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釣鲫魚,幾乎是所有釣魚人都喜歡釣的一個魚種。我們所看到許多釣友在釣鲫魚的過程中,所采用的做窩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知道做窩的方式對不對路,對于最終的魚獲是有直接關系的。那麼野釣鲫魚,什麼方式才是一種最佳的做窩方式呢?下面就來說說這個話題。
實際上,所謂的最佳做窩方式,是建立在符合水情魚情的基礎上的。不管哪種做窩方式,用對了地方它就是最佳的方式,用錯了地方它就最差的方式。下面就針對不同水情魚情,采用最符合魚情的做窩方式,讓它表現出最佳的誘魚和上魚效果。
一,水域小雜魚少的魚情最佳做窩方式。這種野釣魚情多出現在冬季初春,晚秋。無論是水庫、河流,不需要單獨打窩,窩餌一體化不分家,用常規腥香商品餌即可。采用邊抽窩邊釣的方式。餌料裡少量加一點酒小米,可以在開竿時搓兩小坨核桃大小的餌球抛在窩子裡,然後保持一定的頻率,邊抽邊釣。根據魚的密度決定抽竿頻率,魚的密度越大,要求抽竿頻率越快,可以每分鐘抛一到兩竿。魚的密度越小,抽竿頻率越慢。可以兩三分鐘抛一竿。如果魚的密度極小,一天也很難釣到10條魚的密度,那就五到十分鐘抛一竿,或者感到餌料在魚鈎上融化脫落了再擡竿換餌。
這種做窩方式的最大好處是窩子裡沒有大量堆積的窩料,魚一旦進窩,就容易吃到鈎餌上,上魚快。
當然,如果魚的密度偏大的時候,還可以結合運用捏散炮的方法,加大誘魚範圍。效果非常好,魚獲會更多。
二,水域小雜魚多的魚情最佳做窩方式。這種魚情,多半是處在晚春,整個夏季和初秋時節。小雜魚比較猖獗。為了有效避開它們,用酒大米或煮麥粒做窩,這裡最關鍵的是掌握窩量,一般釣魚人都會用酒米或麥粒做窩,但上魚的快慢和魚獲量的多少差别卻很大,最關鍵的地方就在窩量的掌握上。這裡有一個原則,就是一定不能多,因為目标魚是鲫魚,鲫魚的食量不大,窩量多了魚進窩吃窩料就吃飽了,很難吃到鈎餌上。所以,最好用搓餌粘酒米邊做窩邊釣魚。如果魚的密度大,竿竿粘酒米抛在窩點,如果魚的密度小,可以每隔幾竿粘一次酒米抛到窩點,最終窩子裡不會有太多的窩料,魚一旦進窩,就會很快把它釣上來。
如果小雜魚太多,用搓餌用不了,那就改用麥粒或者鲫麥片挂鈎,可以很好的起到避小雜魚的作用,可以說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窩料就不能用沾酒米的方式了,隻能用手抛酒米或麥粒了,這時就千萬要把窩料的量控制好,
必須以少抛勤抛的方式做窩,每次十幾粒酒米或麥粒 ,每小時抛三到四次左右就可以了,這隻是一個參考,還要看魚的密度,也就是看上魚的快慢和多少來決定抛窩的量和次數。需要靈活掌握,但總的原則是少和勤,對釣鲫魚這個魚種來說,窩料多,是大忌。
三,傳統釣在水情複雜的環境下最佳做窩方式。
一般講有一部分水域地形複雜,水面複雜,比如障礙物很多,包括水草植物繁多,用台釣就很不适應。傳統釣,特别是長竿短線七星漂,就可以在複雜的水面作釣釣草邊,釣草洞,釣障礙物旁等都非常得心應手。
在這種水域環境下,最好的辦法就是多打幾個窩子,來回輪流走釣,起效果遠比死守一個窩子好得多。打窩的方式就以前面兩種有所不同,可以同時一次性在每一個窩子裡用打窩器投送一大把酒米。然後等上一個多小時後,開始在每個窩子始輪流走釣。這種做窩方式,雖然窩料量要大一些,但它确實是傳統多窩走釣的最佳方式。再遇到天氣适宜,魚的密度不錯的時候,常常會出現爆護的效果。
總結一句,什麼是最佳的做窩方式?沒有絕對的一說,不管什麼做窩方式,隻有符合當下的水情魚情的做窩方式,就是最佳的做窩方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