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曆?
如果你不主動給對方發消息,對方也絕不會給你發消息;
你不主動開口,對方也不願意開口;
你不主動解決矛盾,對方也一直跟你冷戰。
親密關系中,為什麼人會陷入這種“對抗又内耗”的狀态呢?
這讓我想到了《越洋情書》中的一段詩句:
“我渴望能見你一面,但請你記得,我不會開口要求見你。不是因為驕傲,你知道我在你面前毫無驕傲可言,而是因為,唯有你也想見我的時候,我們見面才有意義。”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大抵如此:
唯有你想念我時,我的想念才有意義;唯有雙向的奔赴,才令人心中溫暖。
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釋,人為什麼會處于“你不主動,我也不主動”的狀态?
“你跟我冷戰,那我比你還要冷”
“你不搭理我,休想我主動找你”
“你都不給我發消息,我憑什麼要主動找你?”
這種思維模式,就是心理學上的“排序思維”。
簡單來說就是:
人們常常會将掌控,争奪權利的行為,代入到情感之中,試圖以此來站在上風。
為什麼你不主動找對方的時候,對方也從來不願意主動找你?
這是因為,對方的想法是:
“我不能主動找他,我不能給他發消息,即使他不理我;如果我太主動了,那我就輸了,這種被動的局面是我無法接受的。”
在逃避型人格身上,最常發生這樣的行為。
本質上來說,他們的内心缺乏安全感,需要用這樣的方式來逼迫你主動。
這是“以退為進”而不是“欲擒故縱”。
而從另一個角度來講,逃避型人格内心通常是自卑的。
他們拒絕被人控制,而渴望控制别人。
因為他們隻有抓住主動權,才能讓自己産生一些安全感。
低自尊的人,在社交或親密關系中,往往是這些表現:
不願意麻煩别人,擔心會給别人造成困擾;
不願意主動給别人發消息,害怕自己不被回應;
别人不回自己消息的時候,他也不會主動,因為他認為是别人不夠喜歡他。
低自尊的人,總是把事情朝着更差的,不利于自己的一面去想。
換句話說:
低自尊的人害怕失敗,害怕碰壁,所以他們不敢輕易開始。
就像顧城的那句詩:“為了避免結束,你拒絕了一切開始。”
你知道,低自尊的人在社交關系裡,最煎熬的是什麼嗎?
他給你發了一句:“你好,在嗎?”
等待你回消息的過程,就像是在等待被審判一般,讓他們十分難熬。
馬良在《坦白書》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我假裝無情,其實是痛恨自己的深情。”
低自尊的人,一旦跟别人建立了親密關系,就很容易變身“戀愛腦”,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所以,他們輕易不會開始一段關系,總是以抗拒、猶豫的姿态。
“你主動找我,我才會小心翼翼地跟你聊天;你不主動找我,我害怕你嫌棄我,所以不敢給你發消息。”
低自尊的人,是一個複雜又讓人心疼的矛盾體。
任何感情,都是不公平的。
愛情,親情,友情都是如此,始終是一方付出多,另一方付出少。
比如:
父母對子女付出的,永遠要超過子女的回饋;
深愛的一方,付出要多于另一半;
友誼也是如此,一個人弱勢一些,放下姿态,才能讓友誼長存。
在你的感情裡,如果總是你主動,對方卻不主動,這就說明這段關系是不平衡,不公平的。
你更愛他,但他對你的愛卻沒有那麼多。
因為每個人對待愛情的方式和在意程度是不一樣的。
也許愛情占據了你人生的三分之二,卻隻占據對方心中的三分之一的分量。
這個時候,你心中就會有落差感。
我們都渴望“雙向奔赴”的感情,都希望付出得到回應。
但現實卻未必如此,并沒有那麼完美的感情。
經營一段關系,總是一個人付出多一些,一個人付出少一些,這是常态。
今日話題: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曆?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