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 photo / 圖)
中秋小長假的過去,國慶長假已至,意味着全國範圍内的高溫預警可以正式解除,秋天正在離我們越來越近。夏秋兩季轉換之際,我們可以發現日照時間在逐漸變短,陽光不再具有那種強烈的攻擊性,而天氣也開始變得幹燥和涼爽。
雖然秋天的太陽不如夏天那麼猛,但紫外線還是挺強的。
“秋高氣爽”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意思是秋日天空明淨,萬裡無雲,雲層的稀薄意味着臭氧層無法遮擋大部分的紫外線。另一方面,由于“雲層增強效應”的影響,部分多雲的天氣可能比無雲的時候,擁有更高的紫外線水平。
經過時間證實,現代人的皮膚經曆長時間的陽光照射後,容易變得老化和脆弱。為了做好防曬,愛美人士每年都在打開腦洞發明新的防曬辦法,防曬帽、防曬傘、防曬袖套,相關産品一路暢銷。
但在千萬年前,人類皮膚其實是沒那麼怕太陽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不是從一開始就光着身子活動的。靈長類動物先是分化成人猿總科和猴科,而後又分為人科和長臂猿科,再變成人亞科和猩猩亞科。到了人亞科這裡,大自然畫下神奇的分界線,變成智人和黑猩猩,于是,人和猴子在進化之路上越走越遠。
在一衆靈長類動物之中,為何隻有人類失去了幾乎所有的毛發,在科學界中仍然是未解之謎。
生活在距今25萬~4萬年前的人類,被稱為智人。根據人類生物學家的介紹,在那段時間裡,太陽提供的光亮和溫暖,對于人類的生活和進化相當重要。智人的大部分活動時間是赤身裸體的,而皮膚就成為他們與世界連接的橋梁。
當皮膚長時間暴露在陽光之下時,皮膚細胞其實會作出多種反應。一種最為常見的反應,就是特定細胞開始産生黑色素,吸收大量可見光和有害的紫外線輻射,讓皮膚明顯變黃變黑。
一份關于人類皮膚色素發展史的研究顯示,史前人類的膚色随着環境條件而調整,其中,影響最大的環境因素是紫外線水平。他們的皮膚為了建立起良好的保護機制,在夏天曬得更黑,在春天和秋天變得更淺,年複一年。
至于生活在較高緯度、膚色偏白的智人來說,曬傷比較罕見,因為他們隻靠兩條腿走路,移動距離有限,沒有機會突然受到強紫外線的刺激,不可能像現代人一樣,休假跑到海邊旅遊。
不過到了春天,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他們的皮膚表層也會随着照射光線的增加,而逐漸變厚。
雖然說原始人的皮膚比現代人的皮膚強韌不少,但也并非不會受到紫外線的侵蝕。千萬年前的人類皮膚長什麼樣,我們不知道,科學家也不知道,但從現代人皮膚受到陽光影響的角度可以推斷,兩者的損傷應該很類似。
他們首要的問題是皮膚老化。長期在戶外工作生活,長時間接受陽光照射的人,皮膚就容易比同齡人起更多皺紋,面容也更加成熟或者蒼老。如果有時間穿梭機,今天的皮膚科醫生一定會對智人臉上的褶皺感到震驚。
其次,長時間的暴曬提高了皮膚癌病發的概率,至于由黑色素細胞異常增生形成、惡性程度較高的黑色素癌,則少有發生。
(IC photo / 圖)
人類的曆史在時間的洪流裡,不過是滄海一粟。大約在一萬年前,人們經過了漫長的嘗試和發展,終于能夠掌握收集食物、捕魚和狩獵等基礎生存技能。
與此同時,由于人類開始搭建、修築自己的領地,在固定的居住場所生活,人與太陽的關系開始發生變化,前者間接推動了農業和食物儲存的文明進程,而後者使人類的皮膚變得不再那麼強韌。
到了公元前6000年左右,大部分人都習慣了屋檐和圍牆的存在。除了趕路或者其他不可避免的戶外活動,他們喜歡盡可能地待在室内。
當人類徹底适應室内生活後,防曬就成為了剛需,他們急切需要相關産品的出現,幫助他們抵禦長時間日曬帶來的不适。千年之前,類似雨傘、衣物、帳篷和帽子的東西,已經被制造出來,大量投入使用。
不僅如此,緬甸人塗抹的“特納卡”(Thanaka),很可能是最早出現的防曬霜。
這是一種用黃香楝樹木加工而成的黃色粉末,兌上水就可以抹到臉上,主要起到防曬和驅蚊蟲的作用。根據曆史記載,這種特殊的防曬方法已經在緬甸沿用兩千多年,直到現在,黃香楝粉依然在當地廣受歡迎。
從傳統的農業社會開始,注重防曬就不再隻是忠于健康和美貌的選擇,而是更加關乎身份地位和社會面貌的象征。
無論在哪一個國家,曬黑的皮膚總是與勞累的戶外工作息息相關,有錢有閑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屋内,淺膚色無聲地宣告了他們的地位——這跟幾千年後的今天,部分現代人熱衷于花錢把自己弄黑,完全是兩碼事。
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之後,發展速度飛快,從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從嚴寒到酷暑,不過需要兩天。但實際上我們的皮膚并不能迅速适應這些變化,如果黑色素沒有與環境的日照水平相匹配,它就無法發揮相應作用,保護你的皮膚。
值得一提的是,在度假時想曬就曬,把皮膚直接暴露在大量紫外線的照射下,很有可能會造成無法修複的皮膚損傷,導緻皮膚過早老化或者皮膚癌。而曬黑本身就是皮膚受損的信号,“我變黑了,也變強了”當做玩笑話聽聽就算了。
小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