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3 03:17:59

日語也和其他語言一樣,各地有自己的地方方言,在日本本土,由于日語采用假名和漢字标示的特殊性,根據個人習慣和地域差異,不同地方的方言漢字也是千差萬别。

01 日本漢字的地域差别

日本國土縱向分布、南北狹長,環海而生的日本列島地勢起伏,四季分明,孕育出了不同的人文地理和自然環境,各地保留着各自豐富的特點,使用着各具地域特色的漢字。

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以後,日本用漢字記錄的文獻資料就大量湧現,這些都被世人很好地保存流傳下來,成為漢字被大量應用的考證。

從奈良時代的《風土記》中提及的地名和物産名,為記錄戶籍而手寫的文書竹上的簡化漢字和陶器等器具上記載的漢字中可以看出地域性的假名文字開始萌芽,而真正産生差異是從8世紀才真正開始。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日語中的粗口詞彙)1

△ 禦朱印,一種由日本佛寺、神社授予的參拜證明

平安時代,國風文化運動的盛行,使得從漢字派生出的平假名、片假名經過洗練變得多樣而完善,本隻表音的文字開始越來越壓制複雜深奧、多音多意的漢字的發展。許多人認為假名可以更好地傳達文字情緒,因此,各地在使用假名和漢字上的語言文字習慣差異也漸漸顯露。随着時間的推移,日本各地的方言漢語在字種字體、字形字音、字義用法上求同存異、交相輝映。

02 關西的“阿呆”和關東的“馬鹿”

日語裡罵人的髒話不多,不過有一個詞,托手撕神劇的福,全國人民應該都知道,那就是八嘎(ばか)。如果罵得再狠一點,就成了八嘎呀路(馬鹿野郎)。“阿呆”和“馬鹿”在日語中都是詈詞(罵人的詞語),有笨蛋、白癡的意思。馬鹿,體形似馬的駝鹿,在中國有趙高演給昏庸愚癡的秦二世和衆臣看的“指鹿為馬”的鬧劇,也許日本人就是取其中的“馬鹿”演化而來的。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日語中的粗口詞彙)2

△ 馬鹿

而阿呆,在我國古代江南地區的方言中也有,或許是貿易時期商人将其傳入日本。但阿呆也可以寫作“阿房”,應是出自秦時的阿房,阿房宮的奢靡注定了秦的戰敗亡故,暗示着愚蠢。還有一說是後主劉禅,小名阿鬥,有點呆傻,日本人取“阿鬥”與“阿呆”的音順,就把阿鬥似的人喻為“阿呆”。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日語中的粗口詞彙)3

△ 蠟筆小新中的阿呆,日語原名其實是“ボーちゃん”

馬鹿和阿呆意義雖同,但使用時帶有明顯的地域差異。關東地區随意說出的馬鹿,常屬于揶揄、半開玩笑的罵人話,到了關西就是正經的罵人話。阿呆,是關西人用得較多的玩笑戲谑的口頭禅,但在關東說别人阿呆,問題就嚴重了。不過,若是在劍拔弩張的态勢下說出來,就都變成氣勢洶洶的罵人話了。

03 島根沒有“腐”的“豆富”

若是現在漫步在松江島根,随處可以看到街邊傳統的豆腐老店。但是店家的看闆上寫的名字并非用假名書寫“豆腐”,而是很多其他地區的日本人都不大熟知的新的漢字組合“豆富”。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日語中的粗口詞彙)4

△ 豆富(腐)料理

若是在1936年的松江,使用“豆富”作為店内的看闆還是非常惹人注目的。當時的“島根豆富商工組合”為了提升豆腐的形象,将寓意不好的“腐”改為吉利的“富”字應用于看闆上,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腐,有腐敗之意。富,能暗示豆腐豐富的營養價值,更能營造出健康的食感。不管是為豆腐廣告宣傳還是取其興隆吉祥的寓意,在兩者發音相同的情況下的确以“豆富”書寫的漢字名稱更勝一籌。而這一方言文字也因讓人們意識到了漢字造詞的多變魅力,而被保留了下來。

04 高知沒有“玉子”?

日語中的雞蛋假名為“たまご“,寫為漢字是“卵”或者“玉子”。可是一項NHK節目的調查顯示,日本四國的高知卻不把雞蛋寫作“玉子”。原來高知地區的人民喜食蛋糕,将小蛋糕也稱為“玉子”,為了不把兩者混同,雞蛋隻寫作“卵”。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日語中的粗口詞彙)5

△ 玉子燒

類似的事同樣發生在神戶。日本非常有名的料理煎雞蛋卷“たまご焼”也可以寫作“玉子焼き”和“卵焼き”,但是在神戶,由于“玉子焼き”也可以指當地的陶器“明石燒”,因此,為了避免沖突,在神戶的日本料理店的菜單上恐怕就隻能見到“卵焼き”的身影了。

日語諺語與慣用語(日語中的粗口詞彙)6

△ 明石燒還是一種類似章魚燒的日本小吃的名字

與之相反,調查顯示在東京地區,人們更傾向于使用“玉子焼き”,是為了讓熟制的雞蛋避開“卵”展現出的生鮮形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