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7-01 17:05:58

别再弄錯:“筚路藍縷”的“路”不是路,“驽馬十駕”亦非十輛車。别再弄錯了:“筚路藍縷”中的“路”,其實不是路!别再弄錯了:“驽馬十駕”并非十輛馬車!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1

漢語是世界是曆史最為悠久的語種,有着幾千年的發展史,并由此産生了大量的成語。但是,由于時代變遷,有些本來非常易懂的詞語,在人們的印象中慢慢變得似是而非起來。

在某些文學作品中,描寫創業者的艱苦與不易時,常常會用到一個詞,那就是“筚路藍縷”。“藍縷”好理解,指的是破衣服。那麼,“筚路”又是什麼“路”呢?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2

單說一個“路”字,很好理解,那就是人們腳下走的道路。《說文》稱:“路,道也。”《爾雅》稱:“路,途也。”所謂的道、途,就是供人往來通行的地方。

“路、道、途”雖然都是供人行走的,但是,在古人的理解中,三者又有區别。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3

《周禮·地官》載:“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戶有浍,浍上有道;萬夫有川,川上有路。”文後的注解說:“途容乘車一軌,道容二軌,路容三軌。”三者的規格不同,用現代道路作比,“途”為鄉村公路,“道”可算是省道,“路”則相當于國道,而後來的“秦馳道”就有類于現代的高速公路。

“筚路”是個什麼“路”呢?其實“筚路”之“路”并非路,而是“車”。“筚”的本義是用竹子編成的籬笆,泛指用竹子、荊條等織成的器物。如“筚門”,就是用荊竹編成的門,又稱柴門,常用以喻指貧戶居室。“筚路”就是柴車(車身以荊竹編織,簡陋無飾),泛指簡陋的車子。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4

在這裡,“路”是個通假字,通“辂”。“辂,車軨前橫木也《說文》。” 辂本是古代車轅上用來挽車的橫木,後來用以指代為車。古代車轅上用來挽車的橫木。後來引申為古代的大車,比如帝王用的辂車。如《國語·晉語七》中的“辂車十五乘。”《舊唐書·劉子玄傳》中的“至如陵廟巡谒,王公冊命,則盛服冠履,乘彼辂車”均是。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5

又如,《左傳·宣公十二年》中說:“筚路藍縷,以啟山林。”意思就是“駕着簡陋的車,穿着破爛的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創業的艱苦。

再如,《荀子·正論》“乘大路,趨越席,以養安”句中的“大路”即為“大車”,意思是“乘坐鋪有越地草席作墊褥的大車,心情才安适”。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6

除了道路與“車”之外,“路”字的引申義還有“路程、行程”,如陶潛《桃花源記》中的“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再引申為思路或行動的途徑,以及路子、門路等等。

對于成語的理解,望文生義式的瞎猜,往往都會出錯。再如“驽馬十駕”,也往往被人誤以為是十駕馬車。其實,“十駕”并非指車,而是路程。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7

“驽馬十駕”源出《荀子·勸學》:“骐骥一躍,不能十步;驽馬十駕,功在不舍。”其中的“骐骥”,意為能日行千裡的駿馬,“驽馬”指的是身弱體衰的老馬。而十駕之“駕”,表示的是距離,馬駕車走一天的路程,謂之“一駕”,“十駕”就是老馬拉車堅持走完十天的路程。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8

荀子上段話的意思是,千裡馬雖然超群出衆,但是它一躍,最遠也達不到十步;而普通的老馬雖然走得很慢,如能走上十天同樣也能跑出很遠,這就是堅持不懈的結果。後來用以比喻資質差的人隻要刻苦學習,也能追上資質高的人。

走多了彎路便是坦途(别再弄錯筚路藍縷)9

其實,“驽馬十駕”是另一種“龜兔賽跑”。隻是,有些人明明是“驽馬”,不僅不懷“十駕”之志,走起路來還停停歇歇、慢慢騰騰,面對飛馳而過的“駿馬”,也隻是暗自抱怨,不思追趕。除了自怨自憐,還打下功夫擺出一副憤世嫉俗的姿态“噴天、噴地、噴空氣”,這樣的生存的狀态,才是真的“毀人不倦”。最明智的做法就是——輕裝前進、奮起直追!

(圖片來自網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