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常用的各種香料,它們名稱的由來基本上不會和茶扯上關系,唯獨有一種香料它名稱的起源卻和茶有關,它到底是我們今天所熟悉的哪種香料呢?
在我們宋代之前,對于飲茶并不今天熟悉的喝茶,在宋之前的唐代多以‘吃茶’來稱呼,在那個時候吃茶會加入一些其他的搭配,以此來消除茶的苦澀味道,而今天聊的這種香料,它名稱的由來就是出自于唐代樊綽所寫《蠻書》中介紹南方吃茶習慣的部分。“茶出銀生城界諸山,.......蒙舍蠻姜、椒、桂和烹而飲”,蠻姜便成為了這種姜科香料的最初的名字。
或許是因為作者的名氣所至,蠻姜這個名稱并不為人所熟知,到了明代時陶弘景和李時珍協力下,這種姜科香料有了被世人所熟知的名稱——高良姜。所謂高良姜,實指這種姜科植物的産地,随後的時間裡在衆多的學者們眼中,蠻姜和高良姜并非一物,直到今天依舊有不少朋友如此認為。
古時候的高良郡,它所在的地方是今天廣東的粵西一帶,潮汕鹵水的興起讓潮州姜,也就是南姜聲名鵲起,而南姜便是在《蠻書》中被稱為蠻姜之物。從這個時候開始當地的人們才發現原來他們的高良姜和南姜本為一物,二者的差别隻是幹濕之别而已,那些言之鑿鑿高良姜和南姜不是一物者這才發現,原來是忽略了大高良姜和高良姜根莖粗細之分而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