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圖文打卡挑戰(第二期)#
導語:諺語“夏至響雷三伏冷,夏至無雨曬死人”,看看老祖宗留下來的農諺怎麼說?到底是什麼意思。
明天是夏至節氣,常言道:長到夏至短到冬。白天到了夏至達到最長的一天,到了冬至是最短的一天,其後慢慢變長。可見,夏至時節是個重要的節氣,老祖宗們經過長期勞動實踐,總結積累的豐富的農諺俗語。
諺語:“夏至響雷三伏冷,夏至無雨曬死人”,看看老祖宗留下來的農諺是什麼意思。
1、先分析諺語上半句“夏至響雷三伏冷”意思。
前面,我們分析了夏至有雨、晴天和刮風等等情況,今天,我們看看雷雨天氣情況的諺語。
“夏至響雷三伏冷”。在這裡,必須把握“響雷”的意思。通常有兩種表現,一種是光打雷,不下雨的現象。第二種情況是雷雨交加,也就是雷雨出現。這兩種情況預兆是不同的。在這裡,指的是第二種情況,也就是夏至出現雷雨天氣,為什麼是第二種情況呢?要結合下半句分析,它們相互對仗工整。下半句指的是無雨情況,上半句則預示雷雨出現。
這句話的意思是,夏至出現雷雨天氣,那麼三伏天相對比較冷,也就是涼爽。為什麼呢?這個好理解,因為雨水充足,則空氣濕潤,太陽多是不出現,高溫天氣少,溫度比較清涼。
2、看看下半句:“夏至無雨曬死人”。
這裡容易發現,是相互對應的一句農諺,上半句表示是夏至雷雨天氣,三伏天比較清涼。
下半句:“夏至無雨曬死人”。
這一句,雖然有些誇張,用曬死人來比喻天氣炎熱高溫,陽光曝曬,酷熱難當。說明雨水偏少,晴天為多。
可見,下半句寓意是說,如果夏至這天晴朗不下雨,則預示三伏天裡高溫酷熱,太陽高挂,炙烤大地。還有的說:“夏至無雨六月旱”,意思基本相同,不僅僅包括太熱,而且還是幹旱少雨。
剛才,我們分析到,打雷有兩種表現,再看看第一種情況,光打雷,不下雨,會有什麼預兆呢?
3、諺語:夏至有雷三伏熱。
在這裡,有雷是指光打雷,不下雨的情況,如果是雷雨天氣,這個需要按照夏至有雨的諺語分析相對比較合理,也就是上面分析。
在這裡,如果夏至這天出現光打雷,不下雨的天氣,則預示着三伏天裡雨水稀少,天氣炎熱。實際上和夏至天氣幹旱的預兆基本相似。
正如農諺說的,“夏至無雨三伏熱,處暑難得十日陰”。夏至這天不下雨,預示三伏天裡炎熱高溫。
小結
可以發現,夏至是個重要的節氣,在農耕生産年代,勞動人民留下來許多脍炙人口農諺俗語。在過去農耕時代,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指導意義。
夏至到了,天氣越來越熱雨水越來越多,老話說:“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白天開始變短,黑夜慢慢變長。到了現在,我們可以把這些諺語當作文化來學習和了解。當然,諺語也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時效性,大家客觀分析,辯證看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