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頭痛不一定就病在頭,腳痛不一定就病在腳,所以,肩背痛也不一定就病在肩背”
人到了中年,就開始出現很多健康問題,畢竟大部分都屬于亞健康人群,這兩年新冠疫情的影響,更是開始注重健康管理,以至于身體的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聯想到各種疾病。當然,提高健康意識方向是好的,但是往往很多疾病的早期表現是相似的,很容易出現混淆或是誤判,更有甚者會耽誤最佳治療時間,引起生命危險。
這不,小區的張大爺,退休之後一直過着遊山玩水的老年生活,沒有其他愛好,但就是戒不了煙,一抽就是30多年,倒也沒有大的毛病。不過最近一個月,少出去旅遊了,有人疑問,才知道是出現左側肩背的疼痛,之前工作長期有肩背痛毛病,張大爺也沒在意,不過近一個月是白天痛晚上也痛,所有之前的緩解辦法都不管用,最後還是家人的勸說下,做了個全面體檢。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張大爺被确診是肺癌,而且腫瘤已經侵犯到了胸膜,後來腫瘤全部切除,才保住了性命,現在張大爺也戒煙了。
近幾年來,由于空氣污染嚴重,加上吸煙、油煙等原因,導緻肺癌的發病率一直攀升。而在目前,肺癌在男性惡性腫瘤中排第一位,女性發病率則排在乳腺癌後面,位居第二位。
肺髒位于人體的胸腔内,又是内髒器官,因此開始出現什麼毛病也沒有痛感,這就導緻肺癌的早期是基本沒有什麼征兆的。肺癌的常見症狀是出現在呼吸系統,例如胸痛、咳血、咳嗽等,隻有12%的肺癌患者主要症狀表現在肩背疼痛,如果是根據臨床症狀判斷,很多患者會當成普通的肩背痛來看病,很可能誤診為肩周炎、肩頸疾病,甚至會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明明是肩背痛,怎麼查出來的卻是肺癌呢?很多肺癌患者是在早期沒有任何征兆的,隻有到了中後期,往往開始出現肩背痛症狀,甚至會加劇。中央型肺癌會在早期出現症狀,并且比較嚴重,而周圍型的肺癌則一般出現症狀比較晚而且輕微,甚至也有無症狀,隻有在體檢的時候才會被發現。
前面提到,隻有12%的肺癌患者表現為肩背痛,所以,肺癌跟肩背痛有什麼關系呢?
首先,肺癌發生在肺尖部。許多神經圍繞在肺尖部,當腫瘤生長到壓迫神經叢,就會導緻肩部或者上肢的疼痛,也有可能伴有上肢水腫、靜脈曲張等症狀;
其次,肺癌發生了骨轉移。當癌細胞由周圍的組織的侵犯到血液,再從血液轉移到骨,比如肋骨、脊柱、肩胛骨、骨盆等,就會造成骨質的破壞,因此出現肩背的持續性疼痛,并且這種疼痛往往跟日常活動是沒有關聯的,需要注意的是,當癌細胞發生到骨轉移階段,已經是肺癌晚期的症狀。
最後,肺癌細胞侵犯到胸膜。人的胸腔内部,有一層叫做胸膜,當癌細胞已經侵犯到背部的胸膜,就會導緻背部發生劇烈的疼痛,而且腫瘤是不斷地向外生長的,突破肺組織,侵犯到壁層的胸膜時,也會發生劇烈疼痛。
由此可以得出,當肺癌患者已經出現肩背的疼痛時,往往已經是肺癌的晚期了,這也是為什麼肺癌一經發現即晚期,手術已經無法切除,隻能選擇放化療階段。
