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單列和雙列是APP的兩種排版方式,從前我們可以看到雙列是主流,如今卻是滿屏的單列大幕。單列統一了短視頻,單列為什麼能夠戰勝雙列,成為如今的一大主流布局?作者從三個維度進行解析,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單列和雙列,是APP的兩種信息展現形式。在抖音火爆之前,雙列是信息排序的解法。
這符合互聯網的發展軌迹——從Web開始,信息與人的交互需要用戶主動選擇。
用戶在1.0的門戶中點擊導航網站,在2.0搜索結果中進入意向頁面,在3.0信息流的推薦中查看興趣詳情。
在這趨勢發展過程中顯而易見的是用戶對信息的觸達愈發精準,潛移默化的是媒介對用戶行為的影響越來越大。
這種影響在信息資訊的閱讀中開始呈現苗頭,在短視頻的娛樂消遣中逐漸放大。
放大到前兩年我們還能看到雙列的短視頻,但現在快手抛棄了白手起家的雙列開始擁抱大屏單列,視頻号優化掉推薦的半屏瀑布流開始類抖音化。
可以看到,在大家理所應當的呼聲中,單列統一了短視頻江湖。好像沒什麼不對,就應該這樣。但為什麼呢?
為什麼單列會戰勝雙列?為什麼單列是短視頻的唯一解法?單列對用戶/公司/商業又意味着什麼呢?本文将從三個維度加以說明:
一、單列和雙列的區别
單列是用戶被動的看,由平台決定用戶看哪些視頻,推薦即觀看。雙列是用戶主動選擇的看,平台隻做推薦列表,播放需要用戶點擊選擇。
由此,一個看似簡單的點擊行為,決定了兩種迥異的産品發展路徑。
1. 産品分發邏輯:中心化 or 去中心化
用戶是否主動選擇的看,影響的第一個地方就是産品的分發邏輯。
分發邏輯是信息流産品的核心,重點是在有限的屏幕大小中,展示出無限的可能性。站在時長戰争的背景下,用戶先看什麼再看什麼的分發策略至關重要。
這種重要性體現在推薦上,評判的标準是容錯,即當給用戶推薦錯誤的時候,對用戶的打擾程度越小越好。用戶能找到喜歡看的,才會一直使用産品。
單列推薦是用戶被動選擇,用戶在此時此刻隻能看一個推薦的視頻,用戶心智是「看」。如果推薦失誤,雖然有連續下滑的機制,但用戶的耐心會被持續下滑消耗,就離開了。
雙列推薦是用戶主動選擇,平台推薦列表,用戶根據封面和标題點擊感興趣的視頻。此時用戶在「選」,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視頻,不喜歡就刷新列表即可。即使看到不喜歡的視頻,用戶也會反思自己選錯了,而不是平台推薦的問題。
單列的「看」容錯小,一屏隻有一個視頻,平台必須保證用戶看的視頻高質量,用戶才對會産品打高分,才會持續的使用。
雙列的「選」容錯大,一屏有十個視頻,即使隻有一半視頻命中,也會有不錯的評價,用戶就會持續的刷。
站在公司發展的角度,單列要分發頭部的熱門視頻,雖不敢保證用戶一定喜歡,但熱門的視頻用戶肯定不讨厭。單列産品不敢輕易嘗試,總是跟随用戶的興趣走,用戶看什麼就推什麼。
但雙列的推薦不一樣,因為容錯大,平台嘗試的意願度就高,每次推薦都可以夾帶私貨,平台能将自己的意志施加在列表中,這種用戶的接受度就大,因此雙列一般很少出現信息繭房的問題。
總的來說,單列是中心化的分發,盡量用低容錯讨好用戶。雙列是去中心化的分發,可以用高容錯幫用戶發現美好。
2. 用戶觀看預期:驚喜 or 有用
用戶看不看的主動權,單列由平台決定,雙列由用戶決定。
單列推薦影響的是觀看。用戶必須看,即使快速劃走,也是看了之後做出的不感興趣的決策動作。我們在抖音看不到重複的視頻,就是因為我們對必須對每一個視頻做出反饋。
