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雲存儲定義

雲存儲定義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9 02:48:22

Google副總裁Kent Walker曾表示,截止到2000年,人類曆史上存儲的總數據量大約隻有12EB,但根據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總數據量将激增到40ZB(注:1ZB=1024EB,IEB=1024PB,IPB=1024TB)。顯然,随着總體數據量的迅速增長,傳統的存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企業的存儲需求,因此,衆多的IT經理開始去選擇雲存儲服務以應對數據增長的挑戰。

在Interop ITX 2018年的一項調查(Interop ITX 2018 State of Infrastructure Report)中,55%的受訪者認為“存儲/數據增長”是推動他們組織IT基礎設施環境改變的最大推動因素。而當被問及數據增長的速度時,62%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每年數據增長量均在10%以上。

同時,451 Research的報告也顯示,“在大多數的地區和行業中,數據和容量增長仍然是困擾基礎設施人員的首要存儲問題。而滿足災難恢複要求與高存儲成本緊随之後排在所有問題中的第二位”。當前,數據的增長和備份的需求不斷地推高與存儲相關的硬件與管理成本,為了應對這種情況,企業不得不去尋找那些可以幫助他們有效降低成本的方法,而這些方法通常會與雲相關。

Cloudian 2017年的混合雲存儲和應用趨勢報告(Cloudian's 2017 Hybrid Cloud Storage and Adoption Trends report)顯示,87%的受訪企業表示他們正在使用雲去進行一部分的數據存儲。但是,他們所使用的大多數服務并不是那些企業級的大型雲儲存方案。雲中主流的存儲服務更多的是像Dropbox或Box這樣的文件存儲與共享服務。隻有大約五分之一(21%)的企業應用了企業級的雲存儲服務。

雲存儲定義(企業數據該如何上雲)1

來源:Cloudian 2017年的混合雲存儲和應用趨勢報告

但是,盡管大多的企業仍舊沒有使用雲來存儲他們主要的數據,不過分析人士認為,這種情況有望在不久的未來發生改變。根據IDC的數據,大企業對于雲存儲的使用是推動IaaS服務增長的主要推動因素,到2020年,整體市場的增速有望達到20%以上,而IaaS也将占到企業存儲支出的三分之一以上。但盡管這是一個很大百分比,但同時也意味着仍舊有相當大量的企業數據保留在本地中,這增加了存儲管理的難度。

公有,私有還是混合?

在執行雲存儲戰略時,企業有三種基本的雲架構選擇模式:私有雲、公有雲或是混合雲。

如今,大部分企業會選擇在自身的數據中心中應用私有雲。根據RightScale2018年的一份報告(RightScale 2018 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所示,75%的企業表示他們正在使用私有雲,而且通常還會在私有雲中應用存儲服務。

但如前文所述,愈發多的公司正在使用公有雲服務。而在更多的情況下,企業也會選擇進行混合雲存儲戰略,這樣他們的數據可以在本地部署與公有雲之間進行流動。實際上,Cloudian的調查發現,28%的企業部署了混合雲的存儲方案,另有40%的企業計劃在一年内去做相同的事情。簡單來講,企業混合雲戰略的運用方式就是一方面利用公有雲去進行一些用例的運行,另一方面将自己關鍵的數據保留在本地。那麼,雲存儲又有哪些用例?對于企業來說,這些用例是否具有足夠的吸引力?

雲存儲的典型用例

在雲存儲中,一般的雲存儲大體可以分為如下的幾類:

文件同步與共享(File Sync and Share),這是一種允許用戶上傳文件和照片并進行共享協作的服務。在如今的企業中,這是最受歡迎的雲存儲服務類型之一。如前文所述,Cloudian發現,49%的組織正在使用Dropx或Box的服務。

