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葉聖陶寫作體會

葉聖陶寫作體會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9-12 00:18:08

葉聖陶寫作體會(關于教師寫作的七個方面)1

和教師談寫作

葉聖陶寫作體會(關于教師寫作的七個方面)2

葉聖陶

01

想清楚然後寫

想清楚然後寫,這是個好習慣。養成了這個好習慣,寫出東西來,人家能充分了解我的意思,自己也滿意。

誰都可以問一問自己,平時寫東西是不是想清楚然後寫的?要是回答說不,那麼寫不好東西的原因之一就在這裡了(當然還有種種原因)。往後就得自己努力,養成這個好習慣。

不想就寫,那是沒有的事。沒想清楚就寫,卻是常有的事。自以為想清楚了,其實沒想清楚,也是常有的事。

沒想清楚也能寫,那時候情形怎麼樣呢?邊寫邊想,邊想邊寫。這樣地想,本該是動筆以前的事,現在卻就拿來寫在紙上了。假如動筆以前這樣地想,還得有所增删,有所調整,然後動筆,現在卻已經成篇了。

這樣寫下來的東西,假如把它看做草稿,再加上增别和調整的功夫才算數,也未嘗不可。事實上确也有些人肯把草稿看過一兩遍,多少改動幾處的。但是有兩點很難避免。既然寫下來了,這就是已成之局,而一般心理往往遷就已成之局,懶得做太大的改動,因此,專靠事後改動,很可能不及事先通盤考慮的好,這是一點。東西寫成了,需要緊迫,得立刻拿出去,連稍微改動一下也等不及,這是又一點。有這兩點,東西雖然寫成,可是自己看看也不滿意,至于能不能叫人家充分了解我的意思,那就更難說了。

這樣說來,自然應該事先通盤考慮,就是說,應該想清楚然後寫。

什麼叫想清楚呢?為什麼要寫,該怎樣寫,哪些必要寫,哪些用不着寫,哪些寫在前,哪些寫在後,是不是還有什麼缺漏,從讀者方面着想是不是夠明白了……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有了确切的解答,這才叫想清楚。

要寫東西,諸如此類的問題都是非解答不可的。與其在寫下草稿之後解答,不如在動筆以前解答。“凡事豫則立”,不是嗎?

想清楚其實并不難,隻要抓住關鍵,那就是為什麼要寫。如果寫信,為什麼要寫這封信?如果寫報告,為什麼要寫這篇報告?如果寫總結,為什麼要寫這篇總結?此外可以類推。

如果不為什麼,幹脆不用寫。既然有寫的必要,就不會不知道為什麼。這個為什麼好比是個根,抓住這個根想開來,不以有點兒朦胧的印象為滿足,前邊提到的那些問題都可以得到解答。這樣地想,是思想方法上的過程,也是寫作方法上的過程。寫作方法跟思想方法原來是二而一的。

怕的是以有點兒朦胧的印象為滿足。前邊說的自以為想清楚了,其實沒想清楚,就指的這種情形。

教學生練習作文,要他們先寫提綱,就是要他們想清楚然後寫,不要随便一想就算,以有點兒朦胧的印象為滿足。先寫提綱的習慣養成了,一輩子受用不盡,而且受用不僅在寫作方面。我們自己寫東西,當然也要先想清楚,寫下提綱,然後按照提綱順次地寫。提綱即使不寫在紙上,也得先寫在心頭,那就是所謂腹稿。叫腹稿,豈不是已經成篇,不再是什麼提綱了嗎?不錯,詳細的提綱就跟成篇的東西相差不遠。提綱越詳細,也就是想得越清楚,寫成整篇越容易,隻要把扼要的一句化為通暢的幾句,在需要接榫的地方适當地接上頭就是了。

這樣寫下來的東西,還不能說保證可靠,得仔細看幾遍,加上斟酌推敲的功夫。但是,由于已成之局的“局”基礎好,大體上總不會錯到哪裡去。如果需要改動,也是把它改得更好些,更妥當些,而不是原稿簡直要不得。