雙列推薦影響的是列表。用戶如果不點擊,平台再着急也沒有辦法。我們在B站經常看到一個視頻來回的被推薦,因為平台也不知道我們是沒留意還是不感興趣,隻能再推薦試試。
因為用戶在單列模式中不知道下一個視頻是什麼類型、什麼風格、什麼人物,所以用戶的期望就剩下了「驚喜」。不管是什麼,隻要能「surprise me」的都可以。
久而久之,單列模式下的用戶自主意願越來越不重要,被動的看、被動的笑、被動的被喚起情緒和同理心,被動的感知生活社會的百态。
但雙列不一樣,用戶基于列表的自主選擇,在視頻播放前都帶了某種觀看預期,這種預期是用戶對視頻三要素(标題、封面、人)的初始反饋,實際感受必須符合反饋才是好體驗。
這種「預期vs實際」的對比很重要,即視頻好壞的價值判斷由用戶自己得出,好視頻用戶就覺得時間花得值,壞視頻用戶自己反思浪費了時間。
用戶會主動浪費時間嗎?肯定不會。因此用戶在雙列下的預期是看「值得花時間」的視頻,即有用的視頻。
總之,在平台和用戶的教育和被教育中,單列給驚喜,雙列要有用,這在産品架構确定時就已注定。
3. 創作者的态度:消費 or 培養
視頻無論單列還是雙列,終歸是UGC平台,對應着的一邊是生産一邊是消費。
短期看消費重要,用戶消耗足夠的庫存熱點視頻就會對平台産生使用依賴。長期看生産重要,持續高質量視頻産出才是用戶留存的關鍵。
創作者對平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雙列和單列平台對創作者的态度完全不同,這是由分發邏輯引起的大差異。
單列是篩選邏輯。在衆多的生産者中找到爆款視頻,然後推薦給用戶即可。
因為單列的全屏分發,用戶消耗時長的有限,因此隻要每日有一定産出即可滿足消費,于是抖音才有了「一條爆款視頻,勝過百條普通視頻」的說法,這是追求爆款的最佳例證。
用戶在單列的情況下,已經被培養成了無情的消費機器,不關注創作者。在用戶的下意識裡,好看的是下一個切換的視頻,而不是關注後的未來的視頻。
雙列是培養邏輯。創作者需要跟其他視頻在列表競争點擊率,因此創作者必須做好封面、頭圖、标題和内容。
用戶對平台使用感受的決定因素是視頻的質量,質量越高留存越大。因此雙列平台很樂意培養創作者,幫助他們找到粉絲,給他們足夠的時間培育。
用戶在雙列的情況下,會珍惜自己找到的高質量視頻。這條用戶自主的從列表選擇→期望匹配→高滿意度的路徑,會讓用戶有關注的意願。
關注後期待着創作者的下一個視頻,因為用戶再回到列表又是一個漫長的選擇過程,不确定自己是否會滿意。
單列的中心化篩選機制,決定了創作者必須要爆款、要矩陣帳号(哪個爆用哪個)、有了粉絲之後要收割離場,這是抖音創作者的常規發展路徑。
雙列的去中心化培養機制,引導者創作者必須要重視人設、要保持高質量和觀點輸出、要給用戶帶來「獲得感」,然後在粉絲粘性大的基礎上接到商單變現,這是B站小紅書創作者的發展路徑。
兩者的區别大概是創作者在為誰打工,單列的創作者和平台相互利用,前者獲客轉化離場後者用爆款視頻投喂用戶。雙列的創作者和平台相互成就,共同成長。
4. 商業的邏輯:直達 or 展示
短視頻平台是巨大的現金奶牛,兩者雖然都是基于流量的廣告模式,但在商業變現的邏輯和能力上差異很大。
商業按照廣告分發的邏輯,大緻分為CPM(展示收費)和CPC(點擊收費)。單列和雙列的差異就由展示和點擊的差異引起。
雙列是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平台隻能把廣告填充到列表層級,需要用戶看到感興趣的廣告自己點進去。
