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位于杭州灣以東,與上海、甯波隔海相望,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AAAA級國家旅遊區,全國文明山、衛生山,浙江省唯一的ISO14000國家示範區,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全國最著名最靈異的觀音道場。山上寺院林立,佛教氛圍濃郁,鼎盛時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餘僧侶,史稱“震旦第一佛國”。
海天佛國普陀山
南海觀音
普陀山全景
普陀山西天
普陀山四面環海,風光旖旎,幽幻獨特,被譽為“第一人間清淨地”。島上樹木豐茂,古樟遍野,鳥語花香,素有“海島植物園”之稱。雖然全島才12.5平方公裡,但景點分布非常集中,可謂“處處皆景”,在有心人眼中,又是“景景皆禅”。這裡的每一塊石頭,每一個山洞,每一片樹葉,每一束浪花,甚至天上之清風明月、白雲霞光,林間之鳥語花香、流泉淨水,無不與佛心相通,有一種靈性貫通其間。我們流連于此,觀身觀世觀聲觀色,心靈便會得到淨化。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觀音聖誕日、六月十九觀音成道日、九月十九觀音出家日和十一月份左右的中國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期間,海内外佛教信衆紛紛從四面八方雲集普陀山敬香朝拜和參加法會,四、五萬僧衆接踵磨肩,三步一拜齊登佛頂山,場面蔚為壯觀。2005年,普陀山在申辦首屆世界佛教論壇中又脫穎而出,成為中國、乃至亞洲第一個獲得世界多邊性佛教論壇舉辦權的名山佛國;普陀山最有特色是要算處處是觀音菩薩、僧尼、大廟和大樹,可謂“山當曲處皆藏寺,路欲窮時又遇僧”。作為佛門聖境,那裡環境幽美清淨,生活節奏舒緩,特别适合精神壓力比較大的都市人去放松身心,尋求暫時的精神解脫;更适合一家老小攜遊小住幾天,清休療養,從容品味、細細感悟。到普陀山禮佛休閑,既是放松自我,感悟人生,也是最好的孝順。
普濟禅寺
又稱前寺,普陀山供奉觀音主刹,屬全國重點寺院。該寺前身是後梁貞明二年(916)始建之不肯去觀音院。寺院占地37019平方米。主殿大圓通殿宏大巍峨,百人共入不覺寬,千人齊登不覺擠,有“活大殿”之稱。現普濟寺是普陀山佛教活動中心,凡重大佛事活動均在此舉行,也是普陀山佛教協會所在地。1983年普濟寺被國務院列為首批對外開放的全國重點寺廟之一。
法雨禅寺
法雨禅寺為全山第二大寺,創建于明萬曆年(1580),原名海潮庵,後改寺。萬曆三十四年改名護國永壽鎮海禅寺。清康熙三十八年,賜“天花法雨”額,改稱法雨寺。
南海觀音大佛
大佛建在龍灣崗上,1997年10月30日建成,舉行隆重的開光儀式。佛像高33米,其中台基高13米。大佛材料采用特殊的亞金銅,溶入佛面黃金6500克。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南海觀音”題字。
短姑聖迹
地處島西南海岸,古為天然石埠,為朝山進香舟楫唯一停靠處。相傳,古時姑嫂來此禮佛,虔持數年,适值至山,姑臨經期,嫂短小姑,姑亦自慚,不敢入山,獨留舟中。午時,潮漲路絕,饑不得餐。适有老婦提藍而來,投石于水,款足至舟,送食于姑。姑甚奇異,不知誰矣。午後,嫂禮佛還舟,給食于姑,姑日:“頃刻老婦已送飯來!衆皆驚奇,有佛現身乎!嫂急返殿祈禱,瞻仰蓮座,大士衣裙猶濕耳。遂名”短姑聖迹。
來源:中國舟山政府門戶網站
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