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新年以來,我在醫院與大哥家(老媽的住處)之間來回奔波,看着老媽的身體日益衰弱,藥石罔極,心内傷懷。3月4日,老媽安詳地走完了她近一個世紀的人生(1924年9月生人),駕鶴西去。老媽與老爸(8年前以93歲高齡辭世)一起,辛苦養育了我們兄弟四人,也一手帶大了孫輩、重孫輩,一生慈愛、勤儉。3月6日,我們奉安老媽,讓她在天國與老爸團聚。回想老媽的一生,感慨萬千,無以言表。這一生,我與老媽的母子情緣已有62多年,她似乎什麼也沒說,什麼也沒做,但我知道,我這一生對世界的所有認知,全部情感都源自于她!
老媽,一路走好!我知道您會在天國與老爸一起,一如既往地守護兒孫們!此刻,所有的話語都是多餘的,所有的文字都顯得蒼白!僅以舊時的3篇遊九華山日記,祭奠老媽,緬懷老爸。
九華山的地藏菩薩,超度六道衆生脫離輪回到達清涼彼岸。菩提妙心堅如金剛,為一切衆生所依。願地藏菩薩,護佑衆生,也保佑老媽一路吉祥,在天國與老爸再續前緣。
2019年10月21日清早,我與夫人一起由池州乘青九公交至九華天池,遊罷(内容略),再返回下車處,仍乘青九公交來到九華山客服中心柯村。九華山門票190元,3日有效,另加柯村-九華街、柯村-花台、鳳凰松-九華街3條線路來回一次的景交車費50元(可以分段買,但若登天台峰以買通票為佳)。
九華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青陽縣西南20公裡,屬黃山支脈,北與長江臨近,南與黃山毗連,方圓120平方公裡,是以佛教為特色的山嶽型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九華山,古稱陽陵山、九子山。唐代,因李白“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挂綠水,秀出九芙蓉”的詩句,改名九華山。作為地藏菩薩應化道場,九華山與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合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千姿百态的99座奇峰,狀如蓮花,素有“蓮花佛國”之稱。
九華山的山峰,人稱“有名之峰九十九,無名之峰九十九。”“從此置身千仞上,不須别處覓蓬萊。”這其中,以天台峰、蓮華峰、天柱峰、羅漢峰、十王峰等9峰最為雄偉。山中,雲海、日出、霧凇、佛光等自然奇觀,氣象萬千,美不勝收,素有“東南第一山”之稱,“秀甲江南”之譽。
九華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山勢清雄奇秀,峰巒列峙,怪石峭拔,松竹竟翠,清溪幽潭,飛瀑流泉,構成一幅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畫卷。山間,名刹古寺林立,與自然風景巧妙結合,可謂風光優美、靈氣彙聚。
在柯村安頓了行李,我們前往不遠處的大願文化園遊覽。這裡是為光大地藏菩薩證道九華的聖迹,弘揚菩薩“衆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精神而新建的人文景區。總規劃面積2836畝,分為主景區、印象九華和世界佛教文化交流中心三個功能區。以前收門票180元,2019年起免費開放。