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廣告跟列表信息保持一緻,目的是既可以降低廣告的打擾,還期待着提高點擊轉化率(或者叫誤觸率)。
單列可以做到強制把廣告信息推給客戶,直接推到播放層級,這是轉化率的巨大提升。
單列的廣告由不得用戶不看,雖然會有完播率等其他結算條件,但雙列也有完播率的問題。
在單列模式下,當商家想要曝光時,平台直接控制流量分發邏輯即可。100萬展示流量就是100萬的流量。
但雙列天然的缺陷是需要點擊率折算,按照常規5%的點擊率,分發2000萬用戶才能滿足100萬的播放要求。
單列和雙列,在用戶的打擾程度上不能說孰優孰劣(下滑切換 vs 混淆列表),但在流量的分發控制上,單列處于完勝的狀态。
綜上,單列雙列在産品架構上的區别,造成了兩者在策略/用戶/創作者/商業等方面上的巨大差異。基于差異就有了好壞的對比,然後單列赢了。
二、單列為什麼赢了快手改為大屏版,視頻号類抖音化,可以說單列獲得了完全勝利。在數據為王的當下,這肯定是友商經過嚴格AB測試後的最終選擇。
1. 單列有用戶忍不住的預期
短視頻是什麼應用?娛樂應用。産品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用戶為什麼要看短視頻。
用戶的娛樂應用有很多,長視頻的愛優騰、中視頻的B站西瓜,那麼短視頻的關鍵是在使用的瞬間就抓住用戶的情緒,讓用戶覺得好玩有趣。
這不是用戶自己發現的美好,而是短視頻平台在時長競争的過程中必須要完成的蛻變——把熱門有趣好玩的視頻,先怼到用戶臉上,其他的後面再說。
這裡不談論産品的倫理問題,而是站在競争的角度。單列視頻的模式才能在其他的産品競争中有優勢。
優勢的是無成本的快樂,用戶不需要選,隻要打開就能得到快樂。雖然快樂的内容并不新鮮——隻是20年前的天涯社區,10年前的微博段子的視頻化罷了。
用戶不介意看什麼,也不期望能看到什麼。這種對内容的無預期,反而是單列的更容易滿足的情感需求。
用戶忍不住的是無成本的快樂,站在億級日活的數據角度,用戶忍不住的就是短視頻需要的。
2. 單列有産品喜歡的數據
産品的核心是數據,即北極星指标。當指标能達到的時候,團隊會覺得自己赢得了全世界。
但當面對用戶時長下降、用戶留存上不去的時候,團隊的解法是什麼?答案可以是産品分發策略的調整,可以是運營活動的促活,可以是市場的推廣。
在雙列短視頻的産品中,總有一個不可避免的方案被拿出來來回讨論——改為單列模式。
當一種模式總要拿出來被讨論的時候,就已經赢了。而且一旦改版,無論數據是否符合預期,都是一條無法回頭的路。
資本是需要數據興奮,對賭需要數據達成,現實的世界就是數據的世界,而不是用戶體驗、主動選擇的世界。
團隊身不由己、産品身不由己,那麼用戶也由不得自己。綜合多方面的加持,當一種模式被資本層面證優,那麼另一種随即消亡。
娛樂至死,沒有第二種模式可選,何況還是無替代門檻的同類産品。
3. 單列有廣告主喜歡的曝光
站在商業的角度,能掙錢的分發方式,就是好形式。
雙列的廣告在于位置,在盡可能的空間中,用更多的位置填充刊例。但位置是有限的,一是産品開辟的位置有限,二是檔期時間沖突。
單列分發解決了沖突問題,此時沒有列表勝似列表,在用戶一個接一個的滑動中,每家的廣告都得到了充分展示。
站在商家和用戶的角度,當一個廣告已經被用戶看到後,廣告其實已經無效了。雖然雙列也能控制實現廣告的變更,但前後的展示價值大打折扣。
單列的廣告宣發是等價的,順序不關鍵,這是廣告分發坪效的極大革新。
雙列在觀看轉化率沒有優勢,即使用戶分層做到足夠細緻,但用戶不點擊也是無效。但單列的廣告分發,省去了點擊這一步,徹底實現了精準分發。
