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要不要給孩子把屎把尿的問題,珊珊跟婆婆鬧得很不愉快。
珊珊讀過一些育兒書籍,知道孩子太早把屎把尿會影響身體發育,甚至會威脅健康。所以,珊珊一直堅持給孩子用紙尿褲,順其自然地讓孩子把屎尿拉在紙尿褲裡。
但是婆婆卻覺得一片紙尿褲得花好幾塊錢,一天光紙尿褲就去了十幾二十來塊,于是孩子八個月大時,她每天趁珊珊上班去了,讓孩子光着小屁股到處摸爬,連孩子的好幾條褲子,也被她悄悄剪開了褲裆,為的是方便給寶寶把屎把尿。
然而,才八個月大的孩子,既沒有自主排便意識,又缺乏控制能力,靠大人把的話,也不可能每次都能準确地守到屎尿,所以孩子到處摸爬,就會随地大小便,家裡便總是彌漫着一股屎臭尿騷味。
幾番勸說無效後,珊珊生氣了,問婆婆為啥不按自己的意思做?婆婆也毫不退讓,說這麼熱的天,你來幾天例假都覺得難受,為啥要我孫子天天都兜着紙尿褲?怕弄髒褲子我多給他把幾次不就行了,從前的孩子哪個不把屎把尿?
但實際情況是,孩子對把屎把尿的行為十分抗拒。腿一掰開,孩子就激烈掙紮,雙腳亂蹬,并大聲哭鬧。到後來,隻要婆婆将孩子一抱到衛生間,孩子就像鯉魚一樣翻騰。婆婆見狀,認為孩子是淘氣不聽話,根本沒意識到是不是孩子難受。于是,為了讓孩子乖一點,她竟然每次在衛生間給孩子把屎把尿時,讓孩子在廁所裡吃餅幹。
這一次,被珊珊下班回家撞見兒子嘴裡吃着,屁股拉着,衛生間一股臭氣。關鍵是,婆婆屬于胖身材,孩子被婆婆的肚子頂出去好遠,把便時孩子整個人像要漏掉一樣,被蜷縮成一團,屁股繃得緊緊的,看樣子非常難受,嘴裡吃着餅幹,還時不時蹬腿掙紮。
作為媽媽,看到被強行把便時,孩子痛苦掙紮的樣子,珊珊的心像被針紮了一樣疼,氣得抓到老公大吵了一架。
那為什麼珊珊如此強烈反對給孩子把便呢?過早給孩子把屎把尿到底有什麼危害?
為何不建議給1歲内的孩子把屎把尿?1、容易造成肛裂、肛脫。
兒科專家崔玉濤指出:總是頻繁把便,嬰兒臀部經常用力,而嬰兒自身控制肛門括約肌的韌帶相對松弛,很容易造成直腸黏膜從肛門脫出的現象,也就是脫肛。而脫肛又會造成嬰兒排便時部分梗阻,增加排便困難,引起肛裂,給孩子帶來傷害。
2、影響脊柱和骨骼的正常發育。
我們知道,嬰幼兒時期是寶寶脊柱發育的黃金時期,因為人體脊柱的三個生理彎曲都在這一階段形成:寶寶剛出生時脊柱是直的,沒有彎曲,到三個月會擡頭時,頸部及背部肌肉得到強化,頸椎前凸,脊柱形成第一個彎曲;六個月左右時,可以不用任何支撐就能單獨坐着,胸椎後凸,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一歲會走路時,腰椎前凸,脊柱形成第三個彎曲,這樣才形成了人脊柱的自然彎曲。
在孩子脊椎和髋關節還沒有發育成熟時,長時間不正确的把便姿勢都會傷害孩子,增加骨骼發育不良的風險,造成脊柱側彎、駝背等危害。
3、 影響自主排尿功能的發育。
研究表明,孩子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在其3歲左右才能完全發育成熟,而這是人控制大小便的生理基礎。3歲之前,孩子不具備完全控制排便的能力。
這時,如果長時間給孩子把尿,會造成孩子完全依靠大人的指令進行排便,而不是由于自身膀胱充盈刺激括約肌反射排尿,其膀胱括約肌得不到鍛煉,會導緻膀胱容量小、孩子憋不住尿,而出現尿頻。
4、不利于性别意識的培養。
為了方便把屎把尿,大人會給孩子穿開裆褲,甚至直接讓孩子光屁股,那這樣很不利于孩子性别意識的建立。從孩子出生開始,家長就要有意識地保護孩子的私密部位,不讓其暴露在外。
5、 容易造成身體意外傷害。
穿開裆褲,除了不利于性别意識的建立,也容易導緻孩子暴露在外的臀部、外陰等部位受到傷害,前不久新聞報道一個小女孩就是因為穿着開裆褲,大熱天被大人帶去坐滑滑梯,屁股直接被燙掉一層皮,造成嚴重後果。
由于生理原因,女嬰穿開裆褲容易被感染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系統疾病。
另外,孩子穿開裆褲,可能會好奇地玩弄自己的生殖器,造成意外傷害,同時也容易養成不良的衛生習慣。
6、造成不良的心理陰影。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在3歲左右完全發育成熟。而18個月前的嬰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達到能夠控制大腸、膀胱和肛門肌肉組織的程度。
如果長時間以不正确的姿勢給這個階段的孩子把便,多半會招緻孩子反抗,哭鬧,給孩子留下不良的心理影響。一些偏敏感的孩子,甚至會形成恐懼性心理條件反射,一進入衛生間,就會有強烈的反應。
因此,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在接近18個月時,給嬰幼兒進行如廁訓練比較合适。