景區的主要看點是世界上最高的露天大佛銅像。高達99米的地藏菩薩銅像,寓意九華山九十九座山峰、金地藏享年九十九歲。銅像為比丘立像,背東面西,右手執錫杖,左手托摩尼寶珠,以獅子峰為背景。據說,太陽初升時,從佛像正面看,可見萬道霞光;每年春分、秋分時節經常出現“佛光”。
地藏菩薩銅像
金喬覺(696-794),古新羅國(今朝鮮半島東南部)國王金氏近族。相傳其人“項聳奇骨,軀長七尺,而力倍百夫”,“心慈而貌惡,穎悟天然”。24歲時削發為僧,攜白犬“善聽”,從新羅國航海來華。初抵江南,經南陵等地上九華。金喬覺向青陽縣居士闵讓和乞一袈裟地,不意展衣後竟遍覆九峰。闵讓和十分驚異,由驚而喜,先讓其子拜師,自己随後皈依。九華山寺殿宇中,地藏聖像左右随侍者即闵讓和父子。
地藏菩薩銅像
金喬覺,卓錫九華。栖身岩穴,苦修數十載。99歲時(唐貞元十年,公元794年),金喬覺忽召衆徒告别,趺跏圓寂。相傳其時“山鳴石隕,扣鐘嘶嘎,群鳥哀啼,地出火光”。徒衆将其肉身置于函中,3年仍“顔色如生,兜羅手軟,羅節有聲,如撼金鎖”。衆佛徒據《地藏十輪經》“安忍不動如大地,靜慮深密似秘藏”的地藏菩薩形象,認定金喬覺就是地藏菩薩現身于世,遂建一石塔,将肉身供于其中,尊為金地藏。嗣後在九華山神光嶺配以殿宇,稱肉身殿。由此,九華山成為十方信士頂禮膜拜的地藏菩薩道場。
佛經記載,夏曆七月三十日(月小二十九日)為地藏菩薩聖誕日,相傳也是金地藏成道日。九華山僧侶每年的夏曆七月三十至八月初六日都要在肉身殿舉行重大活動,誦《地藏菩薩本願經》,守地藏肉身塔,稱“地藏法會”。法會期間,民間則有“百子會(團)”等朝山進香活動。
大願文化景區一角
整個大願文化景區内,自然與人文合為一體,古樸與現代融為一爐,秀水靈山,碧樹參天;重檐翅角,樓閣相對;碑塔聳立,造像如生。既是禮佛的聖地,又是增長佛學知識與人生智慧的佳處。
2019年10月22日清晨,我們将行李寄存在柯村的酒店裡,帶上必備的物品,乘景交車來到花台,然後乘索道上山,至高空棧道。
高空棧道
沿棧道而行,一面是筆立的山崖,一面是九華山的闵園景區。山,高低起伏、時遠時近,眼前一派蔥茏,美景不停變換,真可用移步換景來形容。出棧道是一段上行的階梯,因其高峻陡峭,美稱“好漢坡”。經過一個觀景台後再上行便到了花台頂峰——大花台。站在花台頂上,大古峰、天柱峰美景可以盡賞。原路返回,由棧道處的岔口繼續前行,便進入清涼台區域。由這裡反觀高空棧道,别是一番景緻。再往前行是一個布滿奇峰怪石的山谷,稱夢幻石谷。先下行至谷底,再向上行至另一座山峰——蓮台峰的頂部,最終進入天台景區。谷中異石因象形而取了不少名字,如大象、馬頭、佛手、蘑菇、恐龍、鬼怪精靈等,惟妙惟肖,仿佛是一座奇石的天堂。
大象出林
步步高
觀景台處觀景
花台
花台觀景
清涼台區域
夢幻石谷
花台景區與天台景區,導圖與實際山路的劃分并不一緻。導圖上以百步雲梯為界,而山路的石牌标志則以密宗塔林後為界,比導圖上的遠許多。其中,鑽山神鼠,按路牌應屬花台景區。神鼠位于羅漢墩北百步雲梯上方。尖頭、小眼睛、頭頂長着一溜絨毛,體态憨厚、穩健,正朝拜着西方的如來佛祖。相傳,鑽山鼠原來十分兇殘,為害天下,後經地藏菩薩教化開悟,改惡從善,從此便有了佛性。
密宗塔林
鑽山神鼠
由花台标志牌到天台的路不算長,也不算陡,中間的美景以一線天最為精彩。
一線天
天台峰頂是個面積不太大的平台,平台上建有天台寺。此刻,幾位和尚正帶着一群信衆頂禮膜拜,這也是九華山到處可見的文化盛景之一。站在天台正頂,視野極為開闊,隻可惜,今天的能見度不高,所見不遠,也不太明晰。遙想明空萬裡之時,山頂雲煙飛騰,置身藍天白雲之中,定有“非人間”之概!
