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種白茶流程

種白茶流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4 10:53:02

錢義榮/講述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郝思斯/采訪整理

種白茶流程(幹得最多的是幫農民朋友種好白茶)1

圖為錢義榮(左一)在貴州普安縣地瓜鎮屯上村的“感恩茶園”中指導普安縣茶葉發展中心工作人員茶園管護技術。 新華社記者 鄭明鴻 攝

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和“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表彰大會上,浙江省安吉縣溪龍鄉農業農村辦公室一級主任科員錢義榮榮獲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并作為代表之一在現場發言。一起走近錢義榮,聆聽他的故事。

1987年,我從農校畢業後被分配到安吉鄉鎮做農技員。1997年,溪龍鄉開始發展白茶産業。一開始,不少村民心中有顧慮,擔心種不好、沒銷路,不敢種。我說服家人,和同事一起,先試種了7畝白茶,邊學邊種邊摸索,成功栽種了“白葉一号”。試種有收獲後,我挨家挨戶做工作,村裡種茶的村民逐漸多了起來。

從茶苗試種到萬畝茶園,茶産業想要發展起來并不容易。有一年,村裡茶園大面積暴發病蟲害,農戶們采了茶葉,裡面都是小蟲子,根本賣不掉。當時我去青葉市場,碰到一戶茶農,手上握着兩三百斤幹茶的訂單,但采到的茶葉都沒法賣出去。他想哭又強忍着眼淚的樣子,深深觸動了我。

的确,對于我們技術人員來說,茶園遭蟲害是很常見的事,但對于茶農來說,這是他們一家人的生計。我想,隻要能幫到他們、能為他們做的事,一定要做到。

後來,我用自家茶園做破壞性對比試驗,最終摸出了一套防治辦法。這些年來,通過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浙江大學等單位開展項目合作,我們不斷學習,摸索出病蟲雜草綜合調控和利用等技術,變雜草為有機肥,變害蟲為增産增收的手段。

随着茶葉越種越好,我逐漸意識到,必須要有産業的理念,有自己的品牌。因此,我又學習了企業管理、經濟學、電商等知識,形成從技術到産業、微觀到宏觀的視角,和大家一起把安吉白茶産業從小做大、從大做強。如今,安吉大力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溪龍全力打造“白茶小鎮”,白茶從“論斤賣”到“論杯賣”,從“賣茶葉”到“賣風景”,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子越走越寬廣。

2018年4月,黃杜村20名黨員向寫信彙報種植安吉白茶緻富的情況,并表達了捐贈1500萬株茶苗幫助貧困地區群衆脫貧的心願。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吃水不忘挖井人,緻富不忘黨的恩”,這句話講得很好。增強飲水思源、不忘黨恩的意識,弘揚為黨分憂、先富幫後富的精神,對于打赢脫貧攻堅戰很有意義。

聽到這個消息後,我們倍感振奮。如今,2240萬株白茶苗在三省五縣紮根生長。為确保茶苗種活種好,我到捐贈地義務幫扶指導30餘次。還記得2020年春天,四川青川的白茶首次采摘,但受疫情影響,我過不去,當地的茶農沒有經驗,隻好每天通電話、連視頻。交通恢複後,我馬上趕到青川,白天指導采摘,夜裡加工茶葉。2021年,貴州沿河辦起了茶葉加工廠,我來到沿河中寨指導采摘和加工,三個村帶出了10多名加工技術人員。我們還指導青川把當地茶産業原有品牌和捐贈的“白葉一号”結合起來闖市場。今年青川和沿河都實現了自我加工,自己闖市場,上半年茶葉順利銷售完畢,經濟收入都比較好。“白茶來了,我們的好日子也來了。”聽到當地群衆這麼說,苦點累點都覺得值了。

30多年來,我交得最多的是農民朋友,幹得最多的是幫農民朋友們種好白茶。和他們相處其實很簡單——老百姓最質樸善良,隻要真正為他們着想,幫他們過得好,他就會相信你、尊重你、喜愛你。我手機裡有1800多個農民朋友,現在通信方便了,他們在種茶過程中遇到問題,有時微信上拍張照發給我,有時一個電話就打來了。

作為一名黨員,能夠為老百姓多做一點事情,就應該去多做一點。隻有真正做到以人民為中心,工作才會有信仰,有動力,永遠不會迷失方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