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驗收報告?編輯導語:産品驗收,對于産品經理而言應該都不陌生,它是産品上線前的一個關鍵的步驟,那麼産品驗收該如何做呢?作者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産品驗收的全過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産品驗收報告?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編輯導語:産品驗收,對于産品經理而言應該都不陌生,它是産品上線前的一個關鍵的步驟,那麼産品驗收該如何做呢?作者結合自己的經驗,總結了産品驗收的全過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産品驗收,是産品發布上線前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但是,如何驗收呢?
産品驗收時會面臨各種挑戰,比如:
設計稿還原度低,需要反複與前端校對
交互細節不到位,前端實現與設計師預期落差大
小需求容易被忽略
驗收問題多,溝通成本高
…
問題多多,困難重重,但是在設計階段或是驗收階段能否盡量避免或優化的呢?從需求到設計,從設計到研發,從研發到驗收,在這幾個環節中間,設計師可以做什麼呢?
根據以往驗收的經驗,我會在【設計階段】【驗收階段】做一些優化,以及後面的複盤中總結相關經驗,來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錯誤。
一、設計階段設計階段是設計的主戰場之一,不僅挑戰設計師的設計能力,還有需求理解分析,最終所有的努力成為一紙設計呈現。在設計師披荊斬棘,終于産出設計稿後,設計師最希望的是一稿過,并且最終實現設計稿 100% 還原。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真的隻有夢裡有。
設計交互說明補充和與前端提前溝通一些交互,可以提前避免一些預知錯誤并減少後期溝通成本,提高效率。
設計時,并不僅僅隻是交付視覺稿,還需要一些設計交互輔助說明。這樣做可以減少後期溝通成本,也防止自己忘記。特别是項目周期長的,可能設計時,清楚是怎麼樣的交互,等驗收時,可能都忘記這個需求了,這也會導緻驗收時,會遺漏需求。
對交互的書面描述,也是幫助設計師更加深入的思考。有時,隻是在腦海裡過一遍,往往會有所遺漏。同時,要保持交互說明的簡潔,不要長篇大論,可以用更少文字描述的,就不要用長文。可以用圖片或圖案表達的,就盡量不使用文字。因為,人都是對視覺更加敏感,也更容易記住,文字過多,可能幹脆都跳過。
設計交互說明中,要包含但不限于以下說明:
組件交互說明:
基礎組件:輸入框,下拉框,日期選擇器,按鈕等等
定制組件:根據産品需求特别定制的,比如下拉框下拉列表要展示 【名稱】【ID】【創建時間】【創建人】
其他:比如狀态,需要枚舉,需要寫清楚對應可操作的 Action。
…
操作類交互說明:
比如點擊某個 Action 觸發什麼頁面,頁面形式是什麼。是彈窗,還是抽屜,還是新頁面打開,當前頁還是新開頁面等
點擊或懸浮,UI 上是否有變化
不可操作的情況枚舉
頁面布局說明:建議在設計規範中一次性約定:
字号和字色:标題、主文字、輔助文字、不可點擊
默認排序
空頁面展示
分頁器規則
不同顯示器的适配
文字溢出的處理
浏覽器标簽頁約定:比如是展示一級菜單名稱,還是二級 三級名稱,還是隻展示産品名等等
異常:
異常情況枚舉
報錯的展示 UI,包含原因和解決方案
404、403 等異常頁面的異常
其他:
交互設計說明的假設前提是,前端同學不清楚交互規則。很多時候設計師會假設,前端一定知道這個組件或頁面是如何交互。但是現實往往不是這樣,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是大家站的角度不同,處理事情的方式當然也有所差異,再加上人本身的複雜性。
所以,在與前端同學培養好默契前,建議寫好交互說明,避免開發或驗收中反複确認反複修改。
定義好整體的設計規範,會幫助前端更加清楚一些交互的規則。但是在前期與前端剛合作時,設計師要寫清楚交互細節,因為開發也需要時間熟悉規範。當然約定好規範,也是減少雙方在一些交互方式上 Argue 的時間。