當地人有“不登天台,等于沒來”的說法,明白地告訴人們:“九華勝境在天台”。
天台寺
觀音殿
天台萬佛樓
下天台的路旁,巨大的岩石一路相伴,因其形狀命名為“青龍背”。據研究,這是中粒鉀長花崗岩中,南北走向的垂直節理發育且切割較深,後期在風化剝蝕、流水冰凍和重力崩塌的不斷作用下侵蝕成厚僅3-5米,長約50米的南北向薄脊。
登天台寺路右為“青龍背”
由天台至十王峰的路很容易走,不多會便站上到十王峰頂。十王峰,位于天台峰南側,海拔1344.4米,為九華最高峰。山頂面積很小,但四面無遮,正是觀景的好去處。在此回望天台峰上的天台寺,真有仙山瓊閣的感受。隻是天公不太作美,缺少藍天白雲的相襯,遠景風光大打折扣。由十王峰下行的山路,陡得很可觀,當然景緻也算對得起我們的辛苦,特别是怪石,十分可觀。著名的有位于十王峰西南側的雙桃石。隻見巨石高聳,四面無遮,上托兩石,頂尖下圓,狀若2顆仙桃。據說由缽盂峰眺望,又似二士并列,故又名二士峰。還有立于山石之上、狀若海馬的海馬石。據研究也系中粒鉀長花崗石,沿垂直、水平節理面差異風化而形成的象形石。
十王峰頂地理标志
十王峰頂眺望拜經台、觀音峰上院
十王峰上眺望觀天台
下十王峰後有2條路,既可由此乘索道下山,也可步行下山,我們決定步行。第一景是拜經台,以古拜經台和台内傳為地藏足印石而聞名;再下行是觀音寺,以石景“觀音慈航”聞名。由寺後西北俯視,一石峭立,衣帶飄搖,面向東北欲行,酷似女相觀音,人稱觀音峰。這兒立有一塊提示牌,由觀音峰下行至鳳凰松有5404級台階,年邁體弱或有心腦血管疾病者慎行。
十王峰下山路
十王峰山路一景
十王峰山路一景
海馬石
雙桃石
拜經台、拜經亭
拜經台大雄寶殿
古拜經台
遠眺拜經台
觀音峰 觀音慈航
複興庵
複興庵遠眺
吉祥寺
漸入蓬萊
提示牌提示的一點兒也沒錯,由天台下行的山路既陡又長,甚至可以用漫長來形容,這中間也沒有多少可觀的景緻。幸而我們是下行,否則可真的要累得夠嗆。一邊機械性地走着,一邊想着某人說過的一句話:登山能讓人在面對困難時成長。縱情山野,我們會在對大自然的探險中收獲更多的體驗與感悟,也會在感受山林奧秘的同時,培養與登山夥伴休戚與共、互相扶持的精神,還能滋養個人内心安靜與沉穩的氣質。細想,頗有幾分道理。
終于,經過一段險陡的天梯,再過一座近年新建的大廟,便下到了闵園景區。這裡是一條山谷,地勢較為平坦,尼庵群落散布于石闆街的兩旁及不遠處。闵園景區最著名的風景是一棵名為鳳凰松的古樹。樹齡1400餘年,高7.68米、胸徑0.99米,造型奇特,酷似振翅欲飛的鳳凰,李可染譽之為“天下第一松”。
闵園尼庵群
鳳凰松
穿過衆多小寺(即導書上所說的“闵園尼庵群”),來到乘車處。時近黃昏,我們在此乘車前往九華山的中心——九華街。
九華街位于九華山化城盆地,海拔600多米,是九華聖地的中心,也是九華山人文景觀的荟萃之地。傳統的九華街不過1公裡長,而今已辟為方圓約4平方公裡、四面環山的山村小鎮。景區的管理機構、車站及各類服務機構均設于此,成為南來北往的香客和遊人的集散地。古色古香的大小佛寺、形形色色的商店、不同檔次的賓館,還有民居、學校,點綴以古樹、山溪、池塘……佛興商榮,好個僧俗共處的奇妙佛國山城!若有時間,在九華街多住幾日,細細遊覽九華街的寺院和名勝古迹,然後以九華街為出發點,飽賞周圍的九華勝景,實在是個不錯的選擇!特别是北山景區,即由山北麓的二聖殿,經無相寺、甘露寺、龍池瀑布、萬壽寺等至九華街,全程7.5公裡,是盤山公路開通前的傳統登山道。若有時間走走,在山寺林溪之間,與曆史上登山的古人相對視,應該會有許多驚人發現!
