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京津冀評劇名家

京津冀評劇名家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5-06 02:05:14

京津冀評劇名家(評劇故裡河北灤南老藝人夫婦靠一口)1

葛志安和何淑芹老兩口在家裡演唱原汁原味的“大口落子”。 杜昭 攝

中新網唐山3月27日電 (白雲水孟潮)“今兒是世界戲劇日,咱老兩口也應應景,唱一出兒。咱是唱‘一闆三眼’呀,還是唱‘二六闆’呀,是‘剁闆’還是‘緊打慢唱’?”27日早飯後,河北省灤南縣胡家坡村83歲的何淑芹老人準備跟老伴兒葛志安練上一段“大口落子”。

在中國,評劇是北方地區流傳較廣的地方戲曲。評劇形成的早期吸取了河北梆子、京劇、山西梆子、河南豫劇等多種劇種元素,被稱作“蓮花落”、“大口落子”。

河北省灤南縣是評劇創始人成兆才的故裡,如今,在灤南縣民間,還保留着評劇最早期“大口落子”的唱腔。“大口落子”高亢、激越、潑辣、粗犷,唱腔比較長,色彩悲怆。

京津冀評劇名家(評劇故裡河北灤南老藝人夫婦靠一口)2

葛志安拿起二胡,準備和老伴何淑芹一起在家裡演唱原汁原味的“大口落子”。 杜昭 攝

何淑芹是從14歲開始學習評劇的。“過去唱腔鼻音多,顫音也多,老腔老調,彎拐得比較硬。現在改良後的唱腔比較短,唱腔好唱。”何淑芹說。

葛志安是當地資曆最老的琴師,他和何淑芹是當地民間僅有的幾位能原汁原味唱出“大口落子”的老藝人。兩人原來在縣劇團的日子裡,葛志安編戲、寫譜和教唱,何淑芹唱戲,《秦香蓮》《牧羊圈》《楊八姐遊春》都是他們常演的劇目。

“那時候7天排練一次,排新戲的時候要走場、學唱、寫譜,時間要長一點,大型戲半個月能排完。”葛志安說。

退休後,兩人的功夫都沒有撂下。何淑芹常去河邊吊嗓子,每天都要喊上一喊。葛志安也時常拉起二胡,吸引着衆多群衆圍觀叫好。在家裡,老兩口也經常練上幾段《唐知縣審诰命》《劉巧兒》《花為媒》《張羽煮海》等。

何淑芹說,如今的評劇唱腔吸收了衆多劇種的優勢,更加豐富婉轉,但是“大口落子”作為評劇最初期的聲音,更加樸素,留存的是這一方水土的記憶。

兩位老人也很擔憂,如今行業不景氣,學戲的孩子出路不多。“有人唱才能有傳承和發展,特别是能寫唱詞的人要堅持下去。”葛志安說,他們時常參加胡家坡村新明劇團的演出,這個小劇團裡的成員都是附近各村農民,平均年齡60歲左右。

“人們口裡傳唱的唱腔已經随着時代的發展不斷演變了,但人們對這門藝術的熱愛,還很強烈。”葛志安内心希望,“大口落子”能在這裡弦音不絕,滋潤着評劇更好向前發展。(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