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頭條搞創作第二期#讀董宇輝推薦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除了生動地展現了鄂溫克族人的遊牧生活、情感、信仰等,還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異彩紛呈的動物世界。那些生活在大興安嶺深處的鮮為人知的稀有動物,在遲子建靈動的筆觸下,栩栩如生,仿佛與美麗的桦樹林、清澈的額爾古納河、善良的鄂溫克族人組成了一幅絕美的生态畫卷。
額爾古納河濕地公園
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書中都提到的那些可愛的動物:
馴鹿:在書中,貫穿全書的一種有靈性的動物就是:馴鹿。少數民族鄂溫克族,世世代代都将馴鹿作為勞動和役用并馴化它們。鄂溫克人是這樣描述馴鹿的:
瑪麗亞奶奶和馴鹿
據說在勒拿河時代,我們的祖先就放養馴鹿。那裡森林茂盛,被我們稱作“恩克”和“拉沃可塔”的苔藓、石蕊遍布,為馴鹿提供了豐富的食物。那時的馴鹿被叫作“索格召”,而現在我們叫它“奧榮”。它有着馬一樣的頭,鹿一樣的角,驢一樣的身軀和牛一樣的蹄子。似曲非馬,似鹿非鹿,似牛非牛,所以漢族人叫它“四不像”。我覺得它身上既有馬頭的威武、鹿角的美麗、又有驢身的健壯和牛蹄的強勁。
馴鹿性格溫順,顔色有灰色、褐色、灰褐色、灰黑色、白色和花色。馴鹿個頭大,耐力強,在鄂溫克人遷徙時,它們可以負載很重的東西穿越山林,把吃的用的運到新的營地。馴鹿身體靈活,可以很輕松地行走在樹林、沼澤、甚至雪地,年老體弱的老人、婦女、小孩也可安全地騎乘它們。鄂溫克人狩獵時,馴鹿可以駝運獵物,是鄂溫克人的好幫手。它們很有靈性,眼睛閃亮,似乎可以聽懂人語。所以鄂溫克人把馴鹿當作神賜予他們的禮物。
馴鹿
馴鹿一定是神賜予我們的,沒有它們,就沒有我們。雖然它曾經帶走了我的親人,但是我還是那麼愛它。看不到它們的眼睛,就像白天看不到太陽,夜晚看不到星星一樣,會讓人在心底發出歎息的。
馴鹿渾身是寶,甘甜的鹿奶是鄂溫克人每天清晨的飲品,鹿茸、鹿筋、鹿鞭、鹿心血、鹿胎都是名貴的藥材,鄂溫克人用來與俄國人換取生活必需品。
鄂溫克人和馴鹿
馴鹿在中國不是野生的,是由鄂溫克人馴養的,而野生的馴鹿主要生活在北美,在北歐以及西伯利亞也有一定數量的分布。馴鹿常被人們視為聖潔和有靈性的生物,甚至在有些都地方被作為圖騰。在西方給聖誕老人拉車的就是馴鹿,預示着希望和快樂。
鄂溫克人營地的馴鹿
馴鹿不是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但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在2000年8月1日被中國國家林業局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堪達罕:書中以童年瑪麗亞的兒童視角,描寫了一種體型巨大的動物堪達罕。一次,父親林克要帶兒子魯尼去狩獵堪達罕,瑪麗亞也乘着桦皮船一起跟了去。
堪達罕
我對桦皮船的記憶,是跟堪達罕聯系在一起的,我們習慣叫它“紮黑”。堪達罕是森林中最大的動物了,它有牛那般大,成年的堪達罕有四五百斤重呢!它的頭又大又長,脖子短,毛發是灰黑色的,四肢細長,小尾巴。雄性紮黑的頭上生有角,角上部呈鏟形,好像在頭頂的一左一右晾曬着兩塊方巾。堪達罕最喜歡吃河灣沼澤底下的針古草了,所以要獵取它,獵人們常常要到河邊守候。
