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複課開園的條件?來源:新京報于情于理于法,一些網友毫無緣由的惡評,都是對幼兒園這種積極複工複産自救行為的打擊,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幼兒園複課開園的條件?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來源:新京報
于情于理于法,一些網友毫無緣由的惡評,都是對幼兒園這種積極複工複産自救行為的打擊。
雲南麗江,一家辦了20多年的民辦幼兒園目前有70多名教職工,因疫情關系至今仍未複工。因為幼兒園要支撐下去每個月至少需要30萬,迫于無奈,他們開起了包子鋪生産自救。現在每天平均能賣70單,顧客大多是學生家長。
這事原本隻是小事一樁,沒想到卻引發網友激烈争論,甚至一度被吵上微博熱搜。
雖然大多數網友認可幼兒園的行為,認為這是一件“很溫暖的事”,但也有人表示很不理解幼兒園的行為,甚至很偏激地認為如果家長不買食品,涉事幼兒園就會針對相關的孩子;還有的網友甚至沒看完報道,就質疑幼兒園有沒有生産資格。
針對新聞事件,民衆當然都有在公共輿論場自由表達的權利。但無論反對還是贊成,首先都應該基于基本的客觀事實,而非躲在鍵盤背後肆意發表一些誅心言論。變着法地發現甚至臆造“人性之惡”,這樣的思維以及相應的行徑,隻會讓一些人與真正的善越走越遠。
就拿幼兒園開包子鋪自救這事來說,從目前新聞已知的信息來看,這家幼兒園之所以開包子鋪,根本原因當然是疫情之下幼兒園需要自救的現實。
但該幼兒園園長有此念頭,也是有家長認為“幼兒園的早餐味道很不錯,可以制作一些拿來賣”。該幼兒園在小範圍嘗試後,也趕緊辦了個體工商戶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并租賃了新的店面。也就是說,這是完全合理合法的經營。
學校與家長的利益本身就是統一的。因為疫情開不了學,其實不隻學校着急,家長也感同身受。畢竟,如果學校支撐不下去而倒閉,那家長也面臨經濟損失以及更換學校等時間、精力成本。
可目前看,部分網友毫無緣由的惡意、質疑,是對幼兒園這種積極複工複産自救行為的打擊。
從更深層次的角度來看,幼兒園開包子鋪自救,不僅不是“不務正業”,反而是在危機之下發掘潛能進而尋求逆境重生的現實樣闆。而對于社會而言,這樣的選擇和行動,也有利于充分活絡社會資源,助力複産複工。
古語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又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這些古諺與名句,用在形容“幼兒園開包子鋪自救”這事上,再貼切不過。
對于這樣的情況,社會和公衆層面,不僅不應該冷嘲熱諷,充滿戾氣,還要多些理解和包容,對他們生産自救的行為有基本的尊重。
當然,我們也應意識到,從實際效果來看,現在每天平均能賣70單的包子生意,相比于幼兒園每月30萬的花費來說,還是杯水車薪。所以,對于這樣的生産自救,在鼓勵支持之外,更應從政策層面給予他們更有實質性的幫助,讓他們生産自救的能力更穩固有力。
據悉,之前教育部曾發布重要通知,要求各地做好民辦幼兒園的扶持工作。出台包括财政補助、租金減免、稅費減免、金融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積極扶持民辦幼兒園發展。相比“開包子鋪自救”,這樣的政策性支持,才是民辦幼兒園等機構渡過難關的關鍵。
進一步而言,對于現實中各種版本的“跨界自救”,都應有相應的政策和機制支撐。隻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化危為機”,早日回到常态生活。(默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