廣告主喜歡,能給業務帶來商業想象力的分發模式,就是赢的模式。
4. 單列有業務的強大勢能
集中力量辦大事,單列分發的流量管控,能對業務團隊有更大的貢獻。
當熱門事件發生時,單列作為通道能夠直接下發到全部用戶。我們可以看到神14上天宮,能看到疫情的管控通知。這是短視頻産品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呈現。
當業務需要推廣時,單列能作為宣傳通知到目标用戶。我們看到了新東方的直播宣發,看到了新功能上線的視頻教程,這都是短視頻為業務的重大貢獻。
這是單列分發強制播放的優勢,用戶必須得看,必須接受平台的引導和教育,加上滑動的低成本,用戶的打擾性其實能控制。
如果雙列視頻想達到同樣的效果,隻能通過「鋪量」的形式來做,上置頂位、啟屏圖、banner引導等形式,但用戶對廣告已經有了抵制,反感很大。
綜上,單列無論是在用戶觀感/産品數據/商業變現/平台權力等方面都比雙列有優勢,所以單列徹底赢了。
三、為什麼還存在雙列的産品?單列分發并沒有一統視頻江湖,還有很多産品采用雙列的分發形式,比如B站和小紅書。那為什麼B站還存在雙列形式呢?
1. 内容生态不同
内容生态不同,産品的組織架構就不同。短視頻适合單列,但中視頻和圖文就不适合單列。
圖文的觀看邏輯和視頻完全相悖,文字需要主動閱讀,視頻則是被動觀看。因此圖文起家的小紅書,仍舊需要用戶主動選擇和閱讀。
在價值邏輯判斷層面,雖然用戶的贊和評論代表了分發邏輯,但雙列的主動選擇權在用戶自己——看感興趣的内容。
短視頻的多人行為是為平台的推薦邏輯做了養料,但圖文和中視頻的高質量與否、是否有用,則完全是個人的主觀判斷。
短視頻的側重是人類共通的情緒價值,中視頻和圖文的側重是包羅萬象的平等普惠。因此,兼容并包的社區,需要用戶的主動選擇。
2. 價值邏輯不同
短視頻的價值是什麼?故事好玩有趣。中視頻的價值是什麼?是獲得感(借知乎的口号說B站)。當用戶看完一個中視頻,就看完了電影、學到了技巧。
獲得感的核心是價值,要打造價值必須要完播,因此B站甚至不喜歡用戶快速切換視頻。
B站和抖音的用戶行為差異很大。B站引導用戶發出是有成本的喜歡——投币,抖音等短視頻平台則在降低喜歡的門檻——雙擊。
3. 但向單列模式傾斜
雖然産品的主形态不是單列,但中視頻的産品也在往單列的方向傾斜。
用戶先在列表進行選擇,再在詳情頁通過上下滑動進行切換。這種兼容單列的分發模式,已經成了行業标配的方案。
這是雙列産品焦慮後的妥協,既保持了自己産品的獨特價值和人文初心,也在争奪用戶時長的戰争中做了最大的努力。
四、最後單列雙列看似是産品架構差異,其内核都是生意。哪種可以迎來送往,産品就往哪種架構改版。沒有對錯,有的隻是基于商業的考量。
如果說改版的内核一定要有區别,大概是決策者關注的是短期價值還是長期價值罷了。單列在數據上證明了自己,在發展上保持了延續,在商業上無限了可能性,所以單列赢了。
單列幹掉了雙列,幹掉了用戶的主動選擇滿足被動投喂,幹掉了用戶的獨立清醒滿足及時行樂,好在是否打開短視頻APP的主動權還在我們自己手中。
或者說,短視頻不存在主動選擇,但我們的生活需要主動選擇。
#專欄作家#
王海,公衆号:王海,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專欄作家。網易産品專家,對産品增長和商業模式有深入研究。
本文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CC0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