後來通過了解,我才知道原來堪達罕屬于鹿科,學名叫駝鹿,是興安嶺森林裡體态最大的動物,也是世界上體型最大和身高最高的鹿。它們的體重一般為400-600千克,頭頂有扁平的鏟狀鹿角,喜歡在森林植物茂盛的低窪地帶及沼澤地活動。
堪達罕
堪達罕雖然身形高大,但是身體很靈活,喜歡在河谷中遊泳。吃的食物主要是水草、睡蓮、浮萍等水生植物,樹的嫩葉及樹枝等。
堪達罕屬于罕見的稀有物種,在中國主要分布在大興安嶺及小興安嶺北部,另外一部分在北美洲的加拿大和美國的部分地區。
堪達罕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受國家保護。
黑熊:在書中大約有3次提到大興安嶺的黑熊,一次是在主人公瑪麗亞出生時,父親林克獵到了一隻黑熊;第二次是少女瑪麗亞在森林中走失遇到黑熊,從而在靠老寶附近邂逅了她的第一個男人:拉吉達;第三次是第二任酋長丈夫瓦羅加死在黑熊的熊掌下。
黑熊
可見,黑熊給鄂溫克人的遊牧生活帶來的極大的威脅。但時,如果能獵到黑熊,黑熊的身上都是寶,如熊膽,熊油等。熊膽有清熱解毒、舒肝明目、殺蟲止血的作用。熊油具有筋骨強健的作用,可以使皮膚濕潤、補血、祛風濕及凍瘡等。
黑熊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國家保護。
狍子:書中開篇就提到了九十歲的鄂溫克老人瑪麗亞坐在狍皮褥子上:
狍子
如今夏季的雨越來越稀疏,冬季的雪也逐年稀薄了。它們就像我身下的已被磨得脫了毛的狍皮褥子,那些濃密的絨毛都随風而逝了,留下的是歲月的累累瘢痕。
狍子是一種鹿科動物,身體為草黃色,頸部細長,大眼睛大耳朵。在東北,它還有一個綽号叫“傻狍子”。因為狍子好奇心特别強,對危險的警惕度不高,導緻很容易被獵殺。
狍子
狍子的經濟價值很高,狍子肉可以制成肉幹,整張皮可以做狍褥子,邊角料可以做狍皮襪子。比如年輕時的瑪利亞,曾在山林中迷路遇到了黑熊,在逃離黑熊後,她發現了一處靠老寶,在裡面找到了狍肉幹,才得以存活。
狍子
由于人們對狍子的過度捕獵,導緻全世界狍子數量大幅度銳減,在2015年狍子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我國于2000年8月1日發布國家林業局第7号令,任何捕獵狍子的行為都是違法的,嚴禁捕獵、買賣、食用野生狍子。
灰鼠:灰鼠,是松鼠的一種,皮毛是灰褐色,頸下和腹下的毛白色,大多生活在我國東北森林中。
灰鼠
書中對灰鼠是這樣描述的:
灰鼠很可愛,它翹着個大尾巴,小耳朵旁邊長着一撮黑色的長毛,很靈巧,喜歡在樹枝上蹦來蹦去的。它那黑灰色的毛發非常柔軟、細膩,用它做衣服的領子和袖口,是非常耐磨的。灰鼠喜歡在秋天時為冬天儲藏食物,它們愛吃蘑菇,如果秋天時蘑菇多,它們就采集一些,挂在樹枝上,那些幹枯的蘑菇看上去,就像被霜打了的花朵。
灰鼠
灰鼠肉質鮮嫩,鄂溫克族人通常是将灰鼠剝皮、撒鹽,直接在火上烤。鮮香四溢的灰鼠肉,是鄂溫克族人經常食用的美味佳肴,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吃。
灰鼠毛皮珍貴,可以制貂、圍脖、披肩等。
松鼠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國家保護。
猞猁:鄂溫克人将猞猁稱為山貓,書中有這樣一段對猞猁的描寫:
猞猁
