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閱讀理解? 行路難(其一)[唐]李白,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九年級上冊語文古詩詞閱讀理解?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行路難(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一、譯文
酒杯裡盛着價格昂貴的清醇美酒,盤子裡裝滿價值萬錢的佳肴。(面對美酒佳肴我)放下杯子,扔下筷子,(煩悶得)吃不下飯,拔出劍來,環顧四周,心中茫然無所适從。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了河面,想要登上太行,大雪卻鋪滿了山嶺。相傳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釣,相傳伊尹受商湯任用前,曾夢見乘船經過太陽旁邊。行路難呀行路難!岔路這麼多,現在要走的路在哪裡?總會有乘風破浪的那一天,徑直挂上白色的船帆橫渡滄海。
二、賞析
1.詩中引用了哪些曆史典故?有什麼作用?
詩中借用了姜尚垂釣在碧溪,伊尹夢舟過日邊等典故,寄寓了詩人夢想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古人那樣為統治者重用,建立偉業的願望。
2.《行路難》(其一)以浪漫的筆法抒寫了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對此,你是怎麼理解的?
首先,在結構上,本詩采用跳躍式的結構,揭示了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變化複雜。其次,本詩開篇就以誇張的手法領起,極寫宴會的豐盛;“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一句巧用比興手法,以“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同時,作者還巧用典故,引用姜尚、伊尹、宗悫等曆史人物的典故,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悲憤與苦悶,同時又執着理想的情感。最後,詩人樂觀進取的人生态度和對理想不懈追求的堅定信念是本詩的主旋律,這是本詩浪漫筆法的重要體現。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唐]劉禹錫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一、譯文
在巴山楚水這樣凄涼的地方,我度過了二十三年的沉淪時光。懷念故人,徒然吟誦《思舊賦》,久貶歸來,真如那在山中觀棋爛了斧柄的王質返回家鄉一樣,恍如隔世。沉舟之畔,正有千帆駛過,病樹前頭,卻是萬樹争春。今日聽你贈的這首詩,暫且憑借這一杯美酒振作精神。
二、賞析
1.“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這句運用了什麼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用典(聞笛賦、爛柯人)。寫自己歸來的感觸:老友已逝,隻有無盡的懷念之情,人事全非,自己恍若隔世之人,無限悲痛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2.詩人被貶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懷想往事,展望将來,心緒難平中又有剛健昂揚之氣。這種複雜的情緒是通過哪些意象表現出來的?結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句中,詩人以“沉舟”和“病樹”來比喻久遭貶谪的自己,而“千帆”“萬木”比喻在詩人被貶他鄉後那些仕途得意的新貴們。這兩句本是感歎身世的憤激之語,但在客觀上生動形象地揭示了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蘊含着深刻的哲理,表現出積極進取的人生态度。
水 調 歌 頭
[宋]蘇轼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别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一、譯文
熙甯九年中秋節,(我)歡暢飲酒直至天亮,大醉,寫下這首詞,同時(借此)表達對弟弟子由的思念。
皎潔的明月何時出現?(我)端起酒杯詢問青天。不知道月中宮殿,今晚是哪一年。我想駕着長風回到天上,又擔心不能承受那月中宮殿的高寒。(我)在月下起舞,清影也随人舞動,清冷的月宮怎比得上人間。
月兒轉過朱紅色的樓閣,低低地挂在雕花的門窗上,照着不能入睡的人。(月兒)不該有什麼怨恨吧,為什麼偏在人們不能團聚時圓呢?人間有離别的痛苦、團聚的歡樂,月亮也會陰藏晴出,時圓時缺,這些事自古以來難得周全。隻希望人人平安健康,雖然相隔千裡,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二、賞析
1.“高處不勝寒”有怎樣深刻的含義?