吃過晚飯,我們開始閑逛。此刻的九華街上,燈火輝煌,熱鬧非凡。轉了一圈發現,這九華街有寬街,也有小巷,但基本上構成一個環路。路中,除了寺院便是店鋪,經營的全是九華特産,以各種草藥居多。
九華黃精久負盛名,既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又具有保健功效。民間有“北有長白人參,南有九華黃精”之說,明代醫學大家李時珍譽之為“寶藥”。據傳,當年金地藏在九華山苦修,全無衣食保障,卻因服用黃精而壽至99歲。我們在去往天台峰頂的路上,幾位村民正提着竹籃售賣山貨。其中有3棵節根狀的東西,樣子很是奇怪。山民說是野生的鮮黃精,可以切片炒着吃。我們并不識貨,鑒于九華黃精的盛名,買了看上去樣子最為周正的1棵。不過,九華街商家售賣的黃精均為曬幹了的切片,價格不等。隻是選擇太多,反倒讓人沒法選擇了。
2019年10月23日。清早起來,我們拜訪的第一座寺廟便是距離最近的化城寺,也是九華街祖寺。寺始建于晉代,居全山百寺之首。寺依山而建,從山門至藏經樓,前後四進,随地勢漸高,富有江南山區古寺的建築特色。現已辟為九華山佛教文物展覽館。
史載,公元401年印度僧人懷渡來此修行,标志着佛教傳入九華山;唐開元年間(773-741),新羅高僧金喬覺來到九華山,在當地士紳幫助下建立道場。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青陽人諸葛節等建寺,請地藏居之。建中二年(781)正式辟為地藏道場,皇帝賜額“化城寺”。“化城”源出《法華經》。一次,釋迦牟尼與弟子去布道,路險道艱,弟子饑渴難忍,不願繼續前進。佛祖用手一指,對弟子說:“前面就是城池,請前去化齋”。其實這是佛祖點化而成的一座城池。
華城寺自建成後,屢有廢興。現存建築主要是清光緒五——十六年(1879-1890)重建的,唯藏經樓是明宣德年間建築。明清時期,九華山香火極盛,以化城寺為中心的九華街初步形成。
化城寺前是一個呈圓形的廣場,廣場中間有“娘娘塔”和半圓形的蓮花池——傳為當年地藏放生的月牙池。
化城寺山門
化城寺廣場
娘娘塔
化城寺廣場
放生池
過廣場,右轉至2座相鄰的小庵堂:龍庵和長生庵,二庵的對面是近年新建的較大寺院——旃檀禅林。寺始建于清光緒十二年(1886),樓閣叠接,規模較大,環境幽雅。據說創建時,所用棟梁全部選用附近山丘上的古木大樹。古樹木質堅硬,紋理纖細,異香撲鼻,近似檀香木。創寺僧人将它喻為佛家珍視的旃檀木,故以“旃檀禅林”作寺名。
大行願門
大悲寶殿
大願寶殿
蓮花佛國坊
門坊
彌勒
鐘樓
出旃檀林,左拐繼續向前行進,很快來到地藏禅寺。寺後,登上84級台階,過城堡式山門即是裝飾精美的肉身寶殿。明萬曆年間,朝廷賜銀重修地藏王肉身寶殿,并賜“護國月身寶塔”額匾。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殿宇。光緒十二年(1886)再度大規模重修肉身寶殿,将殿門改為正南向,門額懸“東南第一山”橫匾。殿宇呈方形,重檐歇山頂,仙鶴、麋鹿、牡丹、青獅、彩鳳、蟠龍等珍禽異卉,雕飾于重檐之間,鮮豔奪目,可謂雕棟畫梁,金碧輝煌。
遠眺地藏禅寺
地藏禅寺
彌陀殿
肉身寶殿中立紅色木質寶塔一座,亦稱“地藏塔”,高15米,七級,八角形,剔透玲珑。塔下承以漢白玉基座,高1.8米,塔基四角有四柱頂梁。木塔内置三級石塔,金地藏的肉身供奉其中。1200年前,地藏菩薩涅槃後,肉身不腐、安然如生,弟子遂将其肉身安置于此。塔内壁用赤金貼寫《地藏本願經》。塔每層八面皆有佛龛,每龛内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共有大小不一的漆塑像56尊,均塑于光緒十二年(1886)。
護國肉身寶塔
肉身寶殿
肉身寶殿後有條山間小路,我們由此向小天台進發。小天台是晨觀雲海,夕賞落日紅霞的佳處。小天台寺内有佛像88尊,據供法與九華其它寺廟不同。
肉身寶殿後山間小路通往小天台
小天台
小天台處觀景
由小天台原路返回,肉身寶殿後有一個岔路,由此往回香閣與萬佛塔。
回香閣是座不太大的寺廟,寺内的磚雕照壁很是精彩。寺後的萬佛塔為近年新建,塔内的每一層都供有佛像,大佛像周圍,沿塔壁供奉有許多小佛像。據說有佛一萬多尊,故名萬佛塔。
回香閣全景
回香閣山門