備份和災難恢複(Backup and Disaster Recovery),許多存儲專家建議企業至少在本地外對自身數據進行一份備份,而雲服務便為此提供一個簡單而廉價的方法。因此,雲備份服務也成為了一種企業開始應用公有雲存儲服務的入口。在Interop ITX的調查中,有37%的受訪者表現他們願意使用雲服務以對自身的數據進行備份與災難恢複,而同時在DataCore 2017年的報告中(DataCore 2017 State of Software-Defined Storage, Hyperconverged and Cloud Storage report),有33%的受訪者表示他們使用了雲存儲以進行數據的備份。此外,Cloudian也發現,64%的企業要麼使用雲服務以進行備份,要麼就使用相類似的服務。

歸檔(Archive),領先的雲存儲供應商會為那些不經常訪問性的數據提供廉價的雲儲存服務,這十分利于企業進行數據歸檔的工作。在企業進行混合雲戰略時,他們既需要頻繁訪問那些“熱”數據,又需要依靠雲儲存管理軟件将“冷”數據進行歸檔。Interop ITX的調查顯示,31%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正在使用雲存儲服務進行歸檔,而DataCore的調查表明,35%的企業也在進行相同的工作。

應用專用型存儲(Application-Specific Storage),根據Interop ITX的報告,3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将雲服務用于應用專用型存儲。而根據Cloudian的報告,企業最樂于在Web基礎設施(53%)、開發和測試(48%)以及技術應用(43%)中使用雲存儲服務。DataCore 發現企業應用(33%)、數據分析(22%)和數據庫(21%)是企業進行雲存儲戰略的首選應用領域。IDC的報告也發現,企業更加傾向于使用公有雲來存儲那些面向自己内部的IT應用程序。

通用性存儲(General Storage), 這種将IaaS應用于主存儲的模式可能是所有雲存儲中最不受企業歡迎的服務之一。Interop ITX的報告發現,僅29%的受訪者會将雲用于一般性的存儲,而DataCore調查顯示,隻有11%的用戶會将公有雲服務應用于自己的主存儲事務。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存儲服務:

文件同步與共享

DropboxBoxMicrosoft OneDriveGoogle DriveCitrix ShareFileEgnyte

備份與恢複

Microsoft Azure BackupArcserveCarbonite EnterpriseBackblazeCode42OpenDrive

歸檔

Amazon GlacierMicrosoft Azure Archive StorageGoogle Coldline StorageIron Mountain Cloud Archive

IaaS

Amazon S3Microsoft Azure StorageGoogle Cloud StorageIBM Cloud StorageOracle Cloud Storage

雲存儲遷移

AWS SnowballAWS SnowmobileAWS Database Migration ServiceGoogle Transfer ApplianceGoogle Cloud Storage Transfer Service

雲存儲的收益

通常,雲存儲可以為企業帶來與其他雲服務相類似的收益,包括如下的幾個好處:

低成本,由于規模經濟的效益,公有雲供應商可以提供極低價格的雲存儲服務。而且借助于公有雲服務,公司不再用去購買和配置自己的硬件,因此企業可以将自身的資本支出(capex)轉變為運營支出(opex),這利于企業的成長與發展。

簡化管理,當企業使用雲存儲服務時,IT人員不再需要去進行硬件配置、部署與維護的工作。這可以減少企業的開支。

加快部署,在雲存儲服務中,用戶可以在數分鐘内就完成配置與部署的工作,之後便可以立即使用這些服務。相比之下,企業部署本地軟硬件的過程可能往往需要數月甚至是更長的時間。

可擴展性,當企業在本地進行數據存儲時,企業必須要預測他們的需求并購買額外的容量,以便為不斷增長的數據提供出足夠的空間。但是對于雲存儲來說,随着企業的需求的增加,他們可以自動獲得更多資源配置而避免了浪費。

可用性,盡管會有時發生服務中斷的情況,但總體來說,領先級供應商的系統可用性還是要優于那些企業本地的系統。

安全,人們對于敏感數據是否保存在自己的數據中心中或公有雲中存在不同的看法。不過,可以确定的是,擁有大量預算和知識背景的大型雲供應商能夠更好的抵禦那些不斷變化的網絡攻擊與威脅。

雲存儲管理的問題

雖然業界内的一些分析人員總是将雲存儲服務的好處無限擴大,但硬币總有兩面,雲存儲仍舊會帶來一些潛在的風險與缺陷。甚至在一些情況中,雲存儲的好處也可能變成問題,下面是雲存儲的幾個主要問題:

