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約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衛國(今河南省安陽市内黃縣梁莊鎮)人,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又稱衛鞅、公孫鞅。後因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商于十五邑,号為商君,故稱之為商鞅 。
商鞅通過變法使秦國成為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政治上,商鞅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并制定了嚴酷的法律;經濟上商鞅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織,軍事上商鞅作為統帥率領秦軍收複了河西。
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制确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制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緻原有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農民兩大對立的階級的産生。
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随着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從而引起了社會秩序的變動。因此,紛紛要求在政治上進行改革,發展封建經濟,建立地主階級統治。各國紛紛掀起變法運動,如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起變法等。
戰國初期,秦國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産生和賦稅改革,都晚于其餘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後于齊、楚、燕、趙、魏、韓六個大國。為了增強秦國實力,在諸侯國的争霸中處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國吞并,秦孝公引進人才,變法圖強。
小故事
舌戰群儒
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打算在秦國國内進行變法,又害怕國人議論紛紛,所以猶豫不決。秦孝公召開朝會命臣工商議此事。
舊貴族代表甘龍、杜摯起來反對變法。他們認為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商鞅針鋒相對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複,何禮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然則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禮者未足多是也。”從而主張“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語出《商君書·更法篇》、《史記·商君列傳》)。這是以曆史進化的思想駁斥了舊貴族所謂“法古”“循禮”的複古主張,為實行變法作了輿論準備。
立木為信
商鞅變法的法令已經準備就緒,但沒有公布。他擔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國都集市的南門外豎起一根三丈高的木頭。
告示:有誰能把這根木條搬到集市北門,就給他十兩黃金。百姓們感到奇怪,沒有人敢來搬動。商鞅又出示布告說:“有能搬動的給他五十兩金(古時的“金”實際為黃銅)。”有個人壯着膽子把木頭搬到了集市北門,商鞅立刻命令給他五十兩黃金(黃銅)。
影響
商鞅變法是中國古代一次成功的變革記為新發,他讓秦國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并且為以後秦國統一六國奠定了基礎,而且确定了法治的思想。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經濟上,改變了舊有的生産關系,廢井田開阡陌,從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政治上,打擊并瓦解了舊的血緣宗法制度,使國家機制更加健全,中央集權制度的建設從此開始;軍事上,獎勵軍功,達到了強兵的目的,極大的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國家,為秦的下一步的戰略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為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侵犯了貴族們的利益,因之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太子傅 公子虔和太子師 公孫賈還教唆太子驷公開出來反對。商鞅在孝公的支持下,加強思想統治,新法得到推行。趙良勸說商君積怨太深,應當“歸十五都,灌園于鄙”、“不貪商、于之富,不寵秦國之教”,“君之出也,後車載甲,多力而骈協者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車而趨。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商鞅不聽。可是,前338年,孝公死,太子驷繼位,是為秦惠王。公子虔等乘機發動反攻,商鞅逃亡至邊關,欲宿客舍,結果因未出示證件,店家害怕“連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斃”;欲逃往魏國,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帥,亦不願收留(這可以說是死在自己的手中。)後來商鞅回到商邑,發邑兵北出擊鄭國,秦國發兵讨之,殺商鞅于鄭國黾池。商鞅死後被秦惠王在彤處以“車裂之刑”,滅商鞅之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