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景物描寫,是指對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的風景、物體的描寫。景物描寫的内容十分廣泛,世間萬物皆可入景,春夏秋冬、清晨傍晚、鳥語花香、月夜星空、高山大川、風雷雨雪……以及這些事物的交錯組合都構成了景物描寫的對象。
景物描寫,不隻用于一般的寫景記叙文中,它在寫人的記叙文中也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巧用景物描寫拟題,能夠創設特定的氛圍,引發人們的聯想,進而感悟生活;使用景物描寫烘托法開頭,能夠為全文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情,以景襯情、情景交融,使情感真切感人;借詩詞描寫景物可以讓語言詩意化,增添文章的魅力;運用景物描寫引出哲理或結尾,含蓄隽永,耐人尋味……靈活适當的景物描寫,能為文章增色添彩。
經過一年半的作文學習,學生在記叙文寫作中已經具有寫景的意識,也具備了一定的寫景能力,但進行景物描寫的寫作意圖并不明确,很多時候隻是為寫景而寫景,寫景時隻關注語言的運用和辭藻的雕琢,與文章主題、情感關聯不大,忽略了寫景最重要的目的和意義。在寫景方法上,也呈現出觀察角度單一、描寫不分主次、沒有真實體驗和感受等問題。
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作訓練以描寫景物為主,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如要創作,第一須觀察”。觀察是獲得寫作材料的重要途徑,文章要言之有“物”,寫景,便要寫清它的形狀、大小、色彩、味道、聲響、速度等特點,這無一不依賴于觀察。
學生要熱愛生活,帶着細膩的心、強烈的感情去觀察,去看一看、聽一聽、嗅一嗅、摸一摸、嘗一嘗,充分調動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等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觀察景物,要關注到不同季節、不同時間、不同地域的景物特點,準确抓住景物的特征。
觀察時,要選好觀察位置,或定點觀察,或動點觀察,或散點觀察;要選好觀察角度,選取遠觀、近觑、平視、仰視、俯瞰、環視等角度;要采取恰當的觀察方法,正面直接觀察或側面間接觀察,按時間或空間順序觀察。
觀察時,還要将自己置身于環境當中,有自己獨立的思考,有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觀察是基礎,寫作是關鍵。好的寫景文章或片段,要抓住景物的特征,要有一定的描寫順序,要做到情景交融。
在寫作時,要調動多種感官體驗、感悟,多角度、多側面地描繪景物,寫出景物的形、色、聲、态、氣味,讓文章“有聲、有色、有光”;要運用動靜結合的寫作手法描寫景物,既寫景物的靜态,也寫其動态,靜中有動,動中有靜,讓景物描寫有生機富活力;要安排好描寫的順序,按照寫作目的選擇一定的空間順序或時間順序,做到條理分明、層次清楚;巧用聯想、想象和和虛實相生的寫作手法,豐富意象、開拓意境,為讀者提供更廣闊的審美空間;運用烘托映襯的手法,使景物形象鮮明,化平庸為神奇;要運用比喻、拟人等多種修辭,對文章進行修飾潤色,讓内容生動起來。
最重要的是要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寫景的文章中,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托,情與景自然交融,才能寫出好文章。在寫文章時,可以在寫景的同時叙寫作者的感受,也就是借景抒情,借景言理;也可以寓情于景,将作者的情思融入所描繪的景物中。好的景物描寫至關重要,寫作時要根據寫作目的和主題來取舍寫景材料,并安排詳略及順序。
“感人心者在乎真”,選取景物時,要立足于現實,從自己身邊的、熟悉的景物寫起,寫出自己特定時間、特定經曆下面對景物所産生的感悟,這才是“此情此景”下的感受,這樣的感受才是獨特的、真實的,這才是能夠引人入勝、打動人心的;另外,景物選取時要善于從小口切入,寫景物的“極微”之妙,就如拍照時的“特寫”,要寫出一種景物的不同的細小的狀态與特點,不可将景物臉譜化、符号化,也就是說,在寫作時要善于選取微小點和鮮活點,這樣的文章才是鮮活的,才是帶着個人獨特印記的“獨一無二”;最後,當學生的寫作得心應手,可以遊刃有餘地選取和安排材料時,就可以将多種景物打通,按自己的心意組合景物,寫出整體意境,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滲透到外物之中,“情積于内而發之于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