安全,如上一部分所述,盡管有大量分析人員與用戶認為公有雲比本地部署更加安全,但很多IT經理依然無法放心将自己的敏感數據交付于他人。在Cloudian的調查中,62%的公司将安全挑戰列為他們最關注的雲存儲問題之一。

合規性,在某些情況中,法規可能會要求企業必須将數據保存在本地。有59%的受訪者告訴Cloudian,他們無法将數據遷移到公有雲之上,而且就平均水平而言,他們47%的數據必須保存在本地。

成本,盡管降低成本是企業進行雲遷移的主要動力,但這并不意味着雲服務總是會比本地存儲便宜,尤其是當企業已經擁有了可以繼續使用的傳統存儲系統時。此外,許多公有雲服務的用戶也會發現他們難以優化雲的成本。根據Cloudian的報告,55%的企業對于雲存儲的成本表示了擔憂。

雲存儲管理的複雜度,在Cloudian的研究對象中,有40%的企業表達了對于雲存儲管理的擔憂。雖然借助于公有雲服務,企業不再需要去管理硬件,但是它也有可能讓組織在執行數據管理策略并遵循最佳實踐時變得更加困難。

互操作性,由于衆多企業都會采用混合雲的戰略,因此雲與本地架構之間的互操作性便成為了一個大挑戰。實際上,同樣在Cloudian的調查中,40%的受訪者表示互操作性是他們所面對的首要問題。

供應商鎖定,一旦企業開始使用一家雲存儲供應商,企業之後再将數據轉移到其他供應商的服務器或本地數據庫的工作就會變得異常昂貴和複雜。實際上,IDC發現j近20%的企業均存在供應商鎖定的問題。

聯通性,在本地的數據中心中,企業可以進行非常快速的連接,因而可以快速訪問數據。但是在公有雲中,這會依賴于互聯網,所以網絡本身的質量可能會給用戶訪問情況造成很大的影響。在Cloudian的調查中,33%的企業表示他們出于對網絡性能的擔憂,所以仍舊會在本地保留一部分的數據,而在DataCore的研究中,32%的企業認為網絡性能會是很大的問題。

遷移,在談論雲存儲時,數據遷移也往往成為一個問題。在進行标準的因特網絡連接時,企業傳輸TB級數據的時間可能會耗費數周的時間。而且,企業在進行雲遷移時總是會或多或少的遇到問題,因為他們需求時間與經驗才能适應雲存儲系統的運作方式。

對于上述問題中的最後一條,遷移,我們還可以再進行深一步的讨論。因為在任何雲存儲服務中,遷移可能都是最令人頭疼的問題之一。在一份Dimensional Research的報告中,59%的IT人員認為,他們的第一個雲遷移項目比預期的難度要更大。此外,64%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的雲遷移項目出現了逾期的情況,另有55%的受訪者發現他們在雲遷移項目上的支出超出了預算。當被問及是什麼原因導緻雲遷移項目進展不順時,受訪者指出,耗時的故障排除(47%)、難以配置的安全性(46%)以及緩慢的數據遷移(44%)是主要的“罪魁禍首”。

鑒于上述的問題,領先級的雲供應商推出了一系列的數據遷移産品和服務以幫助用戶。這些産品中有一些是物理設備服務,比如企業可以先将數據加載到供應商的物理設備上然後再将這些物理設備交付給供應商,而另一些服務專門針對于遷移過程的簡化與加速。

專家們給予的建議是企業應遵循那些成功的雲存儲最佳實踐案例,以盡量減少雲遷移所帶來的種種問題,并同時最大限度的發揮出雲存儲的優勢。

原文載于 EnterpriseStorageForum

翻譯與整理:張飛逸

2018年6月15日 《第四屆中國SaaS産業峰會——回歸渠道價值》将在北京舉行,歡迎您的到來,我們共謀未來發展。

請點擊閱讀原文進行報名)。

雲存儲定義(企業數據該如何上雲)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