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實拍?思維工具卡片工具名稱:圖鑒,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工具實拍?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思維工具卡片
工具名稱:圖鑒
圖标:
結構:“圖鑒”的實質就是将抽象的思考對象圖形化。具體來說,就是當數學問題開始變得複雜、抽象,不易看出本質時,學生的理解和分析就需要依靠圖的支撐和輔助,通過圖實現對研究對象的直接或間接把握,以彌補文字描述無法清晰呈現思考路徑、思考過程的缺陷,提升學生互動交流的效果和元認知能力。
思維工具運用案例
圖鑒可以将解決問題中的思維靈感以各種直觀、形象和清晰的結構用圖示表現出來,深刻揭示知識之間的内在聯系或差異。下面就教學中的具體實例探讨如何用“圖形語言”促使學習者積極思考、組織素材、整合知識、建立體系。
案例:圖鑒——讓數學思維“看得見”
1.用圖理解題意,畫出思維的“清晰性”
教師要努力讓學生獲得這樣一種感受:畫圖并不是很難的一件事,而是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可以幫助自己理解數學的工具。
例如,學習了蘇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間隔排列”之後,思維訓練課上有這樣的題目:“一排有10個座位,其中有些座位已經有人。小明無論坐在哪一個座位上,旁邊都有一人與他相鄰。原來至少有多少人已經就座?”低年級學生年齡小,難以理解題目所表達的意思,更無法發現隐藏的條件。怎樣化解學生心中的難點?教師可以有意識地先讓學生讀一讀題目,說一說對題目的理解,然後讓學生用簡單的圖案畫一畫,學生就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畫出題意。有學生畫出這樣的圖(如圖1):用10個圓圈代表這一排的10個座位,假設第一個座位已經有人,用黑圈表示,要滿足“小明無論坐在哪一個空位上,旁邊都有一人與他相鄰”這一條件,那麼将會依次把第1、4、7、10個圈塗上黑色,通過畫圖很快得到原來至少有4人已經就座。還有的學生假設第2個座位已經有人(如圖2),依次把第2、5、8、10個圈塗上黑色,同樣得到問題的答案。通過對比,學生發現所有滿足條件的排列中,這兩種情況是就座人數最少的。小小的示意圖,清晰地折射出學生不同的思維線索和路徑,讓思考的過程由“看不見”變為“看得見”。
2.用圖厘清關系,畫出思維的“邏輯性”
解決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具有抽象性和隐蔽性的特點,正确分析數量之間的關系是問題解決的關鍵。但有些數量關系的語言文字表達比較隐蔽,甚至有時還有幹擾因素,學生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此時善用“圖形語言”,讓學生捕捉關鍵字眼,把數量之間的關系畫出來,借助直觀圖發現問題的實質,實現模糊的、直覺的、不準确的理解轉向一般的、精确的理解,從而提高分析問題的效度,實現問題的有效解決。
例如,學習了蘇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解決問題的策略”之後,練習中會遇到這樣一道題:“兩層書架共放書88本,如果從上層拿出10本放在下層,則兩層書架上的書一樣多。上、下兩層各放多少本?”本題中兩數之差比較隐蔽,許多學生看到“如果從上層拿出10本放在下層,則兩層書架上的書一樣多”就會直接想成“上層比下層多10本”。這時,教師應鼓勵學生應用學過的方法,理一理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從學生的作品(圖3)中可以直觀地看出,上層給下層10本,上、下層書的數量相等,說明原來上層比下層多2個10本,也就是兩層的差是20本。又知兩層共放書88本,即已知上、下兩層之和是88本,和與差已知,就很容易求得原來各有多少本了。可見,将抽象的文字與圖形化的解釋對應起來,往往能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中國教師報》2021年02月24日第5版
作者:範韋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