7、孩子有便意應特殊對待。
當孩子有便意,忽然一動不動了,兩眼盯着一個地方,臉頰通紅,并伴有皺眉使勁的樣子,家長就應該及時帶孩子去衛生間把屎。通常這種狀況,寶寶大便排洩會很迅速。
家長注意正确的姿勢,讓寶寶盡量坐直,後背以及臀部貼着大人的胸腹,兩手握住寶寶的大腿根,防止寶寶整個屁股往下漏,肛門緊繃,造成因肛門附近肌肉壓力過大,而肛裂。
為什麼覺察到寶寶有便意,可以把呢?因為讓寶寶拉在紙尿褲裡,最後仍然要擦拭、清洗,而擦拭和清洗的過程和把屎的姿勢很相似,所以短時間内,特殊情況可以把。我孩子現在有1歲,從他半歲形成規律的排大便時間開始,我基本能準确捕獲他排便的信号,并及時把便。
我很小心翼翼地注意把便姿勢,盡量做到把便和孩子平時坐在懷裡玩耍沒啥區别,所以孩子從沒因為不舒适而抗拒。偶爾孩子沒有迅速排便,我會将把便時間控制在3分鐘之内,超過時間,重新給孩子穿上幹淨的紙尿褲。
什麼時候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最合适?美國兒科協會建議:孩子接近18個月大時,可以進行如廁訓練,最佳的如廁訓練時間為18至24個月。
研究表明,在18月齡之前就學習上廁所的寶寶,通常到4歲之後才能完全掌握相關技能。相反,2歲左右才開始訓練的孩子,隻需要半年時間就可以掌握了。
一般來說,2歲左右的孩子就能逐漸意識到對肛門括約肌和膀胱的控制感了。所以,大多數家長會在孩子2歲左右,進行如廁訓練,以便在最恰當的時機取得最好的效果。
但2歲的年齡節點并不是一個絕對數,有的孩子會早一點,有的孩子相對來說會晚一些,關鍵是,家長需要觀察孩子是否達到了可以進行如廁訓練的條件。換句話說,就是家長需要觀察孩子是否準備好自主排便了。
美國兒科學會(AAP)建議,孩子能大部分滿足下面的8個表現,就說明孩子可以進行如廁訓練:
1、紙尿褲能保持至少2小時幹燥,或午睡後紙尿褲還是幹的;
2、紙尿褲髒了,有不舒服的表現,想要換新的;
3、對坐便器産生興趣;
4、大便時間逐漸變得規律;
5、主動要求穿内褲;
6、可以遵守簡單指令;
7、會用表情、姿勢或語言會來表達自己正在大小便;
8、能夠自己或在大人的幫助下脫(穿)褲子。
如何正确地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1、激發孩子如廁的興趣。
家長可以通過講關于拉便便的繪本故事,并引導孩子看插圖,激發孩子對上廁所的好奇心和積極性,讓孩子對如廁訓練産生興趣。關于拉粑粑的繪本,家長可以給孩子讀《馬桶的故事》、《是誰嗯嗯在我頭上》、《拉便便,真舒服》、《噗!放屁了》等。
2、準備一個高低合适的小馬桶。
給孩子準備馬桶,家長不要自作主張。應該讓孩子參與,挑選孩子喜歡的小馬桶,平時可以讓孩子在不脫紙尿褲的情況下,先多坐坐馬桶,讓孩子感覺坐在馬桶上是一件開心有趣的事情。同時,家長當孩子的面,每次都将紙尿褲上的粑粑抖落到馬桶裡,讓孩子提前熟悉小馬桶的用途。
3、同性家長言傳身教。
美國兒科協會建議:進行如廁訓練,最重要的四個字是言傳身教。同性家長可以帶着孩子一起上廁所。我們說,孩子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經過多次觀察,家長上廁所的一連串動作會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家長在對孩子訓練時再進行耐心的提示和引導。
對于男寶寶:可以先訓練坐馬桶進行排便,因為不管男女,大便都是要坐在馬桶上完成的;再由同性家長訓練男寶寶站立拉尿,如果孩子很排斥,家長可以用遊戲引起孩子興趣,如在馬桶裡放個能漂浮的小玩具,鼓勵孩子把尿射在小玩具上。
對于女寶寶:進行如廁訓練,要教給孩子如何正确擦拭屁股,正确的方法是拿濕紙從前往後擦。為什麼訓練初期腔調用濕紙呢,因為濕紙易粘上便便,讓孩子有成就感。如果孩子學不會,家長不可表現出任何的失望和指責,先教會孩子拉完尿尿之後,用紙輕輕将屁屁上的尿蘸幹。
4、增加練習強度。
為了夜間不尿床,或少尿床,晚上避免給孩子過量飲水或喝奶,盡量少給。同時,要養成睡前拉尿,醒來拉尿的好習慣,這樣不僅避免孩子尿床,也避免孩子被尿憋醒,哭鬧,保證孩子睡整覺,促進生長發育。
5、順其自然,始終讓孩子感到輕松。
對孩子進行如廁訓練,要遵從孩子的意願,如果孩子有抵觸情緒,不想在馬桶上大小便,即便他已經有了自主排便的控制能力,家長也盡量不要強迫孩子。
另外,在訓練過程中,很多孩子會有已經會自主如廁了,但還是尿床尿褲子的現象,這也是正常的,家長不要指責和批評,以免孩子産生畏懼情緒,反而形成習慣性尿床的毛病。
總之,對待孩子如廁訓練這件事,任何時候家長都要肯定孩子,對孩子進行鼓勵和表揚,哪怕孩子最終尿濕了褲子,弄髒了衣服,也可以這麼誇:寶寶真棒,拉粑粑了知道告訴媽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