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古筝曲賞析?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春江花月夜古筝曲賞析?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白雲一片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潇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這首詩以寫月作起,以寫月落結,把從天上到地下這樣寥廓的空間,從明月、江流、青楓、白雲到水紋、落花、海霧等等衆多的景物,以及客子、思婦種種細膩的感情,通過環環緊扣、連綿不斷的結構方式組織起來。由春江引出海,由海引出明月,又由江流明月引出花林,引出人物,轉情換意,前後呼應,若斷若續,使詩歌既完美嚴密,又有反複詠歎的藝術效果。
前半部重在寫景,是寫實,但如“何處春江無月明”、“空裡流霜不覺飛”等句子,同時也體現了人物的想象和感覺。後半部重在抒情,這情是在景的基礎上産生的,如長江流水、青楓白雲、簾卷不去、拂砧還來等句,景中亦自有情,結尾一句,更是情景交融的名句。全篇有情有景,亦情亦景,情景交織成有機整體。
詩歌寫了許多色彩鮮明的形象,如皎月、白沙、白雲、青楓等等,這些景物共同造成了柔和靜谧的詩境,這種意境與所抒發的綿邈深摯的情感,十分和諧統一。
詩歌每四句一韻,平仄相間,韻律婉轉悠揚。為了與纏綿的感情相适應,語言采用了一些頂針連環句式,如“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何處相思明月樓66,可憐樓上......”“江潭落月複西斜,斜月......'0一唱三歎,情味無窮。對偶句的使用如“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等等。句中平仄的講求如“滟滟随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江流婉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平仄變換與律詩相同,使詩歌語言既抑揚頓挫,又清新流暢。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流波将月去,潮水帶星來。”楊廣此首借題生義,一掃豔媚。黃昏遠眺長江岸,暮霭沉沉,江水淼。“平不動”是水波不興。江面平坦甯靜,江邊春花如火,開得滿滿當當。他寫春夜潮生,江水滔滔。“将月去”,“帶星來”将水波激蕩,月星交輝的情景寫得極宏大,于寫景的壯闊中寫出了時間的流逝。寥寥四句詩,将春江花月夜收納其間,繪出一幅江月勝景圖。“流波将月去,潮水帶星來”,緩緩讀來,如欣賞清秋月夜之畫,風緻婉然。此句好在平實,一個“将”字,一個“帶”字,都是比較虛的動詞,不會破了月明星稀的安穩美感。
總而言之,詩人憑借對春江花月夜的描繪,盡情贊歎大自然的绮麗景色,讴歌人間純潔愛情把遊子對思婦的同情擴大開來,與對人生哲理的追求、對宇宙奧秘的探索結合而來,從而彙成一種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優美而邈遠的意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