回香閣照壁
萬佛塔
回香閣側有一個路标指示可以通往鳳凰松。我們則繼續前行,來到位于九華東峰之頂的東崖禅寺。崖頂巨石突兀,狀如蒼龍昂首。相傳,唐開元末年,新羅國高僧金地藏初來九華便在此晏坐,清修苦行16載,遺有飛身處、龍女泉等聖迹。明代在此始建寺廟,寺西側還留有明代心學家王陽明手書的摩崖石刻。清代擴建寺廟,高閣崇樓如雲海巨舫,故又名東崖雲舫,為九華八大景之一。可惜,1933年毀于大火,現寺為近年于原址重建。這裡是俯瞰九華山鎮(九華街),環顧九華諸峰的好地方,特别是寺旁的鐘亭,據說天氣晴好時,極目遠眺,可見長江如練,橫于天際。除了盡覽佛國風光,伫立雲舫還猶如揚帆破浪于浩淼煙波之上,令人心曠神怡。
東崖禅寺
禅寺遠眺
東崖雲舫
鐘亭
鐘亭俯瞰九華街
過東崖,繼續向前,不多遠便至觀“天然睡佛”的最佳處。天然睡佛由大古峰以南,花台景區内的8座山峰組合而成。在此觀看,法相莊嚴的睡佛仰卧于群峰之上,頭枕天台群峰,仰面天際,面龐飽滿:睫毛可見、鼻梁高聳、下颌圓潤、喉結突出,面目慈祥、五官清晰。天然睡佛的額頭至眼睛由小花台景區組成,鼻和頸部由大花台景區組成,整體形象栩栩如生,有“橫看是山,豎觀為佛”之稱。
天然睡佛
再往前走便是百歲宮。百歲宮,原名摘星庵,又名萬年禅寺,始建于明代,位于插霄峰(東峰)上,與祗園寺、東崖寺、甘露寺并列為九華山“四大叢林”。
明萬曆年間,五台山僧人海玉(字無瑕,宛平人)雲遊至九華山,“初住東岩摘星亭,見獅子山左右,有龜蛇供護之狀,遂卓錫焉”。海玉在此處以野果為食,用舌血(一說指血)和金粉,費時20餘年抄寫《大方廣佛華嚴經》計81卷,字體圓潤清秀。曆數百年,這部華嚴血經至今仍保存于寺内。明天啟三年(1623),海玉盤腿坐化,享年110歲,世稱百歲公。衆僧将屍骨置于缸中,3年後,王欽差來山進香。夜見霞光,因起視之,見海玉結迦趺坐,面色如生。遂将肉身塗金保護,供奉庵内,并奏聞朝廷。崇祯三年(1630)敕封海玉為“應身菩薩”,賜海玉肉身塔名“蓮花寶藏”。後經過改建,易庵為寺,以禦題“護國萬年寺,欽賜百歲宮”,定寺名百歲宮。
百歲宮遠景
百歲宮
應身菩薩
百歲宮建築,依山順勢向上排開,重重殿宇,層層高起,直達山巅,與周圍山林景色相映成趣。各層殿院又都在統一體中,毗連相通,各具特色,給人以曲折多緻,變化無窮的感覺。
和尚肉身是獨特自然環境和豐富文化氛圍形成的特殊産物——僧人圓寂後,肉身不腐,自成木乃伊,在我國佛教名山、古刹中亦屬罕見。九華山已發現肉身14具,多為年齡在百歲左右的僧尼留下的。可能與長時間吃素,死時體内水分少,坐化瓷缸密封好,用炭質優量足等有關。目前,九華山有4尊肉身最為著名:金地藏肉身(肉身寶殿)、明無瑕肉身(百歲宮)、當代大興和尚肉身(雙溪寺)和慈明和尚肉身。
出百歲宮,沿山路而行,可去著名崖寺老虎洞。山路一會兒上,一會兒下,由這山到那山,再下到半山腰,1個小時後終于看到了開于山崖間的老虎洞和依老虎洞新建的伏虎寺。這兒是個山環,不是登高觀景點,但觀對面的山景很是不錯。
通老虎洞山路
伏虎寺
老虎洞
老虎洞上方奇石
由老虎洞原路返回,中途穿西天寺而過開始下山。下到山腳便是位于九華街入口處的九華山四大叢林之一——祗園寺。祗園寺初建于明嘉靖年間,清代幾經重修和增建,是九華山最早的宮殿式寺廟,也是規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刹。
相傳,釋迦牟尼在祗園宣揚佛教20餘年。該寺取印度佛教聖地“祗園”命名,以象征釋迦聖迹。寺分三進,但前殿軸線和中、後殿軸線呈45度角,是國内寺廟建築中少見的不對稱平面分布。祗園建築群參差錯落,雖說新老建築混雜一處,規模倒也宏偉。而下山的乘車處便在祗園寺的前方。
祗園寺外景
祗園寺
藏經樓
大雄寶殿
按計劃,我們準備在九華街及周邊遊玩半日,然後乘車下山,趕14:30去湯口(準備由此登黃山)的長途車。不想一路下來,美景太多,無法在12點前後下山。于是改變計劃,索性玩了個夠再乘車下山,在柯村住一晚,第二天一早乘車去湯口。
因為是由花台上山的,這條柯村-九華街的著名盤山公路還未走過,這會子由此下山算是補齊了。汽車在朦胧的青山綠水中穿行,蜿蜒而下,正應了那句詩意“九華一千寺,撒在雲霧中。”
九華,再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