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寒食過後近清明

寒食過後近清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27 04:59:39

□劉紹義

“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在我國古代,曾經有過一個重要節日——寒食節,傳說它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隐士介子推。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十幾年,介子推緊緊跟随,曾割下自己腿上的肉烤給餓昏的重耳吃。重耳重登王位後,介子推卻躲入深山避官。重耳放火燒山,企圖把介子推逼出來做官,結果卻把介子推燒死了。後人為了紀念淡泊名利的介子推,每逢他被燒死的這一天,便禁火寒食,形成了長達兩千多年的習俗。

這個故事,戰國時期的莊子講過,西漢時候的劉向講過,到了明代,馮夢龍又講了一遍。莊子說介子推是個忠臣,曾經割肉給晉文公吃,後來晉文公卻背棄了他,子推“怒而去,抱木而燔死”;劉向在這個故事梗概裡補充了介子推的死因——“火燒綿山”之事;而馮夢龍在《東周列國志》中添油加醋,寫得更為詳細具體。但正史《左傳》中并沒有這個記載,因此這個故事不被現今的專家學者認可、接受。

寒食過後近清明(寒食除陋入清明)1

古人“鑽燧取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拓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可見古人對火非常崇拜,四季都要改用新火。在古文中,我們也常常看到“新火”的字眼。“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為圖吉利,人們不讓新火“撞見舊火”,即在新火到來之前,先要把舊火滅掉,這樣,新舊火之間就有了“青黃不接”的時候,此時人們隻能吃冷食。而清明節前,正是人們滅舊火——冬火,取新火——春火的時候,所以人們就把清明節的前一兩日定為寒食節了。

其實,曆史上是先有寒食節,後有介子推的。人們把介子推視作是古代改火習俗中、被當作樹精和古精而燒死的人犧的原型,加以悼念。人們在寒食節裡增加介子推的傳說,借以加深後人對寒食節的印象和記憶。

不管怎樣,介子推還是與寒食節有着千絲萬縷聯系的。紀念介子推也好,紀念燒死的人犧也罷,連續幾天吃冷食,對身體健康肯定是不利的。在我國古代,有的地方不是幾天吃冷食,而是一個月都吃冷食。《後漢書·左周黃列傳》雲:“太原一郡,舊俗以介子推焚骸,有龍忌之禁。至其亡月,鹹言神靈不樂舉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寒食禁火時,官府查得極為嚴格,常常将一根羽毛插入爐灰中,如果羽毛變焦,人就犯了死罪。唐·王昌齡在《寒食即事》中寫道:“雨滅龍蛇火,春生鴻雁天。”寒食節的前一天,各家各戶便将爐火熄滅。别說生火,有時連燈燭都不許點。唐·薛能的《寒食日題》中便有這樣的詩句:“夜半無燈還有睡,秋千懸在月明中。”當然,不光是老百姓禁火,皇帝的賜宴,也是冷菜冷食。唐·張籍在《寒食日内宴》中這樣寫道:“廊下禦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

由于這種習俗有害大衆健康,曆朝曆代的君臣名士都曾對寒食節提出過改革建議。

東漢初年,哲學家桓譚說:“太原郡民,以隆冬不火食五日,雖有疾病緩急,猶不敢犯,為介子推故也。”針對這種習俗,他認為“王者宜應改易”。到了漢順帝時,并州刺史周舉見這個陋習愈演愈烈,甚至發展到了極端的地步,于是寫了一篇祭文放在介子推廟中,“言盛冬去火,殘損民命,非賢者之意,以宣示愚民,使不溫食。”“說民不宜寒食,因勒使炊食如故。”在周舉的推動下,“于是衆惑稍解,風俗頗革”。然而,這個習俗真正有所遏制,是在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發布了《明罰令》。令文說:“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火寒食,雲為介子推。子胥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于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這之後,寒食節陋習雖沒有根除,但确實收斂了不少。到了東晉南北朝時期,寒食節已由原來的一個月或五日改為三日。東晉人陸翙在《邺中記》上說:“并州俗,冬至後一百五日,為介子推斷火,冷食三日,作幹粥,是今之糗也。”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也說:“去冬節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麥粥。”後來又由三日減為兩日或一日。

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吃冷食的陋習也逐漸變成了掃墓、植樹、放風筝等。這是人類曆史上風俗習慣的一大進步,也是我國古代文明的一大進步。

我們除了在《舊唐書》上看到寒食節上墳的記載外,在這之前的其他典籍上沒有看到過寒食節、清明節上墳的記載。不過,祭祖上墳的風俗卻是由來已久。據《國語·楚語下》記載,古代的先王們每天一祭,諸侯每月一祭,大夫每季一祭,普通老百姓則每年一祭。皇帝、諸侯在宗廟裡供奉着祖先的牌位,他們一般是在此祭祀。但特殊的日子,他們也會到外面設壇而祭,場面隆重。這是普通百姓無法仿效的,但普通人同樣需要追奠亡人,同樣期望得到祖先的護佑。随着時間的推移,除了在年節祭奠外,老百姓還會在清明、中元、寒衣三大鬼節追奠先人。尤其是清明節,到處是楊柳的青,梨花的白和杏花的紅。在這生機勃勃的景色裡,人們很容易想起死去的親人,再加上“清明時節雨紛紛”,人們更容易感傷、懷舊。躺在地下的親人的墳茔應該培些新土了,墳上的雜草應該除去拔掉,還應該為故人備些酒食、燒些紙錢,讓死去的人安魂,讓活着的人安心。祭祀也是活着的人的一種精神寄托,這就是古人清明節上墳的主要意思。