這句詞不僅指禁不住高處的寒冷,還包括不願回朝廷做官,厭惡朝中的黨派相争、鈎心鬥角;沒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的孤單冷清;禁不住世間的人情冷暖,世态炎涼等含義。
2.這首詞句句扣住“月”來寫,情感多次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複轉換,有很強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讀,結合具體詞句。梳理作者的情感的變化軌迹,說說其中表達了他對人生怎樣的思考。
這首詞開篇飲酒賞月,“明月幾時有”的發問,表現出了作者對宇宙和人生的疑惑。“今夕是何年” 的發問,作者想象月宮今夕的情景,“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的回答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在現實中苦悶難遣,欲求解脫的情緒。“何似在人間”則表現出作者積極樂觀的心态。“照無眠”“何事長向别時圓”是作者在借月表達對親人的懷念之情,其中暗含不能和親人團聚的惆怅。“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點明這是人生和自然的規律,表達了詞人樂觀、曠達、豪邁的胸襟。末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又表達了詞人對親人的美好祝願,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詞人把對兄弟的情感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樂觀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生态度。
【課外誦讀篇目】
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一、譯文
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二、賞析
1.結合全詩,說說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①懷念家鄉,思念親人,夾雜着生離死别的焦慮;②憂國憂民,不滿現狀,渴望社會安定。
2.“月是故鄉明”蘊含着詩人怎樣的感情?
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輪明月,詩人偏要說故鄉的月亮是最明亮的;明明是自己的心理感受,偏要說得那麼肯定,不容置疑。這種以幻作真的寫法并不使人覺得不合情理,因為它極深刻地表現了詩人微妙的心理,突出其對故鄉濃濃的思念之情。
長沙過賈誼宅
[唐]劉長卿
三年谪宦此栖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一、譯文
賈誼被貶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令千萬代人傷情。我在秋草中尋覓人迹不在,寒林裡空見夕陽緩緩斜傾。漢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無意憑吊有誰知情?寂寞冷落深山裡落葉紛紛,可憐你不知因何天涯飄零!
二、賞析
1.本詩颔聯的景物描寫有何作用?試作簡析。
颔聯通過對“人去後”“日斜時”的“秋草”“寒林”這些景物的描寫,渲染了長沙賈誼故宅的蕭條、冷清、寂寥的氛圍,烘托了詩人孤獨、寂寞的心境,為下文抒發感慨做鋪墊。
2.詩作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本詩借古傷今,借賈誼被貶長沙之事,表達了自己無罪被貶的悲憤和痛苦,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進行了強烈的控訴。
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殘年!
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一、譯文
一篇谏書早晨上奏給皇帝,晚上就被貶官到路途遙遠的潮州去。想替皇上除去有害的事,哪能因衰老就吝惜殘餘的生命。雲彩橫出于南山,我的家在哪裡?在白雪厚積的藍田關外,馬也停住腳步。知道你遠道而來定會有所打算,正好在瘴江邊收殓我的屍骨。
二、賞析
1.賞析“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首聯寫自己被貶的原因,不卑不亢,磊落坦蕩。“朝奏”而“夕貶”可見獲罪之快,“九重天”可知君心難測,“路八千”體現出路途遙遠。
2.頸聯借景抒情,是千古傳唱的名句,請簡要分析一下它好在哪裡。
詩人把情感寄托在眼前的景物上,渲染了悲壯的氣氛,表現出崇高的犧牲精神。一句四顧,一句瞻前,不獨系念家人,更多的是傷懷國事。“家何在”中,有詩人的血淚;“馬不前”裡,流露出“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的無窮感慨。蒼涼的景色,雄闊的境界,悲慘的現實,誠摯的感情,共同釀造出醇似美酒的一聯,千古傳唱。
商山早行
[唐]溫庭筠
晨起動征铎,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驿牆。
因思杜陵夢,凫雁滿回塘。
一、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铎已震動;一路遠行,遊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着曉月的餘輝;足迹依稀,木闆橋覆蓋着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驿站的泥牆上。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裡。
二、賞析
1.“雞聲茅店月,人迹闆橋霜”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請做簡析。
晨起早行,故鄉漸遠,其中的艱難與愁苦可想而知。但詩人的感情是含蓄的,他暫且不去想旅途之苦,轉而關注眼前的景物,用精煉的詞語、繪畫一樣的技法,捕捉到最真實的感受。純然寫景,不說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
2.從全詩看,尾聯在内容和結構上的作用是什麼?
