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為什麼要強調中軸線?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不僅是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還是中國擁有地鐵線路最多的城市,足足有着27條線路,但奇怪的是,這27條線沒有一條從故宮地底下穿過,這是為什麼呢?,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故宮為什麼要強調中軸線?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北京作為我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不僅是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還是中國擁有地鐵線路最多的城市,足足有着27條線路,但奇怪的是,這27條線沒有一條從故宮地底下穿過,這是為什麼呢?
故宮
故宮地下為何不修地鐵其實早在北京地鐵建設之初,地質專家就提出了一些相關條例,其中一條就是皇城根下不要動土,否則就會影響皇城角樓地基的穩定性。
北京城是上古時期永定河的沖積平原,河水沖擊後會造成泥沙沉積,所以北京的地質相對松軟,如果不把地基做牢固一些,會很容易導緻建築下沉。
泥沙沉積
因此故宮的地基極深,以最大的太和殿為例,不僅有着7米多高的磚層,下方還有厚度約6米的碎卵石層以及5.6米的木樁和填土交替層,幾部分相加起來有着将近二十米的深度。
故宮地基
全國範圍内地鐵普遍修建深度相當,想要在這麼厚的地基下修建地鐵,還不能破壞地底的建築結構,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也不敢冒這個險。
地鐵運行産生的影響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百噸以上的列車在鐵軌上運行,車輪與軌道接觸後,就成了一個個巨大的移動性線狀振動源,振動會通過鋼軌、隧道和土壤,像波紋一樣擴散到地表以及建築物内。
地鐵運行
雖然它引起的環境振幅和能量都比較小,不會像地震那樣,但地鐵一般情況下不會停止運行,那這些振動也會重複發生,長此以往就會使建築結構的強度降低,輕微的會出現牆皮剝落地闆裂縫,嚴重則導緻基礎變形或下沉。
捷克古教堂
比如在捷克繁忙的線路上,附近的一些磚石結構的古建築,就因列車通過時引起的振動而産生了裂縫,最終随着裂縫的不斷擴大,導緻了一座古教堂發生了坍塌,所以在故宮底下修地鐵就更加不可能了。
西安修地鐵同樣受此影響的還有西安,十三朝古都絕不是浪得虛名的,不但地下埋着各種皇親貴族,地上還有着各種古建築。
鐘樓
比如2号線途徑的鐘樓站,作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建築之一,為了避免地鐵運行時對其造成的振動影響,專家可沒少花費心思,在進行了大量的實測和建模分析後,除了穿過鐘樓時的線路,選擇了600米的半徑繞開鐘樓外。
還在鐘樓站地下鋪設了減震的鋼彈簧浮置闆道床,這些闆道床内的減振器可以很大程度上,将列車輪軌産生的振動吸收,并傳回鋼軌與列車本身,避免了能量順着隧道壁向外傳遞。
但相應的就是增加了不少的成本,一公裡的造價就多出了2000萬元,而且還減緩了施工進度,單是鐘樓站鋪設這些闆道床,就耗費了10個月以上的時間,也不難理解大家為什麼說西安地鐵修的慢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