很多人都說林中最狡猾的動物是狐狸,而我覺得最狡猾的是山貓,也就是猞猁。猞猁的外形很像貓,但比貓要大多了。它通身黃褐色,附着灰色的斑點。它有着短短的身子,短短的尾巴,細長的四肢,耳端聳着兩撮長毛。山貓爬樹是最厲害的,轉眼間就能爬到一棵大樹的樹梢。它喜歡捕食野兔、灰鼠、山雞和狍子。它對這些動物發起攻擊,通常以樹為據點。它貓在樹上,看到它們從樹下經過,就俯沖下來,咬斷它們的喉嚨,先吮吸血,然後再用爪子扒開皮,慢慢享用肉。
猞猁
猞猁為喜寒動物,體型似貓而遠大于貓,體粗壯,尾極短,四肢矯健。猞猁生性狡猾,離群獨居,是出色的夜間獨行獵手。主要捕獵對象為野兔,也會襲擊如松鼠、野鼠、鹌鹑、雷鳥等各種鳥類,兇猛、敏捷、并且有耐性。
猞猁
猞猁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其絨毛很厚,禦寒耐穿,沾上水一抖就掉,是名貴的裘皮原料。書中伊萬用兩張水獺皮,一張猞猁,和十幾張灰鼠皮,從俄商那裡将娜傑什卡贖了身。
猞猁現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國家保護。
水獺:書中對水獺的描述:
水獺
水狗就是水獺,它很喜歡吃水中的魚,所以它的洞穴與水源是相通的。隻要在靠近河流的地方發現了洞穴,而這洞穴旁又有散落的魚骨的話,十有八九會找到水狗。水狗很悠閑,它白天時喜歡在河裡遊泳吃小魚,晚上回到洞穴休息。
水獺
水獺是鼬科,分布在溪流地區,全世界都有。喜歡搭建水壩,在水壩下面建洞穴。水獺主要食物為魚類和其他水生小動物。眼部一般比較突出,嘴巴短圓,樣子呆萌可愛。皮毛濃密防水,特别保暖。
水獺現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受國家保護。
女酋長瑪麗亞和馴鹿
2003年8月,國家投入資金在根河市為鄂溫克獵民建起了可以免費居住的移民新村,從此,這個狩獵部落以生态移居的方式從山上遷出,從原始部落直接步入了現代社會。而打獵也終止了,随着工業化的到來,因為很多動物數量銳減,并且已被列入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
《額爾古納河右岸》以鄂溫克最後一個女酋長的視角,向我們現代人還原了近百年來生存在大興安嶺深處的那些鮮為人知的活靈活現的動物。我們仿佛看到了在碧綠清澈的溪水旁嬉戲的水獺,在沼澤地無憂無慮地遊泳的駝鹿,在松樹上啃着松子的灰鼠,在林地中溫柔地舔着石蕊的馴鹿,在森林中緩慢行走的發着低吼聲的黑熊,與達西和老鷹作戰的野狼,還有樹梢上雙目炯炯窺視野兔行蹤的狡猾猞猁。
地球上的動物世界
這些動物的影像生動地浮現在我們的腦海中,讓我們對大自然的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喜愛。動物的奧妙是無限的,科學探索也是無限的,通過對動物外表及習性等多方位的認識,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大自然的奧秘,從而造福于我們的社會。
感謝遲子建老師,通過《額爾古納河右岸》這本書,激勵了我們廣大讀者對大自然生物探索的興趣。無論哪一種動物,它們都跟我們一樣,都擁有着一樣的生命,面對着一樣的藍天,呼吸着一樣的空氣,立足于一樣的大地,它們的生命一樣值得我們每個人去敬畏和珍惜。#奇妙的動物#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聯系删除
有思想的糖糖
于2022.10.27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