這樣寫下來的東西,基本上達到了要寫這篇東西的目的,作者自己總不會感到大不滿意。人家看了這樣寫下來的東西,也會了解得一清二楚,不發生誤會,不覺得含糊。

想清楚然後寫,朋友們如果沒有這個習慣,不妨試一試,看效果怎樣。

02

修改是怎麼一回事

寫完了一篇東西,看幾遍,修改修改,然後算數,這是好習慣。工作認真的人,寫東西寫得比較好的人,大都有這種好習慣。語文老師訓練學生作文,也要在這一點上注意教學生在實踐中養成這種好習慣。

修改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從表面看,自然是檢查寫下來的文字,看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如果有,就把它改妥當。但是文字是語言的記錄,語言妥當,文字不會不妥當,因此需要檢查的,其實是語言。

怎樣的語言才妥當,怎樣的語言就不妥當呢?這要看有沒有充分地确切地表達出所要表達的意思(也可以叫思想),表達得又充分又确切了,就是妥當,否則就是不妥當,需要改。這樣尋根究底地一想,就可見需要檢查的,其實是意思;檢查過後,認為不妥當需要修改的,其實是意思。

這本來是自然的道理,可是很有些人不領會。常聽見有人說:“這篇東西基本上不錯,文字上還得好好修改。”好像文字和意思是兩回事,竟可以修改文字而不變更意思似的。實際上哪有這樣的事?凡是修改,都是意思需要修改,一經修改就變更了原來的意思。

譬如原稿上幾層意思是這樣排列的,檢查過後,發覺這樣排列不妥當,須得調動一下,作那樣的排列,這不是變更了原來的意思了嗎?

譬如原稿上有這一層意思,沒有那一層意思,檢查過後,發覺這一層意思用不着,應該删去,那一層意思非有不可,必須補上,這不是增減了原來的意思的内容嗎?增減内容就是變更意思。

譬如原稿上用的這個詞,這樣的句式,這樣的接榫,檢查過後,發覺這個詞不貼切,應該用那個詞,這樣的句式和這樣的接榫不順當,應該改成那樣的句式和那樣的接榫,這不是變更了原來的詞句嗎?詞句需要變更,不為别的,隻為意思需要變更。前邊說的不貼切和不順當,都是指意思說的。你覺得用“發動”這個詞不好,要改“推動”,你覺得某處要加個“的”字,某處要去個“了”字,那是根據意思決定的。

說到這兒,似乎可以得到這樣的理解:修改必然會變更原來的意思,不過變更有大小不同,大的變更關涉全局,小的變更僅限于枝節,也就是一詞一句。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細考慮,全局和枝節都要考慮到,目的在盡可能做到充分地确切地表達出所要表達的意思。實際情形不是這樣嗎?

這樣的理解很關重要。有了這樣的理解,對修改就不肯草率從事了。把這樣的理解貫徹在實踐中,才真能養成修改的好習慣。

03

把稿子念幾遍

寫完一篇東西,念幾遍,對修改大有好處。

有人說,修改似乎沒有止境,改了一遍兩遍,還可以改第三遍第四遍,究竟改到怎樣才算完事呢?我想,改到自己認為無可再改,那就算盡了責任了。也許水平高的人看了還可以再改,但是我沒有他那樣的水平,一時要達到他的水平是勉強不來的。

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放到口頭說說看。也可以不出聲念,隻在心中默默地說。一路念下去,疏忽的地方自然會發現。下一句跟上一句不接氣啊,後一段跟前一段連得不緊密啊,詞跟詞的配合照應不對頭啊,句子的成分多點兒或者少點兒啊,諸如此類的毛病都可以發現。同時也很容易發現該怎樣說才接氣,才緊密,才對頭,才不多不少,而這些發現正就是修改的辦法。

