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上方綠标即可收聽主播林靜朗讀音頻
◆ ◆ ◆
大家好呀,我是梅也。
今天,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書,是我最喜歡的當代著名作家,餘華的《在細雨中呼喊》。
這是餘華的第一本長篇小說。小說從一個小男孩的視角,以碎片化的回憶形式,從家庭、學校、社會三個方面向讀者展示了一個少年所經曆的孤獨、幻滅以及困惑。
它讓我們看到了那個時代的衆生百相,讓我們感受到了愛與恨、尊重與鄙視、恐懼與敬畏、憤怒與熱情。如細雨中的呼喊一樣,觸目可見,觸手可及。
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兩個人從監獄裡的鐵窗往外看,一個人看到了爛泥,另外一個人看到了星星。”
挺住意味一切,認真活好自己。
讓我們一起去聆聽孫光林的故事吧。
作者:十點姚瑾
原生家庭欠你的,要靠自己赢回來
弗洛伊德說:“人這一生,總在彌補童年的缺口。”
在孫光林的原生家庭中,任勞任怨的母親在家裡沒有多少存在感。她生命中唯一的一次發洩,是在臨死前斥責丈夫不該把家裡的物件拿去讨好寡婦。
而父親孫廣才,在家裡充當了暴君、潑皮和無賴的角色。
他對待喪失勞動能力的祖父,盡是謾罵和嫌棄,在其父過世後,他甚至如釋重負地笑着說:“我的娘啊,總算死了。”
對待妻子,他缺乏相應的尊重,他明目張膽地與寡婦苟合,以多睡幾個女人為榮。
他還厚顔無恥地調戲大兒子的相親對象,黃了大兒子的婚事。又因摸大兒媳的屁股,被兒子孫光平割去耳朵。
在孫光明逞能救人喪命後,他還妄想利用小兒子英勇救人的事迹,讓自己成為城裡人。
在這種錯位分裂的家庭環境中,孫光林三兄弟之間的情感也非常淡薄。
印象最深刻的是孫光林被哥哥打破腦袋,去找父親告狀時,情急之下的哥哥竟劃傷了弟弟的臉,夥同弟弟一起誣陷是他先動的手。
而父親處罰的方式是将孫光林綁在樹上毆打而全村的孩子都興緻勃勃地站在周圍觀看,而他的哥哥和弟弟卻神氣十足地在旁維持秩序。
這些隔離和漠視,讓孫光林更加懷念和養父母在一起的時光。
六歲那年,因為家庭貧困,他被父親送給了孫蕩鎮的王立強、李秀英夫婦。
他曾這樣描述和養父母在一起的生活:“那個時期我是幸福的,雖然遠離了南門,但養父寬厚又不失嚴厲的愛溫暖過我,養母對我的信任感動過我。”
書中有兩個場景,體現了養父對他的愛。
一次是王立強叫孫光林去打開水,當孫光林準備出門時,他蹲下身,努力縮短他的身高,一遍遍地囑咐孫光林:“如果實在提不動了,你就将熱水瓶扔掉。因為提不動了摔倒在地的話,瓶裡的開水就會燙傷你。”
還有一次是因為孫光林不聽話被養父揍了一頓,當他得知孫光林還沒吃飯時,背着孫光林就進了一家飯店,給他點了一份最貴的三鮮面,而且為了給孩子一個台階下,他借口要上班先離開了。
他能顧及孩子的情緒,蹲下來和孩子平等對話,同時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
也難怪孫光林會覺得王立強在很多方面都更像一個父親。
雖然孫光林的原生家庭無比黑暗,幸運的是他并沒有放棄對幸福的幻想與期待,他以一種旁觀者姿态,與自己原生家庭進行心靈上的對立和反抗,通過不斷與自己的和解,完成了自我的救贖。
高中畢業後,孫光林通過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學,也逃離那個讓他感到窒息的家。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自我突破的曆程呢?固然出生由不得我們選擇,但我們可以把上天發給自己的每一張牌盡力打好,活出自己新的人生。
真正的友情,離不開溫暖的陪伴
羅曼.羅蘭說:朋友看朋友是透明的,他們彼此交換着生命。
書中描述了孫光林的四段友情。
第一段友情是在孫蕩。在孫蕩六年中,因為有同學國慶和劉小青的陪伴,讓孫光林貧瘠的童年生活充滿了色彩。甚至在回到南門以後,隻要一想起他們,内心就充滿了甜蜜。
第二段友情是在南門。養父王立強死後,12歲的孫光林回到了南門。親情的缺失,讓他極度需要朋友的慰藉。
最初他被開朗頗有号召力的蘇杭所吸引,想融入蘇杭的朋友圈,因為這樣能讓自己看上去像是擁有很多朋友。
成為蘇杭小跟班後,孫光林并沒有得到重視與尊重。蘇杭為了炫耀自己的威嚴,當着女同學的面用柳條抽打他的臉,還命他趴在地上。
