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杜甫的十首七律寫盡人間

杜甫的十首七律寫盡人間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3 06:38:52

公元765年四月,蜀地發生了一件影響深遠的大事:劍南節度使嚴武突然離世,年僅40歲。

嚴武的離世,不僅引起了蜀中大亂,而且打破了杜甫在成都草堂的安甯生活。同年五月,杜甫便匆匆離開成都,在雲陽暫住半年後,又趕往夔州。

正是因為以上背景,杜甫在前往夔州途中寫的《漫成一首》,被曆來學者解讀成“詩人向往和平的生活”。

其實不然,雖然這首詩的詩題很随意,但詩人的感情和場景的變化可一點都不随意。

江月去人隻數尺,

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鹭聯拳靜,

船尾跳魚撥剌鳴。

這首詩是詩人夜泊江邊時所作,看起來很簡單,好像隻是在描寫夜晚江邊的美景,而且每一句都描繪了一幅畫面,有遠有近,有靜有動,非常生動。

您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呢?我們一起來仔細讀。

杜甫的十首七律寫盡人間(杜甫前往夔州途中)1

江月

一、看江中明月

  • 1、江月去人隻數尺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江中的月亮離我隻有數尺之遠。

這句話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很多人認為,這一句是模仿孟浩然的“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澈,江中月影近人,這是很美的畫面,詩人的心情應該很不錯。

雖然意思差不多,但杜甫不是用得“近”字,而是在心裡默默測量了距離,用了“隻數尺”三個字,比孟浩然寫得更加具體,可見詩人對江月的喜愛之情。

那麼,這一句隻是表達了詩人對江月的喜愛之情嗎?其實這是在為下一句設伏筆。

二、視線突然轉移

  • 2、風燈照夜欲三更

風燈,船中桅杆上挂着照夜的燈,有紙罩避風。

三更,即子時,晚上11點至淩晨1點。

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船中桅杆上的風燈照耀着夜空,馬上就要到三更時分了。

杜甫的十首七律寫盡人間(杜甫前往夔州途中)2

風燈

您看,江月既然離得這麼近,詩人為什麼不好好欣賞,而要看桅杆上的風燈呢?因為詩人突然意識到現在已經到了深夜,即将到三更時分。

那麼問題來了:詩人是如何判定時間的,他憑什麼認為将要到三更時分了?

您不要多想,詩人可沒有鐘表,也不可能帶着計時的漏壺,荒郊野外的,更不可能聽到打更的聲音。

有人強行解釋,可以根據風燈照出的夜色濃度來大緻做判斷。這是胡扯,到了深夜,夜色根本不會有多大區别,這是把杜甫看成神了。

那是為什麼呢?

其實答案就在前一句“江月去人隻數尺”。

唐朝時期的一尺,相當于現在的0.3米,數尺就是差不多兩三米遠,這個距離确實很近。

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出現江月距離人隻有兩三米遠的情景呢?

月亮位置越斜,在水中的倒影離人越遠,隻有當月亮升到人頭頂上的時候,此時江月才會離人更近。又根據常識,望月(滿月)正是在子時(也就是三更時分)到達人的頭頂。這就是前一句留下的伏筆,也是詩人判斷時間的依據。

您看,詩人本來在船上欣賞江月,随着江月離詩人越來越近,他突然意識到已經快到三更時分了。

我們知道,古人晚上睡覺都比較早,詩人為什麼一直不睡呢,是因為江月太美嗎?但是江月是逐漸離人越來越近的,日暮時分詩人為什麼不睡?如果真的是因為江月,那現在不是更美嗎,詩人沒有理由不繼續欣賞啊,這不符合常情。

可見,“欲三更”這三個字反映出詩人有心事,睡不着,所以他為了排遣,才一直欣賞江月,直到他突然意識到已經到了三更,然後很自然地把視線收回到船上,結果看到了“風燈照夜”。

這裡很奇怪,風燈自然是在夜晚才點亮,何必多此一舉再寫“照夜”兩個字呢?

這裡的風燈和平常家裡的燈不同,家裡的油燈能夠照亮整個屋子,但是“風燈照夜”能夠照滿整個夜空嗎?

肯定不能,“風燈照夜”隻能照亮船周圍的景物。正是這四個字,讓詩人回頭看到了停船江岸的沙灘,聽到船尾的魚跳聲。

杜甫的十首七律寫盡人間(杜甫前往夔州途中)3

白鹭

三、周圍一片寂靜

  • 3、沙頭宿鹭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

聯拳,屈曲,這裡指白鹭彎曲單腳。

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沙灘上的白鹭彎曲單腳,靜靜地睡着了;船尾偶爾有魚跳出水面,發出“撥剌”的聲音。

詩人為什麼要寫沙灘上睡着的白鹭?

因為白鹭睡覺很有特點,一般是單腳站立,另一隻腳會彎曲到腹下。而它之所以保持這種姿勢來睡覺,是因為一旦有任何動靜,它可以随時準備飛翔。

反過來說,白鹭能安穩睡覺的地方,一定非常寂靜。

您看,詩人之所以寫白鹭,其實就是為了側面描寫出周圍環境的寂靜。

那詩人為什麼要寫跳魚呢?

跳魚,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大魚,還是追逐光源的小魚,也就是被船上的“風燈”吸引而來的。

您想想看,詩人之前沉醉于江月中,根本沒有發現有魚跳的聲音,直到他回過神來,才聽到有魚在跳,可見這種魚跳出水面的聲音也非常微小。

但如此微小的聲音,都能被詩人清晰地聽見。這是反襯的手法,以魚跳的聲音反襯周圍環境的寂靜。

您看,後兩句分别用側面描寫和反襯的手法,寫出了周圍環境的寂靜。那麼詩人為什麼要寫周圍環境的寂靜呢?

杜甫的十首七律寫盡人間(杜甫前往夔州途中)4

江船

四、詩人的感情

三更時分,詩人還沒有休息,卻感受到周圍一片寂靜,詩人是什麼樣的心情?

這是烘托的手法,用周圍環境的寂靜來烘托詩人的孤獨。

我們再回頭看,詩人為什麼會沉醉于江月?也是因為孤獨難眠,隻能與江月為伴,排遣自己心中的孤獨。

我們來總結整個場景:詩人孤獨難眠,為了排遣孤獨,隻好沉醉于江月,随着時間越來越晚,江月也離詩人越來越近;但等到江月離詩人隻有數尺遠的時候,詩人突然發現快到三更時分了,然後收回視線,發現夜已深,在燈光的照射下,隻能看到船周圍的事物;于是他回頭看到江岸沙灘上的白鹭已經睡着了,還聽到了船尾小魚微小的跳水聲,頓時又感受到了孤獨。

詩人的感情線是這樣的:先感到孤獨,再用江月來排遣孤獨,結果到了深夜,看到周圍一片寂靜,孤獨感又湧上了心頭

您看,這首詩雖然隻有四句,但是場景非常豐富,而且感情随着場景的變化而變化,波瀾起伏。更巧妙的是,雖然每一句都各自描繪了一幅畫面,但是它們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尤其是前兩句巧設的伏筆,讓每一處景物的出現都非常自然,讓人歎為觀止,回味無窮。

您還能說這首詩寫得随意嗎?

歡迎留言哦。


站在詩人的角度來讀詩,我是沉于古詩,歡迎關注我,我每天都會為您解讀一首古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