内容上,表達思鄉之情,反映了詩人留戀故鄉的真摯感情,詩人才離開家鄉不久,便在夜裡夢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其中凫雁來回遊動,自得其樂,而自己卻在離家遠行的路上;結構上,與首聯中的“客行悲故鄉”相照應。
鹹陽城東樓
[唐]許渾
一上高城萬裡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
鳥下綠蕪秦苑夕,蟬鳴黃葉漢宮秋。
行人莫問當年事,故國東來渭水流。
一、譯文
登上高樓萬裡鄉愁油然而生,眼中水草楊柳就像江南汀洲。溪雲突起紅日落在寺閣之外,山雨未到狂風已吹滿鹹陽樓。黃昏雜草叢生的園中鳥照飛,深秋枯葉滿枝的樹上蟬啾啾。來往的過客不要問從前的事,隻有渭水一如既往地向東流。
二、賞析
1.“一上高城萬裡愁”中的“愁”字有什麼作用?
愁,思鄉,懷古。一個“愁”字奠定了全詩的感情基調。以“愁”開篇,其後交代“愁”的緣由,引起下文。
2.簡要賞析頸聯的表達效果。
頸聯寫城樓下近景,虛實結合。強調過去的深宮禁苑,現今隻是綠蕪遍地,黃葉滿林,唯有鳥蟬不識興亡,依然如故。今昔對比,滄桑的世事把詩人的愁怨從“萬裡”推向“千古”,吊古之情油然而生。
無題
[唐]李商隐
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一、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别時更是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将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幹。女子早晨妝扮照鏡,隻擔憂豐盛如雲的鬓發改變顔色,青春的容顔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二、賞析
1.“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千古名句,請簡單賞析。
這一聯以淺顯通俗的比喻,巧妙自然的雙關(諧音),寫對愛情的至死不渝,語言搖曳多姿,精彩感人。
2.尾聯中的兩個典故分别表達了什麼意思?
“蓬山”是神話中海上的仙山,這裡借指所思女子住處;“青鳥”是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的神鳥,這裡指信使。第一個典故表明兩人見面很難,第二個典故則是期待雙方互通音訊。
行香子
[北宋]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牆,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莺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一、譯文
綠樹繞着村莊,春水溢滿池塘,淋浴着東風,帶着豪興我信步而行。小園很小,卻收盡春光。桃花正紅,李花雪白,菜花金黃。
遠遠一帶圍牆,隐約有幾間茅草屋。青色的旗幟在風中飛揚,小橋矗立在溪水旁。偶然乘着遊興,走過東面的山岡。莺兒鳴啼,燕兒飛舞,蝶兒匆忙,一派大好春光。
二、賞析
1.這首詞以什麼順序展開景物描寫?詞人筆下的景物具有哪些特點?
以詞人的遊覽順序展開景物描寫。詞人筆下的景物具有色彩明麗、生機勃發的特點。
2.這首詞的白描手法曆來為人所稱道,請簡要分析。
這首詞通篇用語流轉自然,給人以明快之感。上阕結句寫花,下阕結句寫莺、燕、蝶,畫面一動一靜,互相呼應,使全篇結構勻稱,回環往複,意趣盎然。詩人用白描的手法、淺近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一幅醉人的田園春景。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南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一、譯文
人年少時不知道憂愁的滋味,喜歡登高遠望。喜歡登高遠望,為寫一首新詞無愁而勉強說愁。
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想說卻說不出,卻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啊!
二、賞析
1.這首詞中詞人通篇言“愁”,你是如何理解詞人的各種“愁”的?
詞中的“愁”,有詞人無病呻吟之閑愁,有詞人憂國憂民之憂愁,還有詞人懷才不遇、報國無門之哀愁。
2.下阕以“卻道‘天涼好個秋’”結尾,有何作用?
“卻道‘天涼好個秋’”生動地表現了詞人遍嘗辛酸之後無可言說的複雜況味。結尾這句形式輕佻灑脫,實則十分含蓄,充分表達了詞人之“愁”的深沉博大。
(下期預告:八年級,敬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