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量與稅費挂鈎,外加嚴格的CAFC咖啡法規的雙重夾擊下,小排量渦輪增壓大有全面替代大排量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趨勢,且愈演愈烈。放眼時下的新車市場,還在堅持自然吸氣陣營的廠牌已寥寥無幾…
就像大多數人了解的那樣,小排量渦輪增壓在數據上,可以做到堪比大排量自然吸氣的峰值扭矩,從而擁有更澎湃的加速感受,然而卻缺少了自然吸氣的那份線性可控的駕駛姿态,然而他們兩者之間的不同可不止于此!
渦輪增壓為何大行其道:主要原因還是歐洲和中國按照發動機氣缸容積(即排量)收稅的方式決定的。歐洲是傳統市場,而我國是增長最快的新興市場!
我國在2009年後,1.0L及以下排量,汽車消費稅1%;1.5到1.0L,消費稅3%;1.5到2.0L,消費稅為5%;2.0到2.5,消費稅9%;2.5到3.0,消費稅12%;3.0到4.0,消費稅25%;4.0以上,消費稅40%。
此外,消費稅不是購置稅!而是由生産廠家繳納的價内稅!還要受到增值稅1.17的影響!一輛15萬的車,用1.5T發動機和用2.0L發動機,因排量不同,光在消費稅上,起碼差3000元以上的成本,對月銷上萬的車來說,每年就是3.6億的差距!如果用1.0T引擎,省出的成本則直接翻倍!因此現在三缸增壓引擎大行其道。
>>>關于兩者各自的設計結構及工作原理,說白了就一句話"引擎的進氣方式"!
關于發動機的動力,是由進氣,噴油,然後壓縮,做功所産生的,如果想獲得更強的動力,則需要在原有的基礎上增加進氣量,噴油量,從而提高發動機的動力性,産生更大的馬力。渦輪增壓就是這個想法下的産物。
>>>何為自然吸氣發動機:即引擎上沒有任何的進氣增壓裝備。完全是靠引擎内的活塞運動時産生的負壓吸入空氣及可燃混合氣。說的通俗點,就是汽車在工作的時候,它的進氣管就相當于一個真空管,氣壓是被大氣壓力壓入到進氣歧管裡去的,就像是我們平時呼吸時的"吸氣"一樣!
>>>何為渦輪增壓發動機:實際上是一種利用内燃機運作所産生的廢氣驅動空氣壓縮機的技術,通過壓縮空氣來增加進氣量。它是利用發動機排出的廢氣慣性沖力來推動渦輪室内的渦輪,渦輪又帶動同軸的葉輪,葉輪壓送由空氣濾清器管道送來的空氣,使之增壓進入氣缸,從而更有勁。
Tips1:關于渦輪遲滞現象,是指渦輪增壓車型在大腳踩下油門的瞬間,加速感會在約1.2秒左右(自然吸氣引擎響應時間約為0.2秒)之後才得到釋放所産生的遲緩,這是因為渦輪增壓又被稱為廢氣增壓,引擎轉速越高,産生的廢氣吹動力越大,廢氣葉輪轉速越快,才能帶動進氣葉輪越來越快。當大腳踩下油門時,廢氣還沒大量産生,進氣道的葉輪也還處于怠速狀态,因此才會發生一定的遲滞。
Tips2:關于扭矩平台,因為渦輪增壓引擎是通過控制渦輪轉速,刻意降低了進氣量。渦輪增壓器的進氣能力是超過絕大部分發動機的需要的,達到最大扭矩後就需要開啟渦輪旁通閥,控制渦輪轉速,進而控制進氣量。而最大扭矩的設定則取決于發動機的設計壽命!
