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翻拍經典成為了一股新的熱潮,好劇本不見多少,翻拍卻總是絡繹不絕。
今年,被翻拍的武俠劇輪到了古龍的《絕代雙驕》,要知道,這一次翻拍距離上一版已經過去了整整十五年。
新版自開播以來收視率一騎絕塵,屢創高峰,在同期的劇集中拿到了第一。但與高收視相對的,則是此劇播出之後獲得的一片吐槽及豆瓣上低迷的評分。
特别是舊版的忠實觀衆和古龍迷們,更是連連吐槽此劇"魔改"和"毀經典"。
這部劇真的如此差勁嗎?
"對我來說壓力特别大"《絕代雙驕》講述了孿生兄弟江魚兒和花無缺被仇人移花宮主拆散後,各自成長為江湖奇俠,最終曆盡艱難解開謎團的故事。
在這之前就已經有過梁朝偉吳岱融,林志穎蘇有朋等演繹經典。
珠玉在前,翻拍想要有所超越是很艱難的事情。加上新版知名度最高的主角胡一天,隻能算是個流量小鮮肉,觀衆自然不看好。
但是,這并不意味着演員沒有用心對待這個角色。
"這是一部非常非常有名的武俠ip,所以說壓力挺大的。當時因為隻拍過校園劇,所以古裝啊,武俠啊,很多很多東西自己都沒有接觸過",胡一天在接受采訪的時候表示。
第一次拿到劇本,胡一天就感覺花無缺是個很複雜很糾結的人。
花無缺被仇恨撫養長大,在他生命的前十六年裡他從來沒有體會過溫情與快樂,也沒有被寵愛呵護過,"對于這樣一個七情六欲不太外露的人來說,就要求你花很多時間去揣摩他的心理狀态,去感受在不同情境下他可能會做出的一些動作還有微表情之類的,他的喜怒哀樂屬于比較隐忍克制。"
為了能更好地诠釋這個角色,胡一天不僅要揣摩人物心理,也在生理上付出了極大的努力。
從未拍古裝的他,在零基礎的前提下學習了騎馬,吊威亞及一系列的武打動作,在學習騎馬的時候甚至遇到馬匹失控的事故,好在最後有驚無險。
為了提早拍攝日出的鏡頭,淩晨兩三點鐘起床更是成了家常便飯。
同樣的,飾演小魚兒的主角陳哲遠也為了拍攝這部經典付出了無數努力。
剛收到翻拍消息的時候,陳哲遠非常興奮地去查詢小魚兒相關資料和讀者評價,寫了一個差不多1000字的人物小篆。
等見到導演鄒集成和制片彬哥時,又是講述自己的經曆,又是表達對角色的理解,可謂用盡全身力氣展現對這個角色的熱情。
然而,一個半小時談話後,鄒導告訴他:"我差不多理解了,通過剛才跟你的交談能看出來,你長了一張小魚兒的臉,但是你内心有點花無缺。"
"我們希望呈現的小魚兒在别人眼裡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形象,他的眼神裡不能有東西,你要想辦法拿掉。十天之後我們再見一次,在這個期間,你買一本原著好好看看",鄒導臨走前對陳哲遠說道。
就這樣,在10天的間隙裡,陳哲遠不僅要完成其他的拍攝工作,還要研讀小說,入迷到當時拍攝現場的工作人員都已經開始喊他作"小魚兒"了。
但即便這樣努力,也不過是衆多候選人之一。
所幸,後來他又寫了一個3000字左右的人物小篆,跻身30強。
前前後後見過4次導演後,他再度寫了一個六七千字的人物小篆,跻身最終的3強。此時,整個選角過程已經過去了近半年,陳哲遠把整個小說通讀了6遍,電視劇看了2遍。
最終,看完了陳哲遠最随意的頂着雞窩頭的照片,制片方才認定了這個演員不僅就是小魚兒的最佳人選,甚至在生活中也是小魚兒本人無疑。
自開拍以後,胡一天、陳哲遠兩個人完全抛開了自己,化身成了各自的角色。
這些付出使得他們相互認可了對方,殺青後陳哲遠稱胡一天與花無缺很像,胡一天也笑言陳哲遠即江小魚本魚。
可惜的是,即便主演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最終整體效果的呈現還是評價不高。
經典難超越林志穎蘇有朋版的小魚兒與花無缺是目前最受歡迎的一版,林志穎的江小魚收起了小旋風的耍帥,認真地耍寶;蘇有朋的花無缺一席白衣,溫潤如玉。
