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繼科、馬龍同是1988年出生,是同齡人,隻不過張繼科大半歲,怎麼能說是分别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時代呢?
從乒乓球發展史來看,可以大緻分為四個階段:(1)奧運前時代(乒乓球誕生--1988年)、(2)奧運後小球時代(38mm球,1988年--2000年)、(3)大球時代(40mm球,2001年—2013年)、(4)大球 時代(40mm 球,2014年至今)。
一、奧運前時代(乒乓球誕生--1988年),乒乓球發展前期
乒乓球于19世紀末誕生,直到1988年漢城奧運會正式列入奧運項目,這段時期是乒乓球發展初期,乒乓球的理論與技術水平遠不如現在發達,又因年代久遠,影像資料匮乏,難以做詳細分析。
大概的說,這時的乒乓球以下旋球與不轉球為主,進攻手法以快攻為主,弧圈球已誕生,但不太成熟。
二、奧運後小球時代(38mm球,1988年--2000年),群雄并起,瓦劉孔三分天下
乒乓球正式成為奧運大家庭的一員,各種理論與技戰術飛速發展,這段時期是乒乓球發展的黃金時期,群雄争霸、百家争鳴、百花齊放。正膠、反膠、生膠、長膠都有各自發展的一席之地,弧圈球、近台快攻、削球都有生存空間,直拍、橫拍難分伯仲,湧現出一大批風雲人物。
最傑出的代表是瓦爾德内爾、劉國梁、孔令輝,這三位大滿貫收獲了大部分世界大賽冠軍,但時不時冒出幾位攪局者,如劉南奎、江嘉良、佩爾森、蓋亭、羅斯科夫、薩姆索諾夫等,真是一個星光燦爛的時代。
三、大球時代(40mm球,2001年—2013年),二王一馬逐鹿中原,張繼科一統江湖
悉尼奧運會是小球時代的絕唱,自此之後,國際乒聯采用40mm大球,這一改革,瓦爾德内爾、孔令輝這種控制型打法是每況愈下,随之崛起的是二王一馬(王勵勤、王皓、馬琳),三人相生相殺十餘年,誰也不能橫掃天下,有各自的輝煌,也有各自的遺憾,沒有一人成為大滿貫。
國外選手也很活躍,如柳承敏、波爾、施拉格、薩姆索諾夫等人,敢于在中國選手面前虎口拔牙,都獲得過世界大賽冠軍。
直到張繼科橫空出世,他的血性、他的霸氣,征服了所有人,以445天成為史上最快大滿貫,他終于一統江湖,站在了世界最高峰,張繼科無疑是大球時代最強者。
四、大球 時代(40mm 球,2014年至今),馬龍君臨天下,誰與争鋒
張繼科這種霸道的打法,需要極強的身體素質做支撐,一旦身體出現傷病,競技狀态便大打折扣,随着2014年國際乒聯宣布使用40mm 大球,更加劇了張繼科的傷病。
反之,馬龍以銜接和控制見長,40mm 大球時代的到來,馬龍如魚得水,迎來了職業生涯的巅峰期。
2014年德國世界杯,是40mm 大球時代第一次世界大賽,張繼科不顧身體傷病,在決勝局以2分險勝馬龍奪冠,雖然馬龍輸了,但預示着馬龍時代即将到來。
果然,2015、2016年,馬龍全面開花,世乒賽、世界杯、奧運會、總決賽,隻要馬龍參加的大賽,冠軍必定是馬龍,連續兩年被評為最佳男運動員,許昕、樊振東隻能在小比賽上偶爾赢馬龍。
而且,這時期馬龍的外戰成績堪稱恐怖,對中國隊的主要對手奧恰洛夫、水谷隼都是15勝0負,打波爾、薩姆索諾夫、朱世赫也不在話下,真是超級戰神。
張繼科、馬龍,這兩位好哥們,各憑自己的努力與堅持,分别開創了屬于自己的時代,兩位最優秀的選手都功德圓滿,皆大歡喜。作為球迷,還有比這更開心的事嗎?
乒乓網——太陽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