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秋天寒氣來襲,氣溫驟降,拉肚子的寶寶似乎一下子多了起來。這不,昨天就有寶媽反映自己的寶寶有腹瀉的情況。
從西醫角度看,秋冬季節的寶寶腹瀉是沒有特殊藥物治療的,隻能通過一些藥物改善腸道不良環境,比如蒙脫石散。但是,蒙脫石散較難自行排出體外,長時間覆蓋在腸道表面,會造成腸道無法有效吸收營養物質從而出現營養不良。因此,這類藥不建議給寶寶用。
《幼幼集成》裡反複提到小孩用藥問題,“小兒氣血未充,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時,此飲食宜調,用藥尤當慎也”。其實孩子很多小病是不需要用藥的,或者說藥物并不是最佳方案。尤其腹瀉,多數是因為自身功能失衡,腸道功能紊亂,而導緻菌群失調,大部分都可以通過推拿和食療等應對。
寶寶腹瀉,除了上面的寶媽提到推拿手法外,還要尤其注意孩子的飲食。
飲食方面,這個時候不推薦喝牛奶,因為有的寶寶對牛奶有過敏或者有乳糖不耐症等情況,喝牛奶可能會導緻腹瀉情況加重。除此之外,牛奶中含有比較多的蛋白質,可能在此期間會加重腸道的負擔。因此最好在拉肚子期間不要喝牛奶。
有的寶媽問,喝粥總可以吧?平時最常見的大米粥、小米粥是不是都可以?
不全對!這些粥類雖然也可以,但還不是最好的選擇!有條件的話,一定讓寶寶喝上一碗焦米湯!
記得小時候拉肚子的時候,媽媽會給我做一碗焦米湯,也就是把這個米(有條件的建議選擇更好一點的糙米或胚芽米),然後在鍋裡炒焦後,用來煮着吃,炒焦的米粥對拉緩解拉肚子、腹痛很有效果!
焦米湯其實這個是老祖宗傳統的食療!也和中醫理論相互關聯。
比如,中醫給孩子調理脾胃的時候,也會經常用到一些炒焦的東西,如焦山楂、焦神曲、炒山藥、炒白術、炒麥芽等。中醫認為,無論是食材還是本草,炒制後,其部分質地變得焦化,可以增強健脾益胃的作用。
米或糙米經過炒制後,具有焦香的氣味,焦香可以起到醒脾健脾的作用。炒制後,不僅食材的溫性增強,還有點燥性和收澀之性,可以除濕,緩解寶寶常見的脾虛濕困證。焦米湯,還可以吸附腸粘膜上的有害物質和水分,促進有害物質排出體外,起到緩解寶寶腹瀉的作用(當然,如果是成年人的腹瀉也是可以用的)。
如果是小米,也建議炒一下,做法和焦米湯做法類似;如果是面,也建議吃炒的,如炒面糊:先将白面放入鐵鍋裡炒一炒,或放入微波爐裡烤,色至金黃時出鍋;然後用開水把面沖成糊狀,再加适量糖和鹽,也是略微甜甜的、鹹鹹的口感。
附:焦米湯做法:
一般不用淘洗,這樣充分利用了米的幹燥,方便炒。糙米、胚芽米更不宜搓洗,否則,營養素會丢失。如果确實需要洗,隻需用水漂洗兩遍即可,然後晾幹,否則濕的大米,在炒制過程中會有點粘鍋。
米放鍋裡慢炒,邊炒邊翻,剛開始可以火大點,頻率慢點,後面看到米變白後,就要勤翻了。注意,這步不需要放油,幹炒。
小火慢炒到這個樣子,就可以關火了。注意,此時不能停鏟,因為鍋的溫度還比較高,此時不翻炒下層的大米就會焦黑,需要不停慢慢翻炒兩三分鐘。
冒着糧食氣息的焦米,就做好了。下一步是放涼,一定一定要在常溫下自然放涼!
在晾好的焦米中加适量水,大火燒開後轉為小火慢煮,煮到焦米開花即可。如果想要焦米水稍微粘稠一點,就需要先将水燒開,再下入焦米,重複上述步驟即可,這樣做出來的焦米湯比較好喝。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