曾經問過好些人,有沒有把稿子念幾遍的習慣,有沒有依據念的結果修改稿子的習慣。有人說有,有人說沒有。我就勸沒有這種習慣的人不妨試試看。他們試了,其中有些人後來對我說,這個方法有效驗,不管出聲不出聲,念下去覺得不順當,頓住了,那就是需要修改的地方,再念幾遍,修改的辦法也就來了。

這是很容易理解的。念下去順當,就因為語言流暢妥貼,而語言流暢妥貼,也就是意思的流暢妥貼。反過去,念下去不順當,必然是語言有這樣那樣的疙瘩,而語言的任何疙瘩,也就是思想上的疙瘩。寫東西表達意思,本來跟說一番話情形相同,所不同的僅僅在于說話用嘴,寫東西用筆。因此用念的辦法——也就是用說話的辦法來檢驗寫成的稿子,最為方便而且有效。

古來文章家愛談文氣,有種種說法,似乎很玄妙。依我想,所謂文氣的最實際的意義無非念下去順當,語言流暢妥貼。念不來的文章必然别扭,就無所謂文氣。現在我們不談文氣,但是我們訓練學生說話作文,特别注重語言的連貫性,個個詞要順當,句句話要順當,由此做到通體順當。這跟古人談文氣其實相仿。語言的連貫性怎樣,放到口頭去說,最容易辨别出來。修改的時候“念”稿子大有好處,理由就在這裡。

04

平時的積累

寫任何門類的東西,寫得好不好,妥當不妥當,當然決定于構思、動筆、修改那一連串的功夫。但是再往根上想,就知道那一連串的功夫之前還有許多功夫,所起的決定作用更大。那許多功夫都是在平時做的,并不是為寫東西作準備的,一到寫東西的時候卻成了極關重要的基礎。基礎結實,構思、動筆、修改總不至于太差,基礎薄弱,構思、動筆、修改就沒有着落,成績怎樣就難說了。

寫一篇東西乃至一部大著作雖然是一段時間的事,但是大部分是平時積累的表現。平時的積累怎樣,寫作時候的努力怎樣,兩項相加,決定寫成的東西怎樣。

現在談談平時的積累。

舉個例子,寫東西需要談到某些草木鳥獸的形态和生活,或者某些人物的狀貌和習性,是依據平時的觀察和認識來寫呢,還是現買現賣,臨時去觀察和認識來寫呢?回答大概是這樣:多半依據平時的觀察和認識,現買現賣的情形有時也有,但是光靠臨時的觀察和認識總不夠。因為臨時的觀察認識不會怎麼周到和真切。達到周到和真切要靠日積月累。日積月累并不為寫東西,咱們本來就需要懂得某些草木鳥獸,熟悉某些人物的。而寫東西需要談到那些草木鳥獸那些人物,那日積月累的成績就正好用上了。一般情形不是這樣嗎?

無論寫什麼東西,立場觀點總得正确,思想方法總得對頭。要不然,寫下來的決不會是有意義的東西。正确的立場觀點是從鬥争實踐中得來的。立場觀點正确,思想方法就容易對頭。這不是寫東西那時候的事,而是整個生活裡的事,是平時的事。平時不錯,寫東西錯不到哪兒去,平時有問題,寫東西不會沒有問題。立場觀點要正确,思想方法要對頭,并不為寫東西,咱們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做公民本來應當這樣。就寫東西而言,唯有平時正确和對頭,寫東西才會正确和對頭。平時正确和對頭也就是平時的積累。

寫東西就得運用語言。語言運用得好不好,在于得到的語言知識确切不确切,在于能不能把語言知識化為習慣,經常實踐。譬如一個詞或者一句成語吧,要确切地知道它的意義而不是望文生義,還要确切地知道它在哪樣的場合才适用,在哪樣的場合就不适用,知道了還要用過好些回,回回都得當,才算真正掌握了那個詞或者那句成語。這一批詞或者成語掌握了,還有其他的詞或者成語沒掌握。何況語言知識的範圍很廣,并不限于詞或者成語方面。要在語言知識方面都有相當把握,顯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非日積月累不可。積累得多了,寫東西才能運用自如。平時的積累并不是為了此時此刻要寫某一篇東西。而是由于咱們随時要跟别人互通情意,語言這個工具本來就必須掌握好。此時此刻寫某一篇東西,語言運用得得當,必然由于平時的積累好。