TVB的梁朝偉和吳岱融版則是書迷最認可的,被形容為角色最貼切的一版,吳岱融更被譽為最經典的花無缺。
張衛健謝霆鋒版的雖然魔改情節過于誇張,但也用演技征服了觀衆。
但是新版《絕代雙驕》,即便在選角上沒有完全向流量屈服,還是因為主演太青澀,難以挑起大梁。
知名度最高的胡一天,模樣英俊,出演現代劇還算青春帥氣,可是一穿上古裝長臉的劣勢就出來了。
沒有了劉海,戴上頭套的他臉長了一倍,花無缺溫潤如玉的公子形象在他的飾演下演成了一個面癱。現代妝容與古裝造型相結合,也是怎麼看怎麼違和。
非科班出身的他,雖對花無缺做出了很深的研究,在劇組的時候一直和形體老師、表演老師學習古代人的做事方式和動作表現。
但是真正開拍的時候,仍會時不時出現崩壞的表情,演一些比較壓抑戲份的時候略顯呆滞木讷,令人有些出戲。
另一個主演陳哲遠在發布定妝照時被吐遭撞臉張大大和包貝爾,哪怕後續憑借靈動的演技讓觀衆"真香",同樣也存在用力過猛的地方。
在表現悲傷與憤怒時,存在表情猙獰加捂臉的模式化套路。
其他的幾位女演員除了趙櫻子與梁潔稍有辨識度之外,其他人特征不明顯,清一色白臉、一字眉加歐式大眼睛,觀衆大呼同框時像失散多年的姐妹。
更可怕的是,劇組為了趕進度,放棄原聲選擇配音,導緻嘴型和聲音不同步,讓觀衆看着相當尴尬。
但說到底,這部劇評分不高不僅僅是演員的問題,整個團隊都有不足。編劇劇本修改不到位就是很多的一個原因。
武俠四宗師中,作品傳播度最廣的是金庸。有人說,金庸與古龍的武俠是兩個世界。金庸重理論,而古龍重意境。
金庸的小說中的武功體系,會清清楚楚的告訴你:他練的是什麼劍法,他用的是什麼劍,這是什麼招式,他是怎樣打的。
而古龍隻會告訴你,他的劍法非常好,是天下第一,但具體如何卻不可說。
比如現在的網絡小說裡面一句很流行的話:他的嘴角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看文字是看明白了,但是要怎麼拍呢?
因為這個原因,古龍的小說影視化的少,影視化的難度也大。若要影視化,就勢必要大改。
林志穎和蘇有朋版的《絕代雙驕》中去掉了女主角蘇櫻,把她與張菁融為一人。遨月癡戀的對象由江楓改成了燕南天。
張衛健謝霆鋒版的《小魚兒與花無缺》中張菁變成了慕容仙,死在了小魚兒的懷裡,最魔幻的江玉郎性轉成了江玉燕,不但癡戀花無缺,最後還把全劇殺得隻剩下片名。
而新版的《絕代雙驕》其實是在舊版的基礎上進行高度還原,但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卻令人匪夷所思。
當江楓與花月奴私奔,憐星前去截殺時,兩人的台詞居然是這樣的"可你知道,我有多恨他們嗎,我恨得我心都在滴血,我恨得隻能用針紮自己,我不停地紮自己才能忘記這種痛苦,我也是女人,會受傷、會愛、會恨。"
看完令網友大呼尴尬,就像是走錯了瓊瑤奶奶的片場?但其實這段話确實與原著相差無幾。
隻是放在現在,過于還原反而成了問題,過去的交流語言并不适合如今觀衆的口味,這些台詞放在幾十年前的影視劇裡沒有問題,放在現在就會顯得過于尴尬。
所以說,在尊重原著的前提下,進行适當的改編是很有必要的。瓊瑤就是因為作品不符合現在的愛情觀了,最後逐漸沒落。
原本劇本就已經不符合現代文化,畫面和服化又掉線,更是為這部劇敗掉了好感。
網頁遊戲一樣的美術概念圖,旅遊宣傳片一樣的布景,讓觀衆相當出戲。
服飾妝容上,主角們還好,配角跟龍套一個比一個慘不忍睹,十大惡人的造型更是奇葩到讓人懷疑服化道具的預算是不是全花在主演身上了。
從商業劇來看,它是成功的,它的高收視使投資商獲得了巨大的收益。
但從藝術價值來看,它似乎沒有受到太多肯定。
不知道20年後,人們記得的是梁朝偉和吳岱融,林志穎和蘇有朋,張衛健與謝霆鋒,還是胡一天、陳哲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