寒食過後近清明(寒食除陋入清明)2

“蜀魄啼來春寂寞,楚魂吟後月朦胧”,清明節這天,各地民衆都會給先人掃墓,但掃墓的習俗卻不盡相同。如老北京人掃墓并不在清明節的當天,而多在清明節前幾天的“單日”掃墓,因為隻有僧人才在清明節這天祭掃墳茔。因而,時至今日,很多地方依然流傳着這樣的上墳祭掃俗語,“清明節燒前,十月一燒後”。在台灣地區的許多農村,每當人們掃墓祭拜之後,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讨粿類,來讨的人越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越發達,所以主人很樂意把“粿”等祭品分送給前來讨要的孩子們。“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日落狐狸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正像高菊卿在《清明》詩裡說的一樣,在古代,我國南北方掃墓的差異還是不小的,北方人重祭墓,而南方人掃墓後多有踏青、郊遊之舉。明人謝肇制《五雜俎》卷二記載:“北人重墓祭,餘在山東,每遇寒食,郊外哭聲相望,至不忍聞。而南人借祭墓為踏青遊戲之具,紙錢未灰,舄履相錯,日暮,墦間主客無不頹然醉倒。”張岱也在《陶庵夢憶》中寫道:“越俗掃墓,男女袨服靓妝,畫船箫鼓,如杭州人遊湖,厚人薄鬼,率以為常。”

盡管南北習俗有所不同,墓,大家都是要掃的,因為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天下人誰能忘了祖忘了根呢?所不同的是,為了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為了綠水青山,現在的祭掃應當是文明祭掃。

我國古代有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歲時百問》雲:“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淨明潔,故謂之清明。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祓禊于渭陽,賜群臣柳圈各一,謂戴之可免虿毒。今蓋師其遺意也”。後來,老百姓将此演化為插柳,每逢清明,家家戶戶将柳插在井邊,成語“井井有條”,就是來源于此。

有關清明插柳、折柳、戴柳的習俗,民間流傳着不少諺語俗語,如“清明不插柳,紅顔成皓首”,為了青春永駐,誰不插柳?還有“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等等,古人對柳有着特殊的感情,把柳看作是極具生命力的春天的象征。當大地還是春寒料峭的時候,柳樹就早早地發芽了,比春花都早。

傳說清明節這天百鬼出沒。柳,便成了人們避邪的“武器”,以保護人們不受鬼魂的侵擾。《齊民要術》裡說:“取柳著戶上,百鬼不入家。”人們還在乘坐的轎子上插柳避邪,據《東京夢華錄》記載:“轎子即以楊柳雜花裝簇頂上,四垂遮映。”有的地方還用面和棗做成飛燕,再用柳枝串起來,插到門上,稱作“子推燕”。不僅如此,柳還融入了人們的精神世界。《灌頂經》上說,禅拉比丘曾以柳枝咒龍,觀音又以柳枝沾水普度衆生,佛經中也稱柳是“鬼怖木”,這些都說明古人借柳避邪、借柳驅鬼是有一定道理的。

“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清明處處插垂柳,院宇深深綠翠藏”,清明的詩沒有矯揉造作,提筆就是直抒胸臆,通透直白。

風筝,又叫紙鸢,也就是南方人稱的“鹞子。“春衣稱體近清明,風急鹞鞭處處鳴。忽聽兒童齊拍手,松梢吹落美人筝”;而北方人則習慣稱“風筝”,“槐榆舒綠柳含青,陣陣東風拂面生。最是兒童行樂事,置身檐瓦放風筝”。不過,在屋頂上放風筝,古今都不多見,童心童趣,躍然紙上。

放風筝的曆史由來已久。據《韓非子·外儲說左上》記載:“墨子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敗。”《墨子·魯問》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這說明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就有風筝了。

當然,風筝最主要的功能還是娛樂和健身。“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清代詩人高鼎的《村居》可以說是脍炙人口、家喻戶曉了。元代詩人謝宗可《紙鸢》一詩,則把當時人們放風筝的情景刻畫得淋漓盡緻:“畫裡休看郭恕先,巧糊片楮作蹁跹。影馳空碧搖雙帶,聲遏行雲鼓一弦。避雨飛來芳草地,乘風遊遍綠楊天。黃昏人倚樓頭望,添個紅燈到上邊。”在我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第二十二回中,還有關于風筝的詩謎,“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别離”,可見,風筝在清代已經是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了。

春暖花開,萬物複蘇,天清地明,“人閑正好路旁飲,麥短未怕遊車輪”,讓我們吟着蘇老夫子的詩句,去掃墓,去踏青,去蕩秋千,去鬥百草,去放風筝。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