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關注最大回撤?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内任一曆史時點往後推,産品淨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來描述買入産品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最大回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标,對于對沖基金和數量化策略交易,該指标比波動率還重要,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為什麼要關注最大回撤?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最大回撤率是指在選定周期内任一曆史時點往後推,産品淨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最大回撤用來描述買入産品後可能出現的最糟糕的情況。最大回撤是一個重要的風險指标,對于對沖基金和數量化策略交易,該指标比波動率還重要。
——網絡
做一輩子的投資。大家好,我是易元機!
我們的理念利用瑞·達利歐的全天候投資組合理念,結合《錢:7步創造終身收入》的步驟,建立一套投資之盾,以每年不低于GDP增長率,盡力追趕M2增長率的方式,為自己建立一套複利的保值機器。
在完全被動式的管理中,排除一切主觀判斷,完全降低因個人心理和情緒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操作風險,充分保障平穩的投資收益,讓每個人都能過上閑雲野鶴的生活。
詳細參見:
送你一個永久投資組合
終身收入投資組合2021年版
本周話題:最大回撤率的承擔能力,就是你最大的抗風險能力這次來簡單聊一下“最大回撤率”。
最大回撤率就是某個價格會随着市場波動的産品,在某個時期裡面,最大的一次跌幅。
在股市中,大多數人經不起單日10%的跌幅,都會抛掉股票。這還不是最大回撤率,而是單日回撤率。
有些股票則是相當恐怖,一段時間可以下跌達到40%,甚至更多。很多人無法抵禦這種下跌,紛紛抛出股票。
其實基金裡也有這樣的回撤,比如說某些基金去年還賺100%,今年就變成隻賺10%了。如果這個過程中你沒有買入,那麼實際上這個回撤的比例則相當于跌掉了45%的淨值。
這不直觀,直觀一點的說法,就是100元買入,漲到200元,此時收益率100%。然後跌到了隻有10%收益率,淨值就相當于110,也就是從200下跌了90元,90/200=45%。
這樣看來,比較緩和,但是以淨收益率來算,那麼就相當于跌掉了90%。
當然,通常以淨值來核算。例如股票的價格就是淨值(複權後),基金的淨值也是。
我們舉惠德終身收入投資組合投資95周以來,最大的一次回撤來舉例。時間是2021年2月11日這一周,周總收益率達到最高的11.96%,虛拟淨值為1.1976。在随後的6周時間裡,收益率一度下跌到5.69%,虛拟淨值為1.1359。
如果要核算最大回撤,那麼就是1.1976-1.1359=0.0617,再用0.0617/1.1976=5.15%。最大回撤率等于5.15%。而用最高收益率-最低收益率得到的結果則是6.27%。
這也就是我們這個投資組合在2年時間裡面(在定投前期,曾因為石油大跌和疫情影響的那次大跌,帶來的波動性也很大,但那時誤差較大,所以暫不分析那段時間),最大一次下跌的幅度。
當然,這不能證明未來就不會有更大幅度。畢竟最大回撤率隻是一個用過去數據來說話的指标。
所有用曆史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都不能作為未來評判的充分必要條件。
它充其量隻能算是個必要條件,而不充分。
那麼我們拿到這種數據,該如何評估?
其實很簡單,就是你自己來想象一下跌多少你就一定會賣掉。
有的人是10%,有的人是20%,各不相同。這就是每個人風險承受的極限。那麼你就拿你的極限,與這個最大回撤來對比。
可以接受,就去買,不能接受就不要買。
最大回撤率并不是唯一的指标,它隻是在衡量一個可變資産情況下,比較重要的風險指标。如果你對風險較為敏感,那麼這個指标也要占比較大的比重。通過各類不同指标綜合評估,才能确定投資某一品種的可行性。
如同我們的投資組合,5.15%甚至是6.27%,都在我們的承受範圍内,所以整個這個下跌過程,我們并未做任何操作,隻是持續的投入,經過了大半年的時間,總收益率又回到了12.68%,已超過上一波的11.96%。
投資分析:(2021年11月1日-6日)本周出現了國内外截然不同的走勢。國内上證、滬深300、中證500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且大盤股跌幅超過小盤股。隻有創業闆和科創闆出現小幅上漲。
而國外,美國已連續兩周大幅上漲,創曆史新高。各類對美國股市提出估值過高的呼聲越來越大,可是人家依然不斷創新高。這也帶動歐洲繼續創新高。
與此對比的是黃金開始上漲,石油開始下跌。
這些市場在不同程度上,做上下交替上升和下跌,但還好的是我們的投資組合在不同層面都有投入,平衡後,收益依然是正數。
本周我們的周收益為0.61%,略大于上周。總收益趨勢線繼續向上翹頭,看着還挺喜人。
投資第95周,上漲65周,下跌30周,總體上漲率為68.42%。
本周虛拟淨值1.2545,比上一次最低淨值出現時的2021年3月27日來,上漲10.44%。這段時間來,上證在五周裡下跌了4周,而我們的投資組合五周都是上漲。所以上證指數的“低于無風險收益率次數”加大到了41,已比我們多8次。從這一指标來看,我們的投資組合風險性仍然是幾類核心指數中,最小的一個。
看看與兩大指标的走勢對比,上證已明顯向下,而我們在每股帶動下,繼續保持向上。但也不得不注意,美股真的還能繼續這樣不斷創新高嗎?這似乎是全世界的投資者一直都在疑惑的問題。
本周股票類資産收益率1.04%,這是因為兩隻每股關聯度較高的基金大幅上漲帶來的,尤其是全球消費精選基金,這段時間從最低跌到9%,已回到了收益率為正;債券類資産收益率為0.40%,相對比較正常;商品類資産收益率為-0.55%,這是三個商品類的資産本周不同程度的下跌所帶來的。(雖然黃金是上漲的,但因為基金結算延遲,造成未能全面顯示上周上漲結果)
本周總收益率創曆史新高,達到12.68%,年化收益率6.50%。
截至11月6日,全年總收益率7.34%。
本周總結全世界的淨值類資産漲跌不一,總體上持續保持在一個上升通道。但是真會有持續上漲的市場嗎?
我們沒辦法給出答案,所以我們要持續關注各類資産的最大回撤率,以便找到回撤率較大的,去将其控制在我們期望的範圍内。
其實是通過資産組合,讓這些資産隻占總資産不超過10%,那麼即便回撤率達到40%,那麼經過這10%的演化,也隻相當于總資産的4%的回撤。所以我們能接受某些資産下跌的範圍就加強了,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也就增強了。
因為時間有限,文字可能推敲得不夠嚴謹,或者有一些錯誤。找到一個話題并說明白不易,還請多多包含,多多提建議。
歡迎轉發、點贊、打賞!感謝感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