對于一些定制類比較特殊的組件,建議讓前端同學沉澱成組件,保證整體設計的統一性,減少後期維護成本。
複雜的交互,建議提前與前端溝通,确認好交互細節,避免開發時,前端錯誤理解或無法實現,這時不隻是在設計稿上要标記,最好是找前端面對面溝通。基本上複雜的交互,開發的時間也不會太短,提前溝通能幫助前端預估好開發時間,也能避坑,順便建立好關系。
開發有時隻是大概 Review 一下設計稿,等到真正開發時,才會評估難易和時間,所以比較複雜的交互有可能會被忽略或錯估。
設計評審時,對于複雜交互或複雜業務邏輯,要充分與開發确認,盡量減少後期設計調整或更改。
二、驗收階段一般會由 PD/PM 牽頭,邀請設計師、測試一同參與産品驗收。若是小團隊,可能就是産品和設計兩個人。驗收前後的準備,可以以團隊形式進行,提高效率。
驗收時,可分驗收前、驗收中、驗收後來看。在不同的時間,做一些準備工作,也能讓驗收過程變得高效和愉快。
(1)與開發确認可驗收範圍
開發過程中,可能會因為一些原因,有些需求會被延遲或暫不開發,所以與開發确認驗收範圍是必要的。
(2)需求清單
羅列需要驗收的需求清單,重點需求或交互點可标記。清單可按産品模塊來劃分或項目,清單上可包含以下:
(3)測試用例
設計師比較少會寫測試用例,為了避免重要需求點驗收遺漏,可以有些針對性的梳理。測試用例不需要太複雜,符合設計師的需求就好,測試用例梳理過程是比較費時間,所以建議隻對複雜的一些業務場景。
示例:
(4)時間規劃
時間規劃也是讓驗收能夠順利完成的關鍵點之一,雖然工作最終能完成,但是沒有 Deadline 的項目,會無限期推遲,不利于整體項目推進。而且時間要連續進行,專心找 Bug,專心修 Bug。
設計驗收時間
開發修複時間
再次驗證時間
最後:設置最後截止時間
(5)需要開發配合的一些準備
測試賬号:一些需求的驗證,可能需要多賬号來驗證,提前準備好測試賬号是有必要的。
權限:如果涉及賬号權限,可以提前讓開發開通或授權
驗收環境的準備,如果是約定預發環境驗收,要讓開發同學提前部署
(6)其他
約定提 Issue 的存放位置,比如雲效和 GitHub 都有提缺陷的功能。同時要約定缺陷的等級,優先級【緊急】【高】【中】【低】設定标準是什麼,什麼樣的缺陷這次驗收是一定要修複的。
驗收通過的标準是什麼,是優先級高以上都修複完成就通過,還是優先級中以上。不管最後約定的規則是什麼,都需要同步給開發同學。
驗收時,對問題的描述同樣很重要。對問題清楚的描述,能幫助開發更好理解問題所在,減少彼此溝通的時間。對于比較難描述的問題,可以錄屏來記錄問題,然後當面和開發聊這個問題。
提 issue 時,有幾點建議:
标題清晰,寫清楚主要原因,例【模塊名稱】創建XX頁面,提交顯示成功,但是列表無數據
觸發條件或路徑描述清晰,寫清楚上下文,幫助開發了解問題發生過程
文字加上截圖,圖文并茂
不想隻寫問題,要把修改建議一起附上
UI 問題,直接在截圖上圈出有問題地方,并寫上正确值,減少前端來回看設計稿的時間,或許你一眼就看出間距有問題,但是對于前端來說,這始終是一個盲區。大家關注點不一樣,不需要在這僵持
同一個頁面的問題,比如同個創建表單的一些界面 問題,可以把問題提在一個 issue 裡面,可以方便前端同時改了。如果當中有高優化級的,可以單獨提一個。
驗證問題的時間最好可以隔一天。開發改好了,就會更改狀态,但是大部分前端不會在當時就發布,所以如果當下去驗證,基本上還是一樣的。除非開發自己和你說,他已經發布了。
驗收完成後,需要對驗收有個總結,産出驗收報告。驗收報告,包括驗收的基本情況,驗收的維度,驗收需求範圍,各模塊或各項目 issue 情況等等
(1)基本情況
驗收時間
驗收人
驗收環境
issue 地址
驗收範圍
測試賬号
(2)驗收維度
(3)驗收需求清單
按各模塊或項目,列清楚當前驗收的情況。
(4)驗收結果
對現有問題做一個結論,當前共發現 XX 個問題,其中:
截止 2022074 18:00:00, 當前修複情況:
三、複盤總結坦白講,我不是個喜歡做複盤的人,但是我基本上都是強迫自己做,因為腦袋知道這是件有益的事。
對驗收發現問題的總結,也能幫助我在下一次設計中,知道哪些地方需要多和開發們确認。哪些類型的交互需要考慮的更加仔細,盡可能提早發現問題,避免到驗收才發現交互不合理,要臨時調整。
最後的話産品驗收,始終會是産品的一個挑戰。但這就像每個生命都需要成長一樣,總是在磕碰中,砥砺前行。
本文由@箴鹽設計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