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沒有了農忙的熱火勁、沒有了街頭巷尾的煙火氣,整日裡寂靜得如同一堆廢墟。除了早晚兩頭偶爾遇見零星的不知該稱散步還是鍛練的人,就剩下樹枝上叽叽喳喳的鳥叫聲和流浪柴狗受到生人驚吓後的嚎叫。
農村現居常住人口稱為留守人員,年老的養老、年輕的混老,不乏一些天生的懶漢指着低保度日及沾點官氣混吃混喝之流。大多數農村家庭常年是“鐵将軍”把門,舉家進城務工,為了農村人共同的目标——進城買房,而奮鬥着。
是誰讓農民成為城市樓房的“接盤俠”?
城市居民的住房不需要商品房,單位有福利房,居民有城改房。城市的商品房賣給了誰?一是賣給農民(本地及外地),二是賣給炒房者。炒房者的租售目标還是農民,最終還是帶着兩腳泥的人自願的、争搶着伸着脖子任人宰割。
是誰引導農民進城買房的?
最初在城市買房的是改革開放後賺到錢後,急于脫離農村苦海,讓後代不再受農村之苦,享受更優越的資源。
若幹年後兒女成家,城市有房成為婚姻的砝碼,演變到現在城市有房成為婚姻的必備條件。
農村人現在想要給兒子娶上媳婦,商品房成為最大難點。多半輩子的積蓄都用在生活和農村蓋房上,如今要買房真的首付都交不起,餘生的幾年已經有心無力了。
挺起胸買房,彎下腰為奴
農村人買了房,回村志高氣揚、回城屈尊彎腰。在農村逢入不問都會先告訴你買房了,而在城市按月的房貸讓其不敢吃、不敢喝。
苦力崗位、年老打工大都是為房再努力,住着洋房沒飯吃、住着洋房撿破爛。農村生活了大半輩子,辛苦了大半輩子,而今臨老當起了“房奴”。悲哀呀!前半生建設農村,後半生服務城市。
是誰給這代農民挖了坑,好不容易不愁吃喝的好日子來了,卻一個個跳進這個坑。為城市建設贊助,給房産開發商埋單。
這是人類角色“大換防”,走向更為合适的生存方式。
社會發展到今天,城市經濟影響到農民,進城有商機、打工能掙錢,城市有農民理想中的優質生活,融入城市成為農村人的奮鬥目标。
農村遠離喧嚣,空氣清新,環境優雅,更宜人居,沒錢的農民缺乏實力享受,這卻成為有錢、有實力人的理想環境。
城市是打工的地方,農村是生活的地方。雙方互換角色、各求所需,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國外發達地區已經“換防”完成,郊外農村是富人區、鬧市中心是貧民窟。
您願意守着農村成為富人中的窮人,還是進入城市做窮人中的富人?歡迎留言評論互動,謝謝!
#三農高質堂創作大賽第二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