寫東西靠平時的積累,不但著作家、文學家是這樣,練習作文的小學生也是這樣。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咱們不是著作家、文學家,也不是小學生,咱們為了種種需要,經常寫些東西,情形當然也是這樣。為要寫東西而注意平時的積累,那是本末倒置。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本來需要積累,不寫東西也需要積累,但是所有的積累,還是寫東西的極重要的基礎。

05

準确、鮮明、生動

寫東西全都有所為,要把所為的列舉出來,那是舉不盡的。總的說來,所為的有兩項,一項是有什麼要通知别人,一項是有什麼要影響别人。假如什麼也沒有,就不會有寫東西這回事。假如有了什麼而不想通知别人或者影響别人,也不會有寫東西這回事寫日記和讀書筆記跟别人無關,算是例外,不過也可以這樣說,那是為了通知将來的自己。

通知别人,就是把我所知道的告訴别人,讓别人也知道。影響别人,就是把我所相信的告訴别人,讓别人受到感染,發生信心,引起行動。無論是要通知别人還是要影響别人,隻要咱們肯定寫些什麼總要有益于社會主義之世,就可以推知所寫的必須是真話、實話,不能是假話、空話。假話、空話對别人毫無好處,怎麼可以拿來通知别人呢?假話、空話對别人發生壞影響,那更糟了,怎麼可以給别人壞影響呢?這樣想,自然會堅決地作出判斷,非寫真話、實話不可。

真話、實話不僅要求心裡怎樣想就怎樣說,怎樣寫。譬如不切合實際的認識,不解決問題的論斷,這樣那樣的糊塗思想,我心裡的确是這樣想的,就照樣說出來或者寫下來,這是真話、實話嗎?不是。真話、實話還要求有個客觀的标準,就是準确性。無論心裡怎樣想,必須所想的是具有準确性的,照樣說出來或者寫下來才是真話、實話。不準确,怎麼會“真”和“實”呢?“真”和“實”是注定跟準确連在一起的。

立場和觀點正确的,一步一步推斷下來像算式那樣的,切合事物的實際的,足以解決問題的,諸如此類的話就是具有準确性的,就是名實相符的真話、實話。

準确性這個标準極重要。發言吐語,著書立說,都需要用這個标準來衡量。具有準确性的話才是真話、實話,才值得拿來通知别人,才可以拿來影響别人。

除了必須具有準确性而外,還要努力做到所寫的東西具有鮮明性和生動性。

鮮明性的反面是晦澀、含糊。生動的反面是呆闆、滞鈍。要求鮮明性和生動性,就是要求不晦澀,不含糊,不呆闆,不滞鈍。這好像隻是修辭方面的事,其實跟思想認識有關聯。總因為思想認識有欠深入處,欠透徹處,表達出來才會晦澀、含糊。總因為思想認識還不能像活水那樣自然流動,表達出來才會呆闆、滞鈍。這樣說來,鮮明性、生動性跟準确性分不開。所寫的東西如果具有充分的準确性,也就具有鮮明性、生動性了。具有鮮明性、生動性,可是準确性很差,那樣的情形是不能想象的。在準确性之外還要提出鮮明性和生動性,為的是給充分的準确性提供保證。

再就通知别人或者影響别人着想。如果寫得晦澀、含糊,别人就不能完全了解我的意思,甚至會把我的意思了解錯。如果寫得呆闆、滞鈍,别人讀下去隻覺得厭倦,不發生興趣,那就說不上受到感染,發生信心,引起行動。這就可見要達到通知别人或者影響别人的目的,鮮明性和生動性也是必要的。