>>>關于動力操控方面
同排量的的自然吸氣與渦輪增壓相比,渦輪增壓動力更強。以2.0L與2.0T為例,渦輪增壓發動機的動力相當于同排量的自吸發動機增加30%-50%左右,也就是說,動力方面,2.0T相當于2.7-3.0L的自然吸氣發動機。
而同馬力情況下,自然吸氣則響應會更為迅速。比如2.0L相比1.5T,低速時,由于渦輪介入需要一定的轉速支撐,好在現在的渦輪普遍轉速起步較低,一般1200左右介入方得到最大扭距輸出,但考慮到渦輪的遲滞現象,大排量自然吸氣的2.0L則相應會更線性直接。而當轉速處于3000轉的中速行駛區間時,渦輪的動力則更強,而當轉速攀升至4500乃至更高時,大排量自然吸氣引擎則顯得後勁更足。
不過渦輪遲滞的現象也并不是沒有解決辦法,提高渦輪增壓發動機動力響應的辦法是提高轉速!所以,大部分偏向運動性能的車型當切換為S檔時,會保持2500轉甚至3000轉以上的轉速,以提高動力響應速度。相應的,油耗自然要高很多。
>>>關于駕乘舒适性
舒适性方面自然是自然吸氣占優,由于渦輪增壓發動機會有渦輪介入,往往動力輸出并非那麼線性,偶爾會有突然加速的問題,而自吸的動力則表現的更為線性,即便在上坡,也能很好的找到一個點将車停穩,這是渦輪增壓做不到的。
從渦輪遲滞角度考慮,相比較同時期、同功率的自吸發動機,渦輪增壓不擅長需要快速動力響應的工況,比如市區跟車;渦輪增壓适合穩态輸出的工況,比如高架橋、高速公路路況等。
>>>關于燃油經濟性
整車來看,增壓發動機由于高低速扭矩,可以低速化,外加降低發動機質量,所以理論上更省油,但渦輪機需要靠低轉速運行,才能突出其燃油經濟性的優勢。因此結論為:同動力(扭矩與功率)渦輪省油,同排量自吸省油。
理論依據為:
1、渦輪增壓能夠壓榨功率,從而在保證同等功率輸出情況下,發動機能夠小型化,排量減小,減少質量和體積,質量減小必然帶來整車燃油經濟性。
2、由于減缸設計,發動機摩擦損失功又會減少一些,這樣熱效率又提升了一點點,燃油經濟性。
3、發動機一般在大負荷區域有最佳的燃油經濟性,當發動機小型化之後,發動機負荷使用率提高。
4、增壓發動機由于進氣壓力高,因此泵氣損失相比自然吸氣要低很多。泵氣是活塞在抽吸的,要力氣的。
>>>關于保養維修
渦輪引擎相比自吸引擎費用一定更高,由于自然吸氣發動機由來已久,技術更為成熟,而相對的渦輪增壓的諸多保養問題則困擾了很多消費者,好在現在科技發展迅速,技術不斷的推陳出新,現在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早已不像以前那麼嬌貴,跑個20萬公裡基本不成問題。
>>>選渦輪增壓還是自然吸氣
對于年輕人而言,渦輪增壓車型可以滿足一些動力方面的喜好,且價格可以做到現對較低。對于普通家庭消費者以及中年用戶來說,自然吸氣則相對更實惠一些。從實用車角度而言,自然吸氣發動機好保養好維護,倒是渦輪增壓比拟不了的。
總的來說,自吸和渦輪各有千秋,但小排量渦輪依然是目前的大趨勢,廠家基本都會調校出低轉速高扭矩的特性,适合城市路況,燃油經濟性一定程度上也更好。國内的排放标準更新越來越快,排量大的自吸車型勢必将越來越少。
究其原因,在于渦輪增壓可節省廠家消費稅、車主的購置稅,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如果在同樣功率下,渦輪增壓不能提供足夠吸引人的價格,那為什麼不選更為平順、動力響應更快的自吸發動機呢?
縱觀當下,雖然很多車主會對渦輪百般批判,但其實渦輪帶來的好處,遠大于壞處。關鍵在于,渦輪的缺點不斷被削弱,甚至部分廠商推出了電渦輪以及雙增壓,渦輪遲滞的現象逐漸被削弱。渦輪和自吸争了那麼多年,渦輪雖然大面積取得勝利,但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隻黃雀便是新能源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