裡怪怪的,很畸形。”範秀英說。
事實上,“搶便宜貨”并不是那麼簡單。金馬路上“剛剛好”便利店老闆給半月談記者舉例,有次某個平台的排骨特别劃算,她在群裡發布消息後,幾十份訂單紛至沓來。結果第二天,根本沒人送貨,“群裡當時就炸了”!
“後來我了解,是供應商拒絕配送,原因是想少補貼一點錢。這麼便宜的貨,除了平台瘋狂補貼外,也有供應商讓出來的成本,有的供應商虧不起啊。那次以後,20多個顧客氣得退了我的團長群。”王雲說。
在石家莊市西仰陵農貿市場的一家銷售羊肉的攤位前,半月談記者發現這裡的羊肉相比社區團購平台每斤貴10元左右。攤主李會保做了六七年羊肉生意,他告訴記者,今年羊肉價格曆年最高,新鮮的羊肉、羊蠍子價格自然會高些,而社區團購平台上低價出售的是庫存的冷凍羊肉,品質不同。
不少攤主表示,平台的低價貓膩不少,比如照片上的蔬菜水果照片和實際的送菜品質有所差别。“現在不少年輕顧客不會挑菜,隻要不腐爛得十分明顯,品質怎麼樣其實看不出來。特級菜和普通菜價格肯定不同,但是對于年輕顧客來說,視覺差别不大。”賀軍說。
4
團購軟件真的營造了“購物天堂”?
社區團購軟件真的營造了“購物天堂”嗎?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聶輝華認為,短期看消費者買到了價格便宜的商品。長遠來看,一旦消費者養成在互聯網平台買菜的習慣,平台就有能力進行“大數據殺熟”。
一些市民也擔憂,平台資金雄厚,可以變着花樣搞活動吸引顧客,長此以往,社區小攤小店要麼消亡,要麼被綁上平台的戰車。一旦壟斷形成,消費者能有好果子吃?
2020年12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召開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會議中提出“九不得”,其中不得低價傾銷、不得利用互聯網數據“殺熟”等直指當下社區團購中出現的問題。
去年12月初,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公司稱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為代表的社區團購平台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别産品遠低于出廠價,損害客戶利益。此後河南衛龍食品也發布了類似停止供貨的通知。
一位網友評價說:“現在占的便宜,以後會加倍漲回來。資本整合供應鍊,其實就是淘汰中間商,而目前面臨被淘汰的中間商,都是以買菜養家糊口賴以為生的底層小人物。搶了他們的飯碗,沒有一技之長的他們怎麼活?這是民生問題。”
“社區團購是一門零售生意,并不是一門互聯網生意,超低價的打法無疑會破壞零售行業供貨商的價格體系,本是為零售行業提供更多渠道、更多可能的生意,卻在補貼之下反噬了零售行業。”石家莊市某社區團購區域經理叢珊說。
來源:半月談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