06

寫什麼

許多教師都想動動筆,寫些東西,這是非常好的事情,能經常寫些東西,大有好處。

寫東西是怎麼一回事呢?無非把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想一想,想清楚了,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用書面語言固定下來。那些東西在腦子裡的時候往往是朦胧的,不完整的。要是不準備把它寫下來,朦胧地、不完整地想過一通也就算了,過些時也許就忘了。那些東西如果是無關緊要的,随便想過一通就算,也沒有什麼。如果是比較有意義的,對人家或者對自己有用處的,那就非常可惜,為什麼不想一想,把它想清楚呢?即使不準備寫下來,也可以多想幾遍,構成個有條有理的形式,儲藏在記憶裡。寫下來是個很有效的辦法,叫你非想清楚不可。對于任何東西,不肯随便想過通就算,非想清楚不可,這是大有價值的習慣,好處說不盡。因此,誰都應該通過經常寫些東西的辦法,養成這種習慣。

寫什麼呢?在今天,可寫的東西太多了。幾乎可以說,環繞着咱們的全是可寫的東西,咱們所感知所領會所親自參加的全是可寫的東西。教師最切近的是學校,就學校說,勤工儉學,教學改進,教師自己思想的不斷改造,學生認識上和實踐上的深刻變化,不是值得寫嗎?

那麼,究竟選哪些題目來寫好呢?簡單地說,自問了解得比較确切的,感受得比較深刻的,就是适于寫的題目。自問了解得不怎麼确切,感受得不怎麼深刻,雖然是值得寫的題目也不要勉強寫。這樣選題目寫東西,可以得到寫東西的好處,像前邊所說的,而且所寫的東西多少總有益于社會主義之世。

經常寫些東西,語文教師更有必要。語文教師要給學生講解課文,要指導學生練習作文,要批改學生的作文,這些工作全都涉及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達方式。做好這些工作,平時要深入學習教育的方針和政策,努力鑽研教學的原理和方法。如果經常能用心寫些東西,這些工作将會做得更好。自己動手寫,最能體會到寫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的體會跟語文教學結合起來,講解就會更透徹,指導就會更恰當。常言道熟能生巧,經常寫些東西,就是達到“熟”的一個重要法門。

07

挑能寫的題目寫

某個題目值得寫是一回事,那個題目我能不能寫又是一回事。不但要挑值得寫的題目,還要問那個題目自己能不能寫。題目既然值得寫,自己又能寫,寫起來就錯不到哪兒去。辨别能不能寫,隻要問自己對那個題目是否了解得比較确切,感受得比較深刻。

了解和感受還沒到能寫的程度,隻為題目值得寫就寫,這樣的事也往往有。有時候一動手立刻碰到困難,一支筆好像幹枯的泉源,滲不出一滴水來。

題目雖然值得寫,作者了解得不怎麼确切,感受得不怎麼深刻,就沒法寫。沒法寫而硬要寫,那不是練習寫東西的好辦法,得不到練習的好處。咱們要養成這麼一種習慣,非了解得比較确切不寫,非感受得比較深刻不寫,這才練習一回有一回的長進。(這兒用“練習”這個詞,不要以為小看了咱們自己。咱們要學生練習作文,咱們自己每一回動筆,其實也是練習的性質。誰敢說自己寫東西已經達到神乎其技的地步,從整個内容到一詞一句全都無懈可擊呢?)

寫東西總是準備給人家讀的,所以非為讀者着想不可。讀者樂意讀的正是咱們的了解和感受。道理很簡單,他們讀了咱們所寫的東西,了解了咱們所了解的,感受了咱們所感受的,思想感情起了交流作用,經驗範圍從而擴大了,哪有不樂意的?咱們不妨站在讀者的地位問一問自己:如果自己是讀者,對自己正要寫的那篇東西是不是樂意讀?讀了是不是有一些好處?如果是的,寫起來更可以保證錯不到哪兒去。

文章來源 | 選自《葉聖陶語文教育論集》,有删減。

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