不甘屈辱的孫光林選擇重回孤單之中。他甯願忍受寂寞的折磨,也不願意以恥辱的代價去換取那種表面的朋友。
都說兩個精神孤獨的人,容易走在一起。蘇宇是孫光林生命裡的第三段友情。當蘇宇走進孫光林的生活時,滿足了孫光林對友情的所有渴望。
他們惺惺相惜,相互溫暖。當敏感少年孫光林因沉浸在身體的變化和對女性的想象裡無法自拔時,善良的蘇宇告訴他,這種生理現象是每一個青春期男孩都要經曆的,沒啥稀奇,适時解除了孫光林的心理犯罪感,讓他能以一種合理的心态看待自己的青春成長。
蘇宇的陪伴,給了孫光林長足的溫暖和依靠,讓他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
而令人歎息的是,這段友情美好卻也短暫。
蘇宇的死,給了孫光林沉重的一擊,同時也讓他迅速成長起來,開始了自己的第四段友情。
在新朋友魯魯身上,孫光林好像看到了曾經無助的自己。他把蘇宇對自己的愛,延續到了魯魯身上,他像關心弟弟一樣關心着魯魯,小心維系着這份友誼,在付出愛的同時也接受愛,重新找到了心靈的寄托,重新拾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人這一生,會遇見很多人,有的人教會你愛與勇敢,有的人給你帶來教訓,有的人教會你珍惜,而有的人用離開教會了你成長。無論你遇到的是哪一種人,都沒有對錯之分,這些都是你人生際遇裡的一筆财富,讓你的人生豐滿而有意義。
人性中的微光,是人前行的動力
孫光林在成長曆程中,經曆了很多傷害、愚昧、孤獨和絕望。在書中,他用第一人稱口吻,描繪了那個年代人們的生活百态,向我們揭露了真實的人性。
譬如慈眉善目的祖父,摔破了碗以後,因害怕被兒子責罵,嫁禍于孫子孫光明;因夠不着飯桌,便唆使孫光明把飯桌腿鋸短;冷漠的父親,因為孫光林回家時正好遇見家中失火,便把他視為家中的災星。
譬如孫蕩的老師張青海,為了打壓孫光林,聯合學生國慶和劉小青,誣陷是孫光林寫的标語,最後成功逼迫孫光林承認了自己沒做的事。
譬如父母與王躍進發生沖突時,因孫光林沒出手相助,村裡人便認定這個世界上再也找不出像他這樣壞的人;當他們看到孫光林一個人在池塘邊哭和笑時,還給他貼上了怪物的标簽。
……
在那個文化荒原的年代,愚昧成為了時代的代名詞,禁锢着人們的思想和欲望。正是這種經曆,構築了孫光林内心世界的不完美。
但在孫光林殘酷生活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人性的微光。
譬如養父母對他的關愛;曾給予他精神寄托的小池塘;與劉小青、國慶、蘇宇和魯魯之間的友情;考上大學後,哥哥悄悄替他還上了高考報名費,為他準備了簡單的必需品,送他遠行……
這些人性中的微光,成為孫光林生命中彌足珍貴的回憶,讓他的生活有了寄托,有了前行的力量和勇氣。
羅曼羅蘭說:世界上隻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在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當我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難過、無助和絕望的時候,不妨像孫光林一樣,想想那些人生的至暗時光,來安慰現在痛苦的自己,你就能不斷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不斷向前。
當我們能用積極的心态好好生活,不再憂慮那些已成定局的事情,我們就能在逆境中奮起,實現人生價值。而這就是我們活着的真實意義。
▼長按識别二維碼,報名寫作課
在寫作中,遇見更好的自己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作者-
姚瑾,自由撰稿人,十點讀書簽約作者。相信生命之美在于内心的淡定和從容。百合小築。本文首發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29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号,轉載請在後台回複“轉載”。
林靜,十點讀書簽約主播,電台主持人。典型的雙魚座,矛盾的個體,偏愛白色。喜歡音樂、旅行、讀書、看球及一切美好的事物,相信聲音是有溫度的。晚聽經典、靜聽林靜。新浪微博@DJ林靜。
梅也每天與你共讀一本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