肩背痛的原因很多,隻有肺癌原因比較特殊!判斷一種疾病其實是很複雜的,不但要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主要症狀和伴随症狀,還要通過醫療儀器嚴格的檢測,找出一些病症的體征,才能最後确診出疾病,接着才有後續治療。
就拿肩背痛這一信息為例,其實引起肩背疼痛的病因很多:
肩頸部疾病
如果長期坐姿不當、過度勞累所緻嗎,都會造成頸椎病等問題,就會出現有後背或是右上肢的疼痛、麻木;另外,肩周炎也會引起後背的疼痛;還有外傷引起的後背組織挫傷或者肋骨骨折等。
背部帶狀疱疹
有些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也會因為水痘-帶狀疱疹病毒導緻出現帶狀疱疹,當病毒侵犯到局部組織就會引發肩背疼,有時候疼痛會先出現,後出現疱疹。
肋軟骨炎或者肋間神經痛
肋軟骨炎是一種常見于胸骨、肋骨之間的肋軟骨中,不具有感染性的非特異性炎症。通常表現為胸痛,然後向後背部放射。同時,如果有結核、腫瘤,也會誘發右側肋間神經痛,最後表現在背部。
腹部疾病
不要以為肩背疼就一定跟肩背疾病相關。其實很多腹部的疾病會發生放射疼,疼痛感就會放射到右後背或者右後肩部。包括膽囊炎、膽囊結石、胰腺炎,除了表現在腹部疼痛之外,還會放射到右後背部甚至右肩部。而肝腫瘤,也會刺激膈肌,引起背部的疼痛。
泌尿系統疾病
當患者的右腎或右側輸尿管出現結石,也會表現為右後背部的放射痛,并伴有尿頻、尿急、血尿等泌尿系症狀,腎區有叩擊痛,做泌尿系B超可以确診。
以上的病症都可以誘發肩背的疼痛,但是說到肺癌,跟這些痛感還是比較特殊的!
肺癌引起的肩背痛通常是沒有明确痛點,按壓也沒有明顯的痛感;其肩背日常活動也不會受限制,這種肩背疼痛通常是持續性的;随着病程發展不斷加重,同時可能也會伴有胸痛,休息也不能緩解,服用止痛藥隻能暫時性緩解,但不能阻止進行性疼痛的加重;多數也會伴有頸部和鎖骨上淋巴結腫大,出現上腔靜脈綜合症,例如面部浮腫、頸部粗大等;大部分發生疼痛都是在腫瘤的同一側肩膀,少數也會出現雙肩部疼痛狀态,多數患者會伴有上呼吸道症狀,比如血痰等。
除了肩背疼痛之外,這些症狀也是肺癌信号!早期肺癌是很多沒有任何征兆的,因此,建議大家到了40歲左右,就要開始做一些癌症篩查了,目前,比較有效的辦法就是做肺部的低劑量高分辨CT檢查,輻射低,敏感度和準确度也比較高。
除了檢查手段外,也需要根據肺癌的常見症狀來判斷:
(1)局部症狀:咳嗽、痰中帶血或咯血、胸痛、胸悶、氣急、聲音嘶啞等由腫瘤本身在局部生長時刺激、阻塞、浸潤和壓迫組織所引起的症狀。
(2)全身症狀:發熱、消瘦、貧血、惡病質等。
(3)其他症狀:由于肺癌所産生的某些特殊活性物質(包括激素、抗原、酶等),患者可出現一種或多種肺外症狀,常可出現在其他症狀之前,并且可随腫瘤的消長而消退或出現,臨床上以肺源性骨關節增生症較多見。還有腫瘤轉移到淋巴結、胸膜、靜脈等其他器官引起的吞咽困難、靜脈怒張、腰痛、骨痛等。
寫在最後:
.這裡要提醒大家,判斷病理不能太盲目。頭痛不一定就病在頭,腳痛不一定就病在腳,而肩膀痛也不一定就病在肩膀,所以,當發現身體出現持續性不明原因的異常時,建議盡早到醫院就診,特别是年紀大的老年人群體,當自己的判斷跟醫